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诗论诗评>> 作品详情
清朝学者赵翼诗论五首 [诗论]

作者:李超     发布时间: 2025/5/22 8:09:58     阅读:108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以诗论诗
清朝学者赵翼诗论五首

赵翼是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其《论诗五首》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探讨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规律,强调创新与个性,成为清代性灵诗派的重要理论宣言。其中第二首中的一句更是经常被人引用,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其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其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这组诗在艺术上体现"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善用比喻(造化炉、矮人看戏)和夸张(五百年新意)增强说服力,他的思想内涵、诗论观点和核心价值在于:

其一·艺术创新的永恒性  

"满眼生机转化钧"以自然造化比喻诗坛,指出"天工"(自然)与"人巧"(创作)皆需日日争新。后两句用夸张的时间尺度(五百年、一千年)揭示文艺创新的必然性——任何新意终将陈旧,暗示诗人必须超越时代局限。

其二·文学史观的突破  

"李杜不新鲜"并非贬低李白杜甫,而是打破对经典的盲目崇拜。"江山代有才人出"成为千古名句,提出文学史如江山代谢,每个时代都应有自己的文学领袖(领风骚者)。这种历史发展观对复古派形成有力冲击。

其三·独立审美的重要性  

"矮人看戏"的妙喻讽刺人云亦云的批评现象。"只眼须凭自主张"强调审美须有个人见解,反对艺苑中随意褒贬(漫雌黄)的风气,与袁枚"性灵说"反对拟古的主张相通。

其四·创作悟性的辩证  

通过学诗历程的反思,揭示艺术创作中努力(人事)与天赋(天)的关系。少年时以为功夫未到,老年方悟"三分人事七分天",既肯定后天努力,更强调天才禀赋的决定作用,与严羽"诗有别材"说一脉相承。

其五·诗人之困的幽默自嘲  

化用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以"熊鱼不可兼得"自嘲既要诗艺精工(工诗)又怕生活困窘的矛盾心理。末句揭示诗人普遍面临的艺术追求与现实生存的张力,幽默中见深沉。


赵翼以史学家的通变眼光与诗人的敏锐直觉,构建了一套兼具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诗学体系。其 “江山代有才人出” 的呼喊,至今仍为文艺创作冲破桎梏、拥抱时代的精神号角,彰显了中国古典诗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对文艺创作仍有启示意义。

公众号《诗词文艺》以诗词创作与诗教诗研相结合,打造纯文学平台,欢迎广大诗友投稿,感谢批评指正!谢谢关注!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诗词十几种修辞手法(第二辑)
下一篇: 521逢小满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