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至盛唐到顶峰,滋生近体一支,短小精致,颇受官家偏爱,士子追捧,成为诗的主流,然小体量剥夺诗的叙事功能。自此,再没出现《观沧海》《蜀道难》一类大气磅礴的抒情诗,《孔雀东南飞》《琵琶行》一类生动感人的叙事诗,再没出现陶渊明、李白一类的诗坛巨星。或者还有一个苏东坡,也是其诗弱于其词。
近体诗也许生而有谶,律诗、格律,也会千篇一律,绝句,绝妙也能绝后。千百好诗警句,千百前人的写作专利,挂在世人眼前,给后人创作的天地很小了,大家都在模仿,才气大的精仿。近体诗千年独大,难免自然老化。现在问题依然存在,近体诗还是霸王,还是重守制轻新意。以平水韵而言,南宋刘渊也是吸纳前人韵书,面貌已与唐人不同,何况七百年过去,声韵已有很大变化。古人尚知变通,今人何必抱残守缺。有人发明了一把电尺子,衡量网络上诗词是否合律,成为最新版的刻舟求剑。诗要进步,就得改变唯近体,恢复多样化,古风、乐府、歌行、词曲、民歌等百花齐放,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军伍出身的范峻海,醒悟早,突破快,占领一块高地。他选择歌行体,先后创作四十五首,让人耳目一新,有人称之为新浪漫主义歌行第一人。品读之后,有几点突出印象。
一、宏大的气场。爱国主义和人民性是中国传统诗的精髓,可叹若干年来,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引进,在“主观化表现”、“走向内在”等似是而非的口号挤兑下,逐渐弱化。范诗逆袭而上,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讴歌党和领袖,颂扬中华文明,抒发爱国爱民之情。“壮乎哉!南湖火炬势燎原,红旗漫卷农奴戟。” “摧枯拉朽万象苏,六亿尧舜鼓洪炉。”“复兴大旗复兴梦,一带一路风光殊。”《鲲鹏颂》纵横五千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的风云史,大气磅礴 ,气吞万里。《梦诗家赏毛泽东诗词碑林》《梦周恩来总理访东范》《有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拾秋诗社》《三峡工程放歌》《北京奥运会浩歌》《长剑歌》《吟神七航天团队》、《王其和太极拳放歌》《中国女排荣膺里约奥运冠军》《吟扁鹊庙九龙柏》等篇都是又叙事又抒情,江河入眼,岁月入梦,大题材,大气象,大格局,一等襟怀,一等风云之气,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范峻海熟读李白、边塞诗,但是不模仿不重复古人,追求继承,创新发展,对现实题材赋予新意境、新思想、新手法,直抒胸臆,同时把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神话典故融为一体,烘托自己的热情,穿越时空,出神入化,“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在《梦诗家赏毛泽东诗词碑林》中,竟将古代诗词巨匠大擘一起唤醒,调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辛弃疾等飘然而降,“遥望长空白云飞,千家骚客赏碑林”,“凝眸雄文几番品,倏忽狂草卷风雷”,“家宴韶酒歌不休,霓光酒影月如钩。开怀屈杜欣弹《雪》一曲,苏辛放歌九天揽月任遨游。君不见谪仙狂歌舞长剑,赏罢毛诗胜封侯”,显然不是描写客观,而是把自己崇拜之情高度集合强化,创造出一种主观印象。
《王其和太极拳放歌》以比喻和联想手法,把王氏太极拳概括为六个姿态,连用十二个比喻,“静如泰山齐鲁卧,又似莲花佛祖座。动如夜空坠流星,又似神州腾蛟龙。刚若补天女娲炼五彩,更像雪拥珠峰傲云海。柔似凌霄行云闲流水,又如霓裳羽衣酒微醉。捷如仙山猿猱松壁行,又似白鹤展翅凝云空。收如临水高矗鹳雀楼,又似寒山古寺月当头。”调动色彩、音响、光线、温度、重量不同感觉,反复印证,这就是被西方现代诗倍加推崇的新技术“通感”,其实是中国唐朝诗人李白杜甫早已用惯了的旧玩艺儿。今天范峻海活学活用,用到极致,产生了浪漫主义艺术魅力。
