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一叶轻舟徐入画 一一品诗友郭兆飞《江城子-夷望溪-山水温柔》小札 [诗论]
作者:凌云清风     发布时间: 2023/12/7 8:12:33     阅读:229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一叶轻舟徐入画

                        一叶轻舟徐入画
         一一品诗友郭兆飞《江城子-夷望溪-山水温柔》小札


    “五一”小长假,春夏之交,日暖花开,许多人都有外出旅行之计划,奔向“诗与远方”,徜徉于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我因故没有外出,在微信朋友圈,偶然浏览到诗友郭兆飞(红尘纪)在今年5月1日写的一首关于夷望溪的小令词,眼前一亮,细细品赏,便有了写这篇赏析小札的冲动,权当外出旅游了一回。
    这篇小令词写在三幅夷望溪风景照的旁边:


        江城子-夷望溪-山水温柔


    凭栏远眺雨初晴,岭青青,雾腾腾。山里人家,景色外人惊。一叶轻舟徐入画,波皱皱,水澄澄。
    江心双乳玉潭生,寨高擎,庙神灵。樟树葳蕤,千载长成精。齐护佑夷溪百姓,人幸福,乐归耕。


    读着这首词,又把我带入到夷望溪美丽的山水之中,因为我2020年10月曾与家人一起游览过夷望溪,所以有身临其境之感。夷望溪是沅水的一条支流,位于湖南常德桃源县夷望溪镇夷望溪村,景色秀美,山水怡人,素有“小桂林”之称。游览夷望溪,先要到兴隆街古镇游客中心的游船码头乘船,然后在船上沿沅江上行至水心寨,转入夷望溪,到千年古樟景点后折返,时长大约一个多小时。
   《江城子》首句:“凭栏远眺雨初晴”,开篇点明了词境的空间和时间,以及观景的视角。他是在雨后天晴的时候,扶着游船的栏杆,远眺江溪两岸的山水。“岭青青,雾腾腾” “山里人家”,都是远景,岸景。在连绵的青山绿岭中,因雨后初晴,山水间弥漫着层层迷雾,夷望溪村的栋宇在青山绿荫间、薄雾缭绕中,时隐时现,宛如桃源仙境,能不让“外人惊”吗?一个“惊”字,点出了词人对景色的感叹和赞美。继而词人将视觉转入江面,摄入近景。“一叶轻舟徐入画,波皱皱,水澄澄。”在前面描绘的山水丹青中,忽然徐徐的驶入一叶轻舟,进入如诗的画面,涟漪荡漾,澄江似碧,怎不让人心旷神怡,灵魂涤净。“青青” “腾腾” “皱皱” “澄澄”这几个连用的叠音词,表面写景,实则状情,把词人那种轻爽、舒腾、温柔、清心的情绪折射出来了。
   下阕仍由江中之景写起,在描绘自然之景的同时,加入了人文之景的史话。江心寨是夷望溪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景点,它是位于夷望溪与沅水交汇处的一座孤山。孤竦沅水中流,四周峻绝。据说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扬幺曾在山上扎过寨。明朝总兵程可立,为避清廷,曾在此构庵而居,终其一生,励复明之志。后人崇尚其忠节,在原址建庙供奉。现庙宇不存,惟有凉亭一座,独观过眼云烟。山顶有尼庵三间,香火缭绕,钟罄鸣空。《江城子》:“江心双乳玉潭生,寨高擎,庙神灵。”就是说的这里。不过关于双乳峰,夷望溪有类似的景点两三处。这里指水心岩双乳峰,另有一处双乳峰景点还在开发中。
   “樟树葳蕤,千载长成精”,由江景又移到了岸景。千年古樟,不在水心岩上,是夷望溪深处的另一个景点。葳蕤,音wei rui,形容枝叶繁盛。所谓“长成精”本于一个传奇。据说明朝末年,一位貌美女子落脚江西吉安永丰县石马镇,自称是从湖南桃源蕉林坪寻祖而来,名叫张姣玲。因出门日久,盘缠已尽,便以教书为生。后因授业有道,秀才频出,众人前往拜谢,却人去庐空。他们又远赴桃源访师,寻至蕉林坪,不见其人,只见一株千年古樟,矗立田园,枝繁叶茂。是夜,古樟托梦曰:“我本蕉林樟,修行到贵方,缘尽无需寻,心怀天地长。”众人恍然大悟,“张姣玲,蕉林樟”,不就是这株千年樟树仙吗?遂纷纷焚香跪拜。至后,此树灵气盎然,名传千里。
   结句“齐护佑夷溪百姓,人幸福,乐归耕。”抒发作者游览风景后的情怀。“齐护佑”紧承上文,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自然会给人们带来财气,庙宇神灵,千年树仙,何尝不会给人们带来福佑呢?“乐归耕”三字下得妙,解甲归田,告老还乡,是古人诗词经常提到的一种向往境界。现在家乡富裕了,那些外出打工的青年们一定会乐意返乡工作,就是多年漂泊在外的游子,退休后也会愿意回乡省亲,叶落归根。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身为桃源人的词者本人。
   当我询问郭诗友写作该词的背景时,他说,其实他没到过夷望溪,只是根据朋友一张曾经获过摄影奖的照片,神游而作。朋友为贺“夷望溪诗词楹联书画协会交流群”成立四周年写了一首诗,郭诗友依韵和了一首赞美家乡的诗,“心中还有激情涌动,就续了这首词”。知此,我倒有点意外。郭诗友补充说,他虽然没有到过夷望溪,但他对家乡这个景点是了解的,而且也到过兴隆街古镇。
   于是,我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造境与写境,实际就是虚构与写实的区分,造境,侧重于想象的飞翔和理想的抒发;写境,侧重于如实描绘生活与自然。但是二者不能截然分开,造境,要基于现实,合乎自然;写境,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理想的境界。郭诗友的这篇造境之作,基于夷望溪的照片和对夷望溪的了解,神游之处,竟像亲临其境一般,合乎于自然,美哉,妙哉!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我窃黄昏酒一壶
下一篇: 倾杯乐 ·怨梅  >>
评论
总计:0条评论
提交评论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