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红莲湿地游
暂寄红尘泛客舟,云光思绪共沉浮。
地开冰鉴独山卧,湖接泗淮诸水流。
一曲琵琶曾叱咤,异时君相此遨游。
莲荷不管岁华易,波上年年放未休。
孙祝田赏析:《微山湖红莲湿地游》诗人泛舟微山湖红莲湿地,开启心灵之旅。首联“暂寄红尘泛客舟,云光思绪共沉浮”,直白道出在尘世中暂寻宁静,思绪随云光、湖水起伏。颔联描绘壮阔景色,“地开冰鉴独山卧,湖接泗淮诸水流”,把湖面比作冰鉴,独山静卧,湖水连通泗淮,尽显大气。颈联借“一曲琵琶曾叱咤,异时君相此遨游”,融入历史典故,为景色添文化底蕴。尾联“莲荷不管岁华易,波上年年放未休”,以莲荷自比,表达坚守本心,不随岁月变迁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在描绘美景中蕴含对人生的思考。
闻中沙伊联合声明在京签署
智略高超恃雅怀,荆丛怒马勒悬崖。
欲栽沙漠连枝树,先扫胸襟深岁霾。
月缺何辞秉明烛,镜圆不惜费芒鞋。
都门一握春风里,看取弟兄琴瑟谐。
孙祝田赏析:《闻中沙伊联合声明在京签署》这首诗展现了对国际大事的关注与赞叹。开篇“智略高超恃雅怀,荆丛怒马勒悬崖”,用形象比喻,夸赞促成联合声明者的智慧与胸怀,在艰难局势下力挽狂澜。“欲栽沙漠连枝树,先扫胸襟深岁霾”,表明促进和平需先消除隔阂。“月缺何辞秉明烛,镜圆不惜费芒鞋”,以月缺月圆象征局势,表达追求和平的坚定。最后“都门一握春风里,看取弟兄琴瑟谐”,描绘签署时的友好,展望三国和谐共处,充满希望,体现诗人对和平的期盼。
过苏禄王墓
来吊当年异域王,庑廊青冢隔松墙。
睦邻史册传佳话,赐绶孤魂谢汉皇。
六百年间风未静,八千里外国之殇。
而今羁客真堪慰,后裔平原学种桑。
注:明永乐年间,苏禄王率团来访,归途病逝德州。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留德州守墓。清雍正四年守墓人之子孙,以温、安二姓入籍德州。德州,旧时称平原。
孙祝田赏析:《过苏禄王墓》诗中满是对历史与文化交流的追思。来到苏禄王墓,“来吊当年异域王,庑廊青冢隔松墙”,营造出庄严肃穆氛围。“睦邻史册传佳话,赐绶孤魂谢汉皇”,回顾苏禄王访华及病逝的历史,赞颂睦邻友好。“六百年间风未静,八千里外国之殇”,感慨岁月沧桑,国际局势变化。“而今羁客真堪慰,后裔平原学种桑”,欣慰看到苏禄王后裔在此安居乐业,传承文化,表达对和平友好延续的欣慰。
重登滕王阁
高阁崔巍江水流,烟汀沙渚数鸥浮。
鸾鸣南浦人何在,帘卷西山雨未收。
逸响仍留尘世外,重登已老少年头。
犹怜一槛唐时月,曾照王郎远去舟。
孙祝田赏析:《重登滕王阁》重登滕王阁,诗人感慨万千。“高阁崔巍江水流,烟汀沙渚数鸥浮”,描绘滕王阁巍峨,江水滔滔,沙鸥浮游,画面开阔。“鸾鸣南浦人何在,帘卷西山雨未收”,化用典故,追思古人。“逸响仍留尘世外,重登已老少年头”,今昔对比,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已不再年少,而滕王阁的文化余韵仍在。“犹怜一槛唐时月,曾照王郎远去舟”,借唐时月,寄托对王勃等古人的怀念,情感深沉,充满历史沧桑感。
春游青云寺
环山幽处坐何时,天路翠微车到迟。
春有浅深肥与瘦,寺无狭广古而奇。
尘来顾我非禅客,雨去知樱是画师。
归路钟声还隐约,轻轻度过绿杨枝。
孙祝田赏析:《春游青云寺》春游青云寺,尽显清幽意境与独特感悟。“环山幽处坐何时,天路翠微车到迟”,点明青云寺在环山幽处,路途遥远。“春有浅深肥与瘦,寺无狭广古而奇”,写春天景色和寺庙古朴奇特。“尘来顾我非禅客,雨去知樱是画师”,以独特视角,把樱花比作画师,充满趣味。“归路钟声还隐约,轻轻度过绿杨枝”,归途钟声悠悠,余韵无穷,表达诗人在清幽环境中的宁静心境。
寻贾岛庵不值
贾公遗迹费探寻,翠幕重遮石峪深。
岁月风干余瓦砾,芜庵时过只烟岑。
知君运蹇如诗瘦,品我山行类苦吟。
