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诗论诗评>> 作品详情
诗词十几种修辞手法(第二辑) [诗话]

作者:李超     发布时间: 2025/5/22 8:09:02     阅读:60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修辞手法
诗词十几种修辞手法(第二辑)
在诗词的绚丽世界里,修辞宛如灵动的精灵,为文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索另外几种精妙的修辞技巧,领略它们在诗词创作中所绽放的独特魅力。

九、用典:借古喻今,厚积薄发

用典是诗词的“文化密码”,借历史典故传递当下情志,含蓄而厚重。

古典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冯唐典故盼得重用,报国之情暗藏其间。
现代例:《故国》“招魂楚泽心难死,化碧苌弘血未干”,用“苌弘化碧” 典故,写尽对家国的忠贞。
作用:一句典,千年情,让文字承载历史的重量。

十、互文与叠字:相映成趣,韵律生姿

互文是 “上下互补”,叠字是 “重章复唱”,皆在形式中见妙趣。

互文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非“秦月汉关”,而是秦汉时期的明月与关塞,时空交织见苍凉。
叠字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叶叶”“一声声”叠字强化雨夜离情的绵长。
作用:互文省笔墨而富深意,叠字增韵律而传深情。

十一、反复与顶针:环环相扣,一唱三叹

反复是 “情感的重锤”,顶针是 “语句的链条”,皆让诗意层层递进。

反复例:《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矣”“思” 的虚字反复,叹尽征人悲欢。
顶针例: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白云” 顶针衔接,白云与归人的羁绊更显缠绵。
作用:反复如潮,层层推进;顶针如环,流畅自然。

十二、反语:正话反说,暗藏机锋

反语是诗词的 “冷幽默”,以褒言写贬,以贬言藏褒,暗含讽刺或深情。

古典例:刘禹锡《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表面叹水险,实则讽人心之险,反语见深意。
现代例:《伐木赠尊棋》“看我操斤上碧霄,摩天云木雪方烧。后来居上从头锯,一锯连声一断腰”,以 “后来居上” 反讽伐木场景,暗藏对自然破坏的痛惜。
作用:言此意彼,亦庄亦谐,耐人寻味。

修辞如镜,照见诗心

从 “关关雎鸠” 的比兴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豪迈,修辞手法始终是诗词的“点睛之笔”。它们让格律不再是枷锁,而是孕育诗意的摇篮;让文字不再是符号,而是诗人心魂的回响。无论是古典的“两句三年得”,还是现代的“推敲在瞬间”,掌握修辞的精髓,方能让诗词在平仄对仗中见真章,于字斟句酌中见境界。正如古人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善用修辞,便是让诗词插上翅膀,飞越时空,直抵人心。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诗词十几种修辞手法(第一辑)
下一篇: 清朝学者赵翼诗论五首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