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诗歌散文
推荐阅读
对句联评
诗评诗话
寻美霸州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  首页 >>他山之石>> 作品详情
胡博涛:浅谈朗诵型诗歌的创作(一) [诗话]

作者:小编推荐     发布时间: 2023/9/11 11:01:53     阅读:699次
分享到:0

创作背景
作者胡博涛先生已授权,如有转载引用请与本人联系。

浅谈朗诵型诗歌的创作(一)


文/胡博涛

         朗诵型诗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作为一个朗诵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结合多年的诗歌创作和朗诵经验,总结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大家探讨。

        说朗诵型诗歌那就得分别说说诗歌创作和诗歌朗诵。

         一、诗歌是什么?自古以来,诗歌是诗人过滤掉社会的残渣,把世界的美好传递给大家(绝大多数)。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诗歌的普及和大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诗歌经历了一个从“雅”到“俗”的过程,像书法界“丑书”那种所谓的“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创作风格大行其道,依附于资本的炒作,依附于权贵们的喜好,硬生生的把诗歌从高雅的艺术按倒在地,被粗俗无情的摩擦。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对通俗文化的洗涤和淘汰,一些真正的有创作意愿,又有一定传统文化基础的创作者,抛弃了轻飘的随意的创作理念,开始用一个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诗歌创作,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朗诵型诗歌的创作者欧震,他的诗歌“架构清晰、语言精炼、罗辑思维缜密、文字基础扎实”,妙的把感情融入到主基调的文字当中去,将温柔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结合在一起,把真挚的爱国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朗诵是什么?普通人理解的朗诵就是张嘴说话,怎么说呢,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朗诵就是张嘴说话,但是不是普通人所想象的随意的张口说话,我个人对朗诵的定义是:用情感融入的深浅、语速快慢的调节、语调高低得变化为基础,根据作品基调,在合理的情感调整范围内,把文字演绎出带有色彩和温度的,极具画面感的一种高雅而小众的舞台表演形式。

        朗诵分为广义的朗诵和狭义的朗诵。广义的朗诵包括夜听、播音、主持等几乎所有的跟说话有关的行业,这个说法不具备说服力,准确的说上述几个表现方式只是属于“诵读”,而不是朗诵。

        狭义的朗诵必须是以舞台表现为主要载体,不依靠声卡等声音修饰设备,对朗诵作品有很高要求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夜听”类的粗俗浅显的文字不能支撑朗诵的所需要表达的整体效果。

       三、适合朗诵的作品的选择标准和范围。

       确定了朗诵的定义,还需要有一个阅读的范围,什么样的文字诗歌朗诵,一个真正研究朗诵的诵者都明白。我个人对于适合朗诵的作品是这样定义的:

        朗诵题材的选择直接决定朗诵的水平的高低,就像穿衣服一样,别人一眼就看出你的品味,朗诵亦是如此,我们朗诵者一开口,听者就可以从你的作品选择上,听出你的文学造诣、朗诵功底,甚至你看过什么样的书,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一切都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也是我说“朗诵一门高雅而小众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主要原因。朗诵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懂的,更不是不经过专业训练就能驾驭的。

        所以,我推荐以下作品:

        1、脍炙人口的精品古文和古诗词。

        2、九十年代中期,没有网络文学炒作和资本运作之前的名家名作,像艾青、郭沫若、海子、舒婷、席慕容、汪国真、徐志摩、洛夫、穆旦、流沙河、贺敬之、光未然等等。

        3、耳熟能详的早期的一部分外国文学品,例如高尔基的《海燕》等。

        4、现当代一些广为流传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比如欧震的关于《青春中国》《美丽中国》《诗意中国》《大雪中的中国》《月光下的中国》等系列作品,碑林路人和阿紫的部分主基调的作品等,都是可以朗诵的作品。

       四、朗诵型诗歌创作必备条件。

       从朗诵的角度考虑,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朗诵,好的诗歌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架构清晰、语言精炼、逻辑思维缜密、文字基础扎实”。

        一、什么是架构清晰?

        架构清晰就是诗歌的创作不是像我们普通人理解的那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天马行空,完全的没有边界感,(那种灵感类的小作品除外)。好的诗歌是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包含一个正能量的主题,骨架对称,血肉均匀。这几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需要极高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社会阅历,这里的文学造诣是指非同寻常的阅读量和对于所阅读作品得甄别能力,即包罗万象,又触类旁通。

        二、什么是语言精炼?

        语言精炼是指诗歌的语言言简意赅,但不是像古诗词那种精炼,而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符合现代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不啰哩啰嗦,赘述太多。

        三、什么是逻辑思维缜密?

        思维缜密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所有的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正确的罗辑思维,都会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符合人类思想发展规律,不是随随便便的几句话,或是平铺直叙的叙述,普普通通的一个故事那么简单。那种范范的叙述、平淡无奇的文学作品,不可能引起共鸣,更不可能成为精品。 

        四、什么是文字基础扎实?

        文字基础扎实指的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用字、用词、用成语组成句子,用句子组成段落,用段落组成文章,这个过程就是体现文字基础的过程,文字的释义和作用,词组和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就能看出作者文字功底、词汇量的大小、词组得储备能力。特别注意的是在诗歌的创作中,在同一种情感或者事物的描述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一个词语重复使用,要用同类词语,但是同类词语的使用要恰当、合理,同时,定壮语修饰也同样要调整到位。

        一首好的朗诵型诗歌就是一个剧本,需要有极强的感染力,朗诵型诗歌的创作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对朗诵的认识,下一篇我将介绍“诵”与“读”的区别。




2023年9月8日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王秀之:我是一个语文老师
下一篇: 西山秋色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河北霸州市老年大学

邮编:100007邮箱:1491775609@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