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作品详情
空际用笔 [书画]

作者:文水溪流     发布时间: 2023/6/9 21:41:50     阅读:321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书论

“空际用笔”是书法理论中的一种说法。在清代,它倍受推重。清人李瑞清将其作为体悟书法之道的关键,说是“解此可以悟书道矣”。

在清一朝,对“空际用笔”的理解,有着延续推进的过程。清初,《淳化秘阁法帖考正》中说:“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去来无迹,斯能于字外出力。”清中期,包世臣在其书法论著《艺舟双楫》中说:“故结体以王右军为至奇。秘阁所刻之《黄庭》、南唐所刻之《画赞》,一望唯见其气充满而势俊逸,逐字逐画,衡以近世体势,几不辨为何字。盖其笔力惊绝,能使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清末,李瑞清跋《孔宙碑》云:“此汉石中之以和婉胜者,右军直其适嗣耳。永兴《孔子庙堂碑》,其含毫摄墨全师此石,故空际荡漾,笔凝而不滞,和而不弱。解此可以悟书道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空际用笔”是毛笔在接触纸张之前的虚力用笔。其运作是在空中取摇曳之势,蓄好力量,做落笔的准备,落纸之后才变成实力用笔。正如跳高,起跳之前先做一点下蹲动作,为力量的爆发做准备,蹲得适度,才能跳得更高。这一点,清人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得明白:“所谓落笔先提得笔起者,总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笔先,一到着纸,便如兔起鹘落,令人不可思议,笔机到则笔势劲,笔锋出,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

“翻腾而起,掷笔空际,使人惊绝。”( 陈洵)实践证明,在书法中,如果没有空中摇笔、笔落到纸上后才出力的这一动作,就会缺少落笔前蓄势待发的虚力,点画就容易出现呆板之形,犯僵卧之病。作“空际用笔”之势后,“字外出力”,有实有虚,实中有虚,以虚带实,空中摇笔使点画沉着而灵动,形成相互照应格局,一旦落笔,就会使全篇笔墨俊逸灵动,自然生姿。正所谓:“空际荡漾,笔凝而不滞,和而不弱。”(李瑞清)

后来,“空际用笔”又被广泛“移植”于文学批评领域,“空际取势”“ 空际转身”成了点评古文和词作章法的一种判断。当然,词艺毕竟不完全等同于书艺,书法中线条的虚笔虽然没有落实到纸上,但其延伸的轨迹毕竟是可视的,而词中的“空际转身”是不可视的,词章法中的“空际”正在于言外,其灵动、变幻之美,更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细细体会。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联对任刚老师
下一篇: 夏夜偶宿故乡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