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楹联大观>> 作品详情
陈永烽“古绝今对”名联赏析(五) [点评]

作者:雪里青松     发布时间: 2025/9/26 15:45:34     阅读:133次
分享到:0

创作背景
/
关键字
/

陈永蜂“古绝今对”名联赏析(五)    


東郭道人    


上联: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下联: 八犬习场,点点点两队四排


这副对联是陈永烽先生创作的“古绝今对”,应先生邀请赏析如下:


                数字迷宫中的诗意回响


中华对联艺术如一条智慧的星河,其中“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这副上联,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数百年来等待着它的灵魂伴侣。当历史的车轮驶至当代,当代诗人陈永烽以“八犬习场,点点点两队四排”相呼应,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上联:千古绝对的诞生——池塘边的智慧博弈


明朝天启年间,福州城郊的一池春水,见证了中华对联史上的一桩美谈。当朝宰相叶向高途经此地,留宿在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清晨送别时,池塘中七只悠游的鸭子触发了叶向高的灵感。他信口吟出:“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这看似简单的十一个字,实则暗藏玄机——七只鸭子既可理解为三双加一只,又通过“数数数”的叠字运用,营造出视觉与思维的双重趣味。


翁正春面对这道突如其来的考题,凝视波光粼粼的水面,注意到跃出水面的鱼儿,脱口对出:“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尽管这个故事在士林间传为佳话,但细究之下,翁正春的下联确实存在瑕疵。如“尺鱼”之“尺”为量词,与上联“七鸭”之“七”数词属性不尽相合;“九寸十分”更违背了度量衡“逢十进一”的基本规则,还有“量量量”瞬间即逝,则无法丈量。这此美中不足,使得这副对联留下了历史的遗憾,也为后人的再创作埋下了伏笔。


下联:古绝今对的完美呼应——陈永烽的匠心独运


陈永烽先生的“八犬习场”下联,正是弥补这一遗憾的匠心之作。此联之绝,在于它实现了从形式到意境,再到精神内涵的全面升华。

一、意象的升华:从自然散漫到纪律意志
上联“七鸭浮塘”描绘的是一幅恬静、散漫的自然图景,鸭子随心所欲,悠然自得,象征着天性的自由与闲适。而下联“八犬习场”,则勾勒出一幅纪律严明、充满力量的训练景象。这里的“犬”,并非嬉闹的家犬,而是眼神锐利、动作整齐的军犬。它们每一次的“点点点”,都是对意志与能力的严格锤炼。这一转变,使上下联构成了“自然”与“人为”、“散漫”与“纪律”、“闲趣”与“战斗”的深刻对比,意境陡然开阔,张力十足。

二、对仗的工巧:无懈可击的格律契合
在格律上,此联堪称典范:

· “八犬”对“七鸭”:数词对数词,动物对动物,精准无比。
· “习场”对“浮塘”: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场景相应。
· “点点点”对“数数数”:动词叠用,节奏铿锵,指挥官清点队伍的场面呼之欲出。
· “两队四排”对“三双一只”:将数字“八”进行符合军事编制的分解,与上联的数学游戏严丝合缝。上联用奇数(七、三、一),体现自然的随机;下联用偶数(八、两、四),强调秩序的严谨,奇偶相配,暗合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平衡之道。

三、精神的淬炼:“淬炼成钢”的内核
“八犬习场”的核心精神,在于“淬炼成钢”这四个字。这群“犬”被赋予了超越物种的精神使命。它们的“习”,是为了在未来的任务中能如钢铁般可靠。这使得下联摆脱了单纯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一股昂扬刚健的精神力量。它与上联的柔美闲适形成强烈反差,共同构筑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世界——一个既欣赏自然之柔美,也崇尚意志之刚强的世界。

结语

陈永烽的“八犬习场”之对,之所以能超越前人,被誉为“古绝今对”名联,正是因为它不仅在形式上做到了“无懈可击”,更在精神内涵上实现了意境的升华与精神的对抗。它生动地表明,对联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词句、意境与精神的三重奏鸣。在这场数字与意志的交响中,我们既看到了汉语的无穷妙趣,也感受到了从古至今,中华文化中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湘南至桂林道中
下一篇: 小重山.雨谒包公园(新韵)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