三、鲜明的诗人自身形象。与小说、散文不同,抒情诗的主人公是诗人自己。除了上述作品以外,有关这方面内容俯拾皆是。“自古戎马守疆土,送别壮士唱大风。男儿有志国不报,浪迹百年也枉生。慷慨乘风人去也,云鹏比翼傲苍穹 ”(《送夫》);“折断青龙剑,拍碎昆仑丘。一声长啸倒东海,把刀挥泪写恩仇”(《登香山》),看到作者立志报国,铮铮风骨,侠肝义胆,勇于担当。 “麦浪毓金喜欲狂,风摇雨摧煎胆肠。洪怒毁堤噬千户,弹剑擒魔呼与鼓”(《丙申年夏日述怀》),看到诗人与民同欢乐,同疾仇的心境。“铮铮铁骨豹子胆,撞碎南山若等闲”(《太行新愚公李保国》);“若是哪天出事了,誓陪国旗骨埋岛……日日升旗兮卅秋,无怨无悔报神州”(《时代楷模王继才》),看到了诗人的英雄主义和老黄牛精神。虽然生活情节不一定多,但是对人生的体验,对理想的追求是十分真诚和执着的。《垂钓野沟门长歌》中“屠叟直钩钓文王,高士隐卧多谋疆,余来峡谷寻野趣,钩平钓仄品疏狂!”“余钓寺钟三百钩,余钓星斗九千舫。银河涛声梦生苔,平平仄仄听潮涨”。《丽江行》中“兴起举杯邀明月,亦歌亦泣话峥嵘。莫道夕阳几度红,朝云暮雨复西东。天可衰矣月可老,双鬓飞雪心似童。”《天河山》中“快哉风!快哉魂!五脏六腑洗俗尘。振臂挥,放喉吟,弹剑啸歌抒胸襟。千杯一倾百载醉,梦枕青山抱白云。苍天多情莫唤我,我是尘世一狂人!”把诗人超然物外,天真无邪,忘我忘年,性情中人,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相由心生,诗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美学理想,注入描写对象,形神合一,呼吸相通。四十五篇作品,篇篇都有诗人自己的影子,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全真的积极浪漫正义诗人的典型形象。
四、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深厚的韵力。范诗成功,多半靠语言功夫,白描手法,散文化诗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四言、五言、直到十余言。从叙事和感情出发选择词汇,自然声调,参差错落,长短轻重,疾徐变化,音节响亮,气象雄辉。用新韵,且很少一韵到底。《丙申年夏日述怀》两句一换韵,平仄相间;《中国女排荣膺里约奥运冠军》15 次换韵,非平仄交替。《读 < 尧韵悠扬>》48 句,每四句换韵,用了 12 个韵,平仄交替,36 个韵无重字,足见作者驾驭用韵的魅力。范峻海在修辞方面常用对仗、排比、双声等手法。如“莫嗟朝如青丝暮成雪,莫叹一朝卸任门罗雀。莫羡避秦武陵源,莫慕四皓隐商山”(《丙申年夏日述怀》)。“高吟仲淹岳阳楼记,又吟苏辙快哉亭。高吟羲之兰亭序,又吟禹锡陋室铭。高吟毛公浩歌雪,又吟陶潜桃源行”(《同窗西山行》)。作者还善用数字,“四百赤子起风雷,五洲仰看扬国威”,“烈酒三大碗”,“叱咤九路拳”,“演绎八卦阵”,“三十六场国际赛”(《王其和太极拳放歌》),数字有时比形容词、副词更直观有力。再就是白话口语入诗,“窃思一个篱笆三个桩,偷梁换柱演双簧”,“哭俺阿三灌了迷魂汤,落得四面楚歌路茫茫”,“哼哈二将匝火转,一步一趋百态生。扭扭腰,拍拍肱,搓搓腿,捶捶胸”(《垂钓野沟门长歌》) 刻画人物,收到意外效果。范峻海用字的魅力,给诗句带来张力和灵性,回味无穷。“赊得清风送我爽,呼来明月对酒酣”(《癸未书怀》)。“千斛饮罢空山卧,万里衾枕共地天。长江奔腾一勺意,大鹏扶摇半江帆 (《访李白故里》)。“斗胆剪断脐带婴,一声娃啼双鬓老”(《时代楷模王继才》)。“拂衣弹剑惊鸡唱,襟角抖落白云旋”(《梦黄山》)。最后是一些语助词,开始是“噫吁兮”“吁嗟呼”,用着用着就变成了“哎哟呵”“哟嗬嗬”“哇哈哈”“哎呀呀”,说明范诗正在全面走向古诗现代化。 我对范峻海歌行体创作,认识还很浮浅,但有一点明白无误。一个范峻海的探索,给诗的天空发出一线亮光,再有十个二十个范峻海的出现(不一定只是歌行体),就会形成一种气候,看到中国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