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作品详情
顾 盼 [文章]

作者:文水溪流     发布时间: 2023/6/9 21:47:14     阅读:385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书画

成语“左顾右盼”中的顾、盼意思是看,左顾右盼即向左右两边看。它出自晋代左思的《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在这里,眄:看;澄:清;江湘:长江,是东吴所在,地处东南,所以说“左眄”;羌胡:即少数民族的羌族,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盼”。左顾右盼这个动作非常适合颈椎不适的人常做,对于长时间低头阅读、编织的人来说,重复做这个动作,不仅可以缓解颈椎的疲劳,还可以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书画艺术中比较注重顾盼,往往通过整体的布局与安排,使之相互呼应,从而获得变化多姿,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如:国画中,画一茎高挺的风荷,通常有一朵出水的小蕾不远不近地与之呼应。一纸清荷,叶叶之间,叶花之间,形成一种“顾盼生情”的美学和关系。倘若构图中没有这种关系,墨色之间就会少许多情意,其魅力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书法亦是如此,一幅作品中,无论字数多少,篇幅大小,字与字,行与行,都须讲究首尾顾盼,既要相互避让,又要相成相就,前面的字、行在写出自己应有的体型和风貌的同时,又为后面的字、行提供照应,而后面的字、行必须就来势而应之,尽量补其所阙,以便在对比中求统一,于自然间富韵致。在这方面,历代书家多有论述。“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蔡邕《九势》)“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楮,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姜夔《续书谱》)“且其一字之中,皆其心推之,是挈矩之道也。而一篇之中,可无挈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解缙《春雨杂述》)“凡点画,左右上下皆相逊让,布置停匀,又有回抱照应,斯为合法。”“前人作书,因一字之中点画重叠,或一篇之中有两字相并,或字不同,而点画近似,间用藏锋,变换章法。”(蒋骥《续书法论》)“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帖,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刘熙载《书概》)“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周星莲《临池管见》)

事实上,能做到点画之间顾盼响应,字字之间随势而安,行行之间递相映带,就一定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自然是大家,其作品也必然是精品。明代的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价王羲之书法时说:“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明代的解缙在《春雨杂述》中亦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鱼鬣鸟翅,花须蝶芒,油然粲然。”同样,道教经书《灵飞经》,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不愧为“天下第一小楷”。相反,若只求形似,不求章法者,必定写不出好作品来。

“何谓顾盼?左右上下,往来有情是也。”(赵宦光《寒山帚谈》)除了字,生活亦是如此。人生长路,长的是寂寞,我们上下求索,无非求一个人,在光阴流转里,能跟自己结成完美的顾盼关系,眼眸落在彼此的期待中,足音落在彼此的心坎里。从此,生活中有一种味道,紧紧跟随,且不管姿态如何变换,始终能在一张尘世的宣纸里——在顾盼之间,闪耀出万千光辉。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杏花天回忆故乡忆少年
下一篇: 深山野杨梅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