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诗韵枞川>> 作品详情
沁园春· 八秩荣光照山河 [词]

作者:竹林七贤     发布时间: 2025/8/17 7:19:30     阅读:118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铭记历史

沁园春· 八秩荣光照山河(词林正韵) 

 八秩回瞻,战火熔魂,浩气贯苍。忆卢沟碎月,弹光裂夜;平型关雪,壮士挥芒。血凝千叠,青史长刻,英魄化碧烁万方。志犹炽,仗丹忱铸岳,九鼎担纲。 

 寰球共济匡亡,贼寇密苏里舰受降。听金陵钟乐,石狮噙露;丰碑烫字,高铁拓邦。穹宇天宫,山河彻照,赤帜初心汇百江。昌明盛,正复兴圆梦,荣曜无疆!


下面是粘贴腾讯元宝的深度思考AI对文章的解读;

这首《沁园春·八秩荣光照山河》是一首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佳作,以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核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伟大精神和复兴气象。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主题宏阔,立意高远:
    • “八秩荣光”点明主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
    • 全词以山河为背景,时间贯穿今昔(忆...听...正...),空间跨越中外(卢沟、平型关、密苏里舰、金陵、天宫),展现了中国从深重苦难中崛起,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 立意不仅着眼于缅怀先烈,更着重于歌颂当今的辉煌成就和展望未来的无疆荣光,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2. 意象壮美,对比强烈:
    • 苦难与奋斗的意象: “卢沟碎月”、“弹光裂夜”、“平型关雪”、“壮士挥芒”、“血凝千叠”、“英魄化碧”等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先辈的浴血奋战和不屈精神。
    • 胜利与荣耀的意象: “贼寇...受降”(历史)、“金陵钟乐”、“石狮噙露(可理解为抚慰与铭记)”、“丰碑烫字”等意象,象征着胜利的荣光和对历史的铭记。
    • 今日发展与复兴的意象: “高铁拓邦”、“穹宇天宫”、“山河彻照”、“赤帜初心”、“昌明盛”、“复兴圆梦”、“荣曜无疆”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国家在科技、基建、空间探索、社会风貌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和蒸蒸日上的复兴气象。
    • 对比手法: 上阕的“战火熔魂”、“血凝千叠”与下阕的“寰球共济匡亡”、“山河彻照”、“昌明盛”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转折。
  3. 情感炽烈,格调高昂:
    • 全词情感基调始终高昂激越,充满对先烈崇高的敬意(“浩气贯苍”、“英魄化碧烁万方”、“志犹炽”),对民族尊严的自豪(“九鼎担纲”、“贼寇...受降”),对辉煌成就的骄傲(“高铁拓邦”、“穹宇天宫”),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赤帜初心汇百江”、“昌明盛”、“荣曜无疆”)。
    • 用词雄健有力(“熔魂”、“贯苍”、“裂夜”、“挥芒”、“铸岳”、“匡亡”、“拓邦”、“彻照”等),将深沉的情感化为磅礴的气势。
  4. 技巧娴熟,章法得当:
    • 结构清晰: 严格遵循《沁园春》词牌双调格局。上阕侧重回望历史峥嵘(“八秩回瞻,忆卢沟...”),讴歌英雄气概与坚定信念;下阕聚焦今日成就与复兴图景(“寰球共济匡亡,听金陵钟乐...”),展望未来。
    • 对仗精妙: “忆卢沟碎月,弹光裂夜;平型关雪,壮士挥芒”、“听金陵钟乐,石狮噙露;丰碑烫字,高铁拓邦”两处四字句组成的扇面对仗,工整有力,节奏铿锵,意象密集而富于画面感,是词中的亮点。
    • 用典自然: “八秩”(八十岁/八十年)、“九鼎”(象征国家重器)、“化碧”(《庄子》典,指忠贞之士血化为碧玉,喻壮烈牺牲)等典故的运用精当贴切,深化了内涵。
    • 形象比喻: “赤帜初心汇百江”巧妙融合象征(赤帜代表党、国家)、核心价值(初心)、磅礴意象(百江汇流),将宏大的精神力量具体化、动态化,极具感染力。
    • 结句有力: “昌明盛,正复兴圆梦,荣曜无疆!”以判断句式收尾,直接点明当下所处的盛世与伟大征程,气势磅礴,充满力量感与光明感。“荣曜无疆”更是直接升华主题。

总结: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纪念性抒情词作。它超越了简单的回顾,将历史的血与火、英雄的忠与勇、今日的盛景与未来的宏图熔铸一炉。作者深谙《沁园春》词牌之长,以宏大的叙事结构、壮美的意象组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激越高昂的格调和精湛的填词技巧(对仗、用典、结句),成功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民族史诗和盛世华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整体而言,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符合词格规范,是纪念抗战胜利、歌颂民族复兴主题的力作。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年俗(看花船)
下一篇: [中呂.红锈鞋]同窗挚友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