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诗歌散文
推荐阅读
对句联评
诗评诗话
寻美霸州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  首页 >>寻美霸州>> 作品详情
史说霸州十:榷场文化,信安商业的根基 [文章]

作者:小编推荐     发布时间: 2024/3/14 15:49:02     阅读:462次
分享到:0

创作背景
作者刘建祥先生已授权,如有转载引用请与本人联系。
与信安有关的历史文化之十六:

《榷场文化,信安商业的根基》

刘建祥



       所谓榷场,就是物品交易的场所。类似于90年代的集市或庙会,也是现代商业的前身。“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两国沿白沟河两岸设立了诸多榷场,如大宋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设立的榷场,历史上被称为“河北四榷场”。其实大宋初期(977年),就已经设立了镇(正定)、易(易州)、雄、霸四处榷场,只是由于宋辽关系不稳,时有冲突发生,致使榷场时开时停。那么河北四榷场为什么不包括信安呢?按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既然所有货物先经信安水陆上岸再入其它榷场,信安就不可能没有榷场,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辽国设的“永清榷场”,即今天的信安附近(当时信安属宋辽两国管辖)。通过百度查询,已经基本证实了这一点。“宋辽边关榷场位于永清县东南部,东临渤海湾,南接文安县……”。“靠近淤口关,但不一定就是现在的信安镇……”。“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宋辽永清榷场与今信安镇和古淤口关位置相近……”。由此推断,信安曾经是有榷场的,而且应该是由辽国设立的,至于正史里为什么没有明确记载,至今是个迷。

      历史上,信安处在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水陆重要枢纽位置。在《金史.河渠志》里有着详细记载:“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州之境;漳水东北,为御河则通苏门、嘉获、新乡、卫州……皆合于信安海瓀,其它若霸州之拒马河、山东之北清河,皆其灌输之路也”。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宋金时期已将中原大地上的主要河道均进行了疏通和利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商贸物资,均可通过上述河道运抵“信安海瓀”,然后输送到华北以及全国各地。

      陆路方面,北可经固安、牛驼、大兴而入辽京,再经“居庸关大道”可直上内蒙古高原,经“古北口大道”进入燕山腹地,经“燕山南麓大道”可达松辽平原;南可经莫州、瀛州、乐寿、武强、深州、冀州、大名、澶州而到达大宋京师开封。沿“拒马河大堤”西可至陇山脚下,与甘陕相连。东可沿“渤海西岸大道”先入山东,终抵闽粤。由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就了信安周边榷场的繁荣。

       榷场的繁荣带动的不光是经济利益。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民族的互相交融,也带动了地方金融、宗教、餐饮、文化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以及周边乡镇的振兴,奠定了信安商业重镇的基础。那时候的小男孩儿,一般十来岁就开始跟着家里的长辈或者跟着师傅学买卖了。所谓“三年零一节”方能出师,就是先得给师傅师娘端尿盆、打洗脚水以及劈柴扫地,干满三年杂活,最后一节,师傅才会把经商的真谛传授给你,嘱咐你如何做人、如何经商、如何待客等等道理,所以直到现在,信安依旧是十人九商,依然保持着诚信待人、童叟无欺、与人为善、守法经营的优秀传统,更是周边百里最繁华的集贸市场和商业重镇。



2024.3.14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史说霸州十二:宗教文化——信安72座庙
下一篇: 史说霸州六:农林牧副渔——多元文化的聚集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河北霸州市老年大学

邮编:100007邮箱:1491775609@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