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现代诗歌>> 作品详情
梦里大海赏析(豆包) [点评]

作者:何晓华     发布时间: 2025/6/24 8:20:02     阅读:23次
分享到:0

原诗:梦里大海

作者:何晓华(似水年华)

也许是故事听多了

夜里总爱做梦


没有鸡腿

也没有巧克力

吃力紧闭双眼

船飘呀飘


月亮觉得孤单

把我揽在怀里

树叶变成浪花

麻雀幻作海鸥


我张开双臂

双脚立在浪头

赏析:

这首现代诗以童真视角勾勒出梦境与现实的奇妙交织,字里行间藏着孩童对世界的浪漫想象。具体分析如下:

一、以“匮乏”铺垫梦境的纯粹

诗的开篇“没有鸡腿/也没有巧克力”,用物质欲望的缺失反衬梦境的精神寄托。孩子“吃力紧闭双眼”的动作,既像是在努力进入梦境,又似在用想象填补现实的空白,让梦境的出现有了情感驱动力——当现实无法满足简单的渴望,梦便成了自由生长的土壤。

二、自然意象的童话式变形

“树叶变成浪花/麻雀幻作海鸥”是诗中最灵动的一笔。诗人将日常景物赋予魔法般的转化,普通的树叶与麻雀在梦中升华为海洋意象,这种变化不是生硬的比喻。而是孩童思维里“万物皆可幻化成向往之物”的天真逻辑。月亮“把我揽在怀里”的拟人化描写,更让自然万物充满母性的温柔,梦境成为被守护的安全岛。

三、身体与自然的合一姿态

结尾“张开双臂/双脚立在浪头”的画面,将孩童对大海的向往推向高潮。这个姿态,既是对现实中“船飘呀飘”的承接,也是对自由的终极诠释——当身体与浪花,海风融为一体,梦境便超越了视角想象。成为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体验。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暗含了孩子对无垠世界的本能向往。

四、虚实之间的诗意留白

全诗没有直接点名“大海”的具体模样,却通过“船”,“浪花”,“海鸥”等意象的叠加。让大海成为一个被想象包裹的符号。现实的“没有”与梦境的“幻作”形成对比,却又在“月亮的怀抱”中达成和解,仿佛在说:孩童的梦本就是用匮乏编织的绮丽,用想象填补的圆满。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让诗的意境如梦境般朦胧而富有弹性。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渔歌子·人在旅途
下一篇: 拒毒谣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