想象长安驴背上,推敲故事到而今。
孙祝田赏析:《寻贾岛庵不值》寻贾岛庵不遇,诗人展开对贾岛的追思。“贾公遗迹费探寻,翠幕重遮石峪深”,写寻找贾岛庵的艰难。“岁月风干余瓦砾,芜庵时过只烟岑”,感慨岁月变迁,庵堂荒芜。“知君运蹇如诗瘦,品我山行类苦吟”,理解贾岛命运坎坷、作诗苦吟,也感同身受自己的探寻。“想象长安驴背上,推敲故事到而今”,借“推敲”典故,表达对贾岛诗歌精神的敬仰,充满对古代诗人的缅怀。
过李中堂故居
日斜后海相门深,岁月斑斑苔藓侵。
尘锁书窗余寂寞,鸦啼庭柳似悲吟。
吴钩曾指卢沟月,铁舰终辜黄海心。
危厦难支风雨劲,徒教老泪溅衣襟。
注:后海,北京后海李鸿章故居。
孙祝田赏析:《过李中堂故居》过李鸿章故居,引发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日斜后海相门深,岁月斑斑苔藓侵”,描绘故居在斜阳下的沧桑。“尘锁书窗余寂寞,鸦啼庭柳似悲吟”,渲染寂寞悲凉氛围。“吴钩曾指卢沟月,铁舰终辜黄海心”,回顾李鸿章的军事经历,既有抱负,又有无奈。“危厦难支风雨劲,徒教老泪溅衣襟”,感叹他在晚清危局中的无力,表达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的思考。
甲辰初秋
几番淫雨入新秋,禁足蜗庐少下楼。
暑热偶从深夜没,蝉声仍向午时稠。
卷铺半榻精能读,兵搏诸蛮战未休。
时局虽如风候似,重帘莫起杞人忧。
孙祝田赏析:《甲辰初秋》诗中描绘甲辰初秋景象,抒发复杂心境。“几番淫雨入新秋,禁足蜗庐少下楼”,写初秋多雨,自己困于家中。“暑热偶从深夜没,蝉声仍向午时稠”,细腻描绘初秋暑热与蝉鸣。“卷铺半榻精能读,兵搏诸蛮战未休”,一边读书,一边关注战事。“时局虽如风候似,重帘莫起杞人忧”,将时局比作天气,劝自己莫要忧虑,表达出对时局的担忧与自我宽慰。
重阳日寄平姐于重庆
西南怅望落余晖,三月暌离似久违。
梦魄常愁关塞阻,鱼书总怨雁声稀。
扶栏兴淡杯空置,探菊开迟风乱飞。
闻报吹寒过巫峡,加餐莫忘更添衣。
孙祝田赏析:《重阳日寄平姐于重庆》重阳寄情,满是对远方姐姐的牵挂。“西南怅望落余晖,三月暌离似久违”,遥望西南,思念姐姐。“梦魄常愁关塞阻,鱼书总怨雁声稀”,梦中担忧关塞阻隔,埋怨书信稀少。“扶栏兴淡杯空置,探菊开迟风乱飞”,重阳佳节,无心赏景饮酒。“闻报吹寒过巫峡,加餐莫忘更添衣”,听闻寒风吹过巫峡,叮嘱姐姐添衣,质朴话语,饱含深情。
过滕州咏滕文公
竹简遗碑芳誉存,小邦燮理重推恩。
政询孟子惟施惠,税减黔黎三得飧。
慕悦将妻逾远至,问经鞭马挟尘奔。
古城风貌几番易,未改当年善国门。
孙祝田赏析:《过滕州咏滕文公》过滕州,赞颂滕文公的德政。“竹简遗碑芳誉存,小邦燮理重推恩”,夸赞滕文公留下美誉,重视施恩。“政询孟子惟施惠,税减黔黎三得飧”,写他向孟子问政,减税惠民。“慕悦将妻逾远至,问经鞭马挟尘奔”,表现其德政吸引人才。“古城风貌几番易,未改当年善国门”,感慨古城变迁,善政精神仍在,表达对古代贤君的敬仰。
诗人简介:布凤华,山东阳谷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历山诗苑》主编,齐鲁诗词名家。出版诗词集《岁月如歌》、《布凤华诗词选集》。
赏析作者: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滨州作协会员。思维全息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诗歌审美全息论者,孙祝田诗评鉴系列,多有合作出书,诗词散文诗评论等有发表获奖。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及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论著于《作家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