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诗论诗评>> 作品详情
李白这首直白的诗为何流传这么广?​ [诗话]

作者:李超     发布时间: 2025/4/27 10:19:20     阅读:73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三分史实,七分杜撰
李白这首直白的诗为何流传这么广?

桃花潭水悠悠流淌千年,李白的《赠汪伦》始终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摇曳生姿。论意境,它不及“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磅礴;论深情,亦难比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的厚重。但偏偏这首看似即兴直白的小诗,成了街头巷尾皆能吟诵的 “国民级” 诗作

唐天宝年间,安徽泾县豪绅汪伦早对李白的诗名如雷贯耳。作为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深谙“名人效应”:若能请到李白来家中做客,本身就是轰动文坛的大事。

汪伦挠着脑袋琢磨:李太白爱酒如命,又喜游历,不如玩个文字游戏!他提笔写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果然上了!一脚踏进泾县,才知道“十里桃花” 是潭“万家酒店” 是姓万的店家,非但没生气,反而拍腿大笑:“好你个汪伦,竟拿文字戏我,却也妙趣横生!” 两人初见便像相识多年的老友,汪伦拉着李白的手直往家走:“酒已温好,桃花潭的鱼鲜正肥,咱们边喝边聊!”

接下来的日子,汪伦把“地主之谊” 做到了极致:清晨带李白踏遍潭边青石板,傍晚在万氏酒肆痛饮谈天,席间还有村人歌舞助兴,顺便举办几场粉丝见面会,玩得很嗨。

十日后,李白欲继续云游,在乘舟临走之际,汪伦领众乡邻来八匹骏马、十捆蜀锦,唱着当地的民歌给李白送行,惜别之情直往人心里钻,令李白眼眶一热,汪伦趁李白情绪上头,赶紧安排人递上纸墨,此情此景李白即兴作出一首诗离别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兄送我情。”

写完刚要落款,汪伦突然“先生且慢!这诗若拿给朋友看,他们定要怀疑是我冒充您写的,不如把您的名字加上?” 李白哈哈一笑,大笔一挥改了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刚要停笔,汪伦又挠头:“本地姓汪的多,‘汪兄’太笼统,不如把我名字也写上?” 李白仰头大笑提起笔在第四句把汪兄” 改成 “汪伦”,真不愧是诗仙,这么随手一改还真好,平仄正合适,末了李白又题上“赠汪伦” 三字,这样就坐实了他们俩朋友间关系。

小船渐渐远去,汪伦立马就命人将诗装裱成轴,悬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逢人便说:“这是李太白临走时专门为我写的,你瞧这‘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诗仙真迹!”

汪伦的“显摆” 功夫果然了得。作为地方上的活跃人物,他的客厅从此成了 “诗仙打卡地”:过往商客、外地亲友、甚至偶尔路过的京城官员,都会被他拉到画轴前,听他绘声绘色讲述 “十里桃花骗诗仙” 的故事。他还特意让村人把诗句编成民谣,在桃花潭方圆百里传唱,一来二去,连路过的船夫马夫商贩都能哼上两句。更妙的是,汪伦借着生意往来,把诗稿拓印了数十份,托人带到长安、洛阳的文人圈,附上亲笔信:“某不才,幸得太白赠诗,敢请诸位共赏。”

就这样,这首本是即兴之作的小诗,借着汪伦的“朋友圈” 疯狂传播,成了盛唐年间的 “爆款作品”,让这份情谊在人间流传了千年。李白可能也没有想到他的一首诗带动了当地如今火爆的旅游经济。

最后笔者有个疑问:汪伦送的八匹骏马,李白是怎么运走的?(声明:部分非史实,有杜撰成份)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浪淘沙令 暮春山村见闻
下一篇: 踏莎行·湖头吟笔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