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作品详情
深切缅怀书法家吴春华老师 [文章]

作者:麦和幸     发布时间: 2022/12/5 11:51:37     阅读:738次
分享到:0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吴春华(1973.04-2022.11.25)


送别吴春华先生
麦和幸
难再相逢酌一壶,书坛痛失我师吴。
牵肠最怕肝肠断,泼墨尤悲笔墨枯。
二字春华成缅忆,七言律绝化欧苏。
虚怀劲节谁还似,夜半挥毫写丈夫。

     刚从学校回来,便听说这样的噩耗:我的书法老师吴春华于2022年11月25日逝世。是急病意外吧,从我听闻的话;更具体的情况,暂未得而知。顿时间,回忆满满,忍不住热泪盈眶。初学书法,已是十三四岁的往事,吴老师至于我往后的人生,更像一个影子。还记得后来,看别人书法班练书法,坐得整整齐齐的,我问他们,怎么坐着练?因为在吴老师那里,我们从来都是站着书写。

      吴老师微胖,头发习惯剪成薄薄的一层,脖子手上戴着佛珠,人也自然带些慈祥,什么时候都精神奕奕。刚开始受教于吴老师,得益于我曾短时间拜另一位书法老前辈门下,故而可以逃脱枯燥乏味的硬笔入门阶段,而直接享受软笔练习的殊荣。刚开始自然是练楷书,每天到老师那里,照旧先洗笔铺纸,然后写点横、垂露竖、悬针竖、撇捺、横折弯钩,最后换纸,写一张“永”字,等老师来看,倘若不通过就得重写;如若通过,才可以正式开始临字帖。被要求重写“”字对老学员来说,是一件最丢人的事,因此它一般只发生在初学者身上。
      临字帖,每次我们一屋子近20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围着一张巨大的齐腰桌子,没有任何人讲话。站要端正,腰得挺直,一边放好打印好的字帖一张,一边是练习的草纸一张,只能临帖,不能描帖。对一个字,练习完成一张,或自己满意了(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自信的老学员身上),便可以请吴老师过来查看,然后得到一针见血的点评和练习下一个字的许可。通常来说,除去换纸间隙要去一趟废纸篓,这样一站就是一个半天。所幸的是中间会有一个课间休息,这时吴老师说,可以休息了!大家就在角落里把椅子搬出来,气氛就变得嘈嘈杂杂起来;通常这时还会有竞答环节,比如脑筋急转弯,比如考察一个字的笔画。
     那时候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吴老师的亲自示范。字帖上的字大都由拓碑而来,有的年久失修,字迹模糊之处,笔顺和笔画都极难揣摩。这时若吴老师摇摇头,给你写上一个示范性的字型,心情立即豁然开朗,一来不必再纠缠字帖的原貌,二来是这个字便能很快地过掉。
      都说字如其人。吴老师字从兰亭学二王,然却为人敦厚,这是我们学生所不能体悟的。吴老师教学之余,也经营装裱卖字的生意,记忆中只要是我们学生的作品要参加比赛,他都免费装裱。从那时起我就颇受吴老师的照顾,倘若需要草纸宣纸,吴老师常常不收分毫,或只收蝇头小利。城中草纸宣纸难买,好纸更难买,而吴老师的纸恰恰是全城最好的纸,因此即便每次要为近乎抢掠的行为而愧疚,亦不免于硬着头皮欠下人情。

      那么我的字呢?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字,吴老师都能很深刻地体察。上了初中后,离开书法班很久以后,由于学业很重人变得浮躁。一天周末,父亲突然说吴老师要来送一幅字画给我。现在,它仍悬挂在我卧室,在我书桌转头的方寸之间,上书14个字——“氣傲皆因經歷少,心平只為折磨多”。老师和这幅字就像一个影子,时时给我警醒,虽然不似藤野先生的肖像之于鲁迅,使他生腾奋发写作的斗志,但它更像是我的根系,不断向我补充滋养。


      书法是一项极考验耐力和体力的事业,如无意外,吴老师应该长寿。但他竟然辞世。11月28日上午,我还远在他乡求学,无法赶回参加追悼会;亦没有心灵上的感应,再想起我已多年不曾握管,作为学生,我又能做多少呢?吴老师对我的教导,以及我的一句感谢,又能向何处诉说呢?眼下我只能以这样的文字去纪念他。
     但我有幸见证吴老师生前最后的精彩时光。2020年疫情以来,他与我父亲诗人丘麦合作,创作书写了大量扬善弃恶、为民呼号的健壮作品,好风凭借力,一时洛阳纸贵。我会羡慕这样的人生,固然天妒,但是毕竟兀兀穷年,其作品即便不待千古,也曾为这个时代作注,在万籁俱寂之时,点灯且奏乐起舞。从旁观者的视角看,我认为这是没有遗憾的人生。

     “笔竞兰亭,春华坠落书坛痛;魂归净国,翰墨留芳艺苑香。”这是父亲为吴老师所作的挽联,这一次,老师已再无法对此作出回应。吴老师,再见了,愿您在天之灵得慰而长安!谢谢您!  


                                                                                                  您的学生:麦璟杨(吉林大学大三学生)



参加第二届“梁启超奖”江门市书法展    后排左12为吴春华


吴春华书法作品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思友(新韵)
下一篇: 口占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