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吉林省诗词学会
登录
注册
关注
收藏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诗圃常开
精品展示
理论争鸣
吉林诗家
活动作品
田园诗萃
曲苑撷芳
联钟辞赋
个人诗集
古风歌行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诗集>>
作品详情
冯期武诗词选登(2025年5月22日)
[诗:七律]
作者:冯期武 发布时间: 2025/5/22 16:03:13 阅读:233次
分享到:
0
创作背景
关键字
冯期武诗词选登(
2025
年
5
月
22
日)
冯期武
赣鄱
都昌
2025年05月22日 14:52
江西
三授三等功志怀
文
/
冯期武
投笔从戎守义勤,文修武炼步雄军。
砚耕报道传丰报,锹舞田畴建战殷。
弹雨横飞擎重器,边关月冷救兄君。
诗囊剑影五旬载,喜讯三枚酬绩勋。
注:本诗以
"
文武双修
"
为脉络,首联总括军旅生涯的精神内核,颔联分述写作立功与军农生产之勋,颈联聚焦战场英姿与战友深情,暗含
(
对越自卫还击
)
战功。尾联升华五十年笔剑生涯与赤子之心。全诗通过
"
笔、锹、弹、诗
"
四个意象,串联起新闻写作、军农劳作、战场鏖战、文学创作四大
人生
篇章,
"
喜讯三枚
"
与
"
守义勤
"
形成时空呼应,展现老兵永不褪色的信仰光芒。
狮山民兵点验志怀(折腰体
)
文
/
冯期武
狮山五月聚英俊,迷彩戎装誓志催。
点验严规昭士气,雄姿队列显将才。
纪律长磨锋刃利,战旗高举战云开。
国防筑就钢浇汉,劲旅三时护九垓。
注:本诗以狮山乡民兵点验大会为背景,通过
"
迷彩戎装
""
点验严规
"
等意象展现民兵队伍的纪律性与战斗力。颈联
"
纪律长磨锋刃利
"
既体现常态化训练,又暗合
"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
的国防理念。尾联
"
劲旅三时
"
化用军事术语,呼应新时代民兵建设要求,
"
护九垓
"
三字升华家国情怀,全篇在铿锵韵律中彰显强军正能量。
驻村干部礼赞
文
/
冯期武
晨踏稻香穿巷陌,泥痕不掩赤心殊。
躬身问暖谋新路,沥血扶危绘壮图。
连夜灯前梳脉络,迎曦田畔理荒芜。
村官何以位名渺,化雨春风润骥途。
注:作品以驻村干部占振川为原型,通过
"
晨踏稻香
""
泥痕赤心
"
等意象,展现基层干部扎根乡村振兴的实干精神。颔联
"
躬身问暖
"
与
"
沥血扶危
"
对仗,凸显为民情怀;颈联
"
连夜梳脉络
"
与
"
迎曦理荒芜
"
呼应,体现
工作
之勤。尾联春风化雨既实写农耕场景,又暗喻干部润物无声的奉献品格,以
"
润骥途
"
收束全篇,升华主题。
题
"
书香剪影 缘聚都昌
"
交友
活动
文
/
冯期武
都昌才俊聚华堂,剪纸传情韵味长。
漫溢书香乡语侃,方言谐睦破生方。
投壶竞技青春跃,猜曲欢歌红袖扬。
缘结瓷城心未尽,农商助力福流芳。
注:本诗围绕
"
书香剪影,缘聚都昌
"
青年人才交友活动展开,通过
"
剪纸
""
书香
""
方言
""
投壶
"
等意象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交友的融合。颈联
"
投壶竞技
""
猜曲欢歌
"
动态描摹活动场景,尾联
"
缘结瓷城
"
呼应都昌千年瓷都美誉,
"
农商助力
"
点明主办方
责任
担当,展现地方对青年人才的关怀。全诗平仄相协,对仗工稳,以七律形式记录新时代青年联谊的创新实践。
贺都昌
"520"
新婚潮(折腰体
)
文
/
冯期武
都昌佳气漫晴空,五二谐音爱意融。
并蒂花开连理树,同心结系玉箫风。
通办新章消户籍,惠民善政赏春红。
从今共赴凡尘路,白首齐眉岁月中。
注:本诗以七律体例,通过
"
并蒂花开
""
同心结系
"
等意象展现新婚甜蜜,以
"
通办新章
""
惠民善政
"
对应
都昌县
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改革亮点。尾联
"
共赴凡尘路
"
既呼应新人携手承诺,又暗合
"520"
谐音内涵。全诗平仄协调,颔联颈联严格对仗,在传统诗境中融入现代婚俗元素,寄寓对新时代
幸福
婚姻的美好期许。
赞都昌民警助老
文
/
冯期武
五月都昌日渐长,徐行九秩路经旁。
警车暂驻扶危困,人杖轻登伴夕阳。
唠话家常消暑意,叩门瞬息泪盈眶。
莫言大爱惊天地,一寸温情一寸光。
都昌:九旬老人回家的
“
最后一里路
”
5
月
19
日,中馆镇的一条小路上,
98
岁的老奶奶蹒跚独行在夏阳下,这一幕,挡住了巡逻警车的脚步。民警吴晓晓立即下车,化身
“
人形拐杖
”
。他搀扶、安抚、唠家常,和同事一起协助老奶奶
安全
回家。家属开门瞬间,感动不已,连声道谢。
注:我的创作思路是通过白描手法展现民警搀扶老人的温馨场景。首联以
“
日渐长
”
暗合巡逻时间,用
“
九秩
”“
路经
”
凸显老人境遇。颔联
“
警车暂驻
”
与
“
人杖轻登
”
形成视觉对比,暗含守护意象。颈联
“
唠家常
”
对应注释中
“
慢一点
”
的温情,
“
泪盈眶
”
强化情感共鸣。尾联化用注释
“
不必惊天动地
”
,以
“
一寸温情
”
作比,将民警日常善举升华为人性光芒,契合弘扬正能量的主旨。
作者简介
:冯期武,自号老村长。男,
1957
年
8
月生,江西都昌人;中共党员;曾是参战老兵,荣获三等功臣称号。中学高级语文
教师
,是全国中语会会员,还担任多家媒体的特邀记者,是省市县作
[
诗
]
协会员,以及浔阳江诗社会员,同时担任《中华诗文选》《辛丑
·
岁末感怀》和《新时代诗词百家》的编委。对文学情有独钟,从事文字创作逾四十载,始终乐此不疲。已出版诗文集《鄱湖浪花》《鄱湖忆诗》,并合著《诗海拾贝》《春天放歌》《中华诗词
●
辛丑集》等诗文集。此外,还有上千篇
[
首
]
诗文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及广播电台
[
站
]
。其姓名
及
业绩曾被载入《中华名人录》。于
2017
年
8
月退休,现居湖南长沙。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古稀加入《中华诗词学会》感怀
下一篇: 《夏季村庄》.苏瑞昕 >>
评论
总计:
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网站互联:
搜韵
关东诗阵
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地址:
长春市上海路656号
邮编:100007
邮箱:250611275@qq.com
联系电话:0431-82892438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