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律绝调筝
词林鸣凤
曲苑飞花
古风辞赋
会员同题
校园新声
新诗方阵
诗艺点击
书画撷英
当前位置 >>  首页 >>诗艺点击>> 作品详情
过沟营铁路遗址诗文解析 [诗话]

作者:张德松     发布时间: 2025/9/24 6:24:49     阅读:50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过沟营铁路

诗文如下:

大道寻痕古迹寥,烽烟几度易雄枭。

残垣犹诉沧桑事,星斗垂芒忆未凋。

注:平水韵押萧韵。

沟营铁路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竣工于光绪三十六年(1900年)春天,全长91.1公里。起点为沟帮子,途径胡家窝棚、盘山大洼、田庄台等地,终点在今天的营口河北(即盘锦辽东湾新区)‌。该铁路在1902年被清政府收回运营权,并在1905年延伸至沈阳,改称京奉铁路,沟帮子至营口河北段则称为沟营铁路支线‌。

诗意解析如下:

1. 大道寻痕古迹寥  

   “大道”指沟营铁路(今辽宁沟帮子至营口段)的废弃路基,曾为清末东北第一条官办铁路动脉,目前已经变为盘锦市的向海大道。  

    “寻痕”暗含考古勘探式的历史追溯,呼应遗址现场仅存的零星道钉、枕木残片等遗存。  

    “寥”字既写实景荒芜,又隐喻近代工业文明记忆的断裂。


2. 烽烟几度易雄枭  

   历经了甲午战争(1894)、日俄战争(1904)、九一八事变(1931)三次战火:  

     (1) 甲午清军经此铁路溃退  。

     (2)日俄争夺南满铁路控制权  。

     (3)日军侵占后改为“奉山线”  。

“易雄枭”有三重指涉:  

     (1)路权从清政府到沙俄和再到日本的三次更迭  。

     (2)铁轨规格由英制到俄制和再到日制的技术霸权演变  。

     (3)沿线哨所碉堡见证了军阀张作霖、伪满势力的角力 和缩影。


3. 残垣犹诉沧桑事  

    “残垣”特指遗址现存的三类遗迹:  

      (1)俄式水塔(1901年建,红砖穹顶结构)。  

     (2)日军炮楼(混凝土墙体弹痕犹在)  。

     (3) 道班房旧址(青石墙基铭刻“光绪廿四年”)  。

   用 “诉"”拟人化处理,将建筑遗存转化为历史证人,与英国探险家约翰·汤姆逊1896年拍摄的铁路照片形成了时空对话。

4. 星斗垂芒忆未凋  

   意象呼应梁启超《饮冰室诗话》“铁路如血脉,星辰似史笔”的隐喻。  末句用“星斗”意象突破个体怀旧,升华为文明尺度的人类工程学思考。正如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火龙穿原”场景,铁路既是技术入侵者,也是现代性启蒙者。

    “垂芒”既写深夜遗址的星光照耀,又暗合历史变迁与沧桑变化,并与营口港现存的民国灯塔(1914年建)形成海陆辉映。  

   “忆未凋”揭示深层历史逻辑:该铁路作为京奉铁路延伸段,曾是连接山海关内外、贯穿满蒙汉走廊的文明纽带,但它过去的种种屈辱历史,在记忆中是不会被抹掉的,值得我们牢记历史。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画堂春.游鱼嘴公园(秦观格)
下一篇: 望海潮·伊昭公路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世纪广场展览馆西二楼

邮编:100007邮箱:ylscxh@163.com联系电话:0912-3259822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