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以景结尾最好 ——品诗友王明华《别故》诗小札 [诗论]
作者:凌云清风     发布时间: 2023/12/4 8:11:37     阅读:271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以景结尾最好


                以景结尾最好

       ——品诗友王明华《别故》诗小札

    天涯觅梦(王明华)诗友常年在外地工作,这次回家过年,逢母亲生病住院,他身心交瘁,感慨颇深。其《病房日记》中的部分亲身经历曾在群里透露:“儿子,侄儿侄女都远去了,要么上班,要么上学,献血之后,他们便各自行事,留下我照顾母亲,这年头,生存压力太大,大家都不容易,我理解他们,所以,唯恐自己不足,诚惶诚恐,不敢怠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母亲的病有了好转。他也到了告别双亲,告别故土,再次踏上外去工作征途的时候了。于是写下了《别故》这首诗。

               别    故

        初春暖日映芳华,又拜双亲欲别家。
        频嘱年高疏种地,还忧病痛复添纱。
        一包土产千层意,满腹离愁半曲笳。
        杨柳低垂风泣诉,蓬松乱发夕阳斜。

    这首诗在群里一发表,胡亦文老师首先点赞,我继之以“意境深沉,感人肺腑”的评语。慧永诗友评点:“犹如一股清风扑面”,“有真情实感”,“有生活味”,“一个‘又’字意绪无穷,‘夕阳斜’以景结情,意境幽邃。”人静诗友说:“有要流泪的感觉。”老杨诗友指出尾联的细节刻画“简炼而生动”。
    我想,为什么这首诗有这么多诗友赞赏评点,它的艺术魅力在哪里呢?收藏该诗后,我品赏研究了几次,悟出下面三点:
    第一,营造了氛围浓厚,充满离情的意境。该诗描写初春暖日的一天,作者告别家乡双亲时的场景和景物。他频频嘱咐二老年事巳高,少劳累,以免再犯疾病。二老给他一大包土特产,要他带上自已吃或送朋友,这时对父母的“千层意”和依依不舍,已经令其“满腹离愁半曲笳”,只是当着父母的面怕他们伤心,没有流露出来。而他走后,回首家乡低垂的杨柳好像在夕阳下随风悲泣的景色,一下触发了感情的闸门,倾泻而出。全诗意境要素完备,情景交炼而场景递进,意境呈现度是比较浓厚的。
    第二,创造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效果。[宋]张炎在《词源》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尾最好。”《别故》诗的结尾,选取垂柳、夕阳的景物,非常恰当,可谓神来之笔。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千百年来以柳送别诗词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而夕阳,渐渐西下,却有留连不舍之缠绵,断肠人在天涯之悲凉。《别故》中的杨柳意象除了有传统的意蕴外,更增添了“蓬松乱发”的形象,这是过去诗词中未见的新颖比喻,既贴切地形容了杨柳的枝叶,又暗喻了作者“蓬松乱发”的形象,表现出作者为生活所累的疲惫,别双亲故土的惆怅,奔天涯觅梦的匆忙。此结句真可谓“含有余不尽之意”,而这以景结尾的感人艺术效果的激发,又是与前面的铺垫密不可分的。
    第三,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柳永《雨霖铃》词写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千秋流芳之作。自古以来离别都是拨动人们情弦的酬唱题材和时间节点。而当新春佳节之际,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几天以后,又要匆匆告别,这个滋味实在令人难受,尤其是空巢的老人备感伤怀。我在《过年的滋味》诗中就有这样的感觉:“空荡荡的屋里,麻将子儿还静静地躺在那边,返岗的汽车,却载走了玩麻将的人儿一半,带走了一家人的欢笑,落下了二老凄然的孤单。一股酸楚涌上心头,溢出眉间……” 相信其他年长的诗友也会有这种同样的生活境遇与感情波澜。这时《别故》诗的出现恰好击中众人心中这块隐痛,就象一块石头落入湖中,荡起了大家情感的涟漪。真如人静诗友所说“有要流泪的感觉”,这就是意境共鸣的感染力。
    没有什么诗作是十全十美的,但只要他创作出不同一般的美,我们就应该细细地去品赏、学习这种美。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浪淘沙》大漠雪霁
下一篇: 七绝 一把旧钥匙  >>
评论
总计:4条评论
提交评论
淡如竹
与楼主老师握手,淡如竹欣赏佳作,以诗会友。
回复时间:2023/12/5 20:21:36      回复
萧学菊
感谢中,感受到了诗意葱郁,所以,点赞,问好
凌云清风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3/12/5 8:29:25 
不良信息举报
谢谢诗友鼓励!问好!
回复时间:2023/12/4 9:25:41      回复
幸福永远
凌云清风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3/12/5 8:28:29 
不良信息举报
回复时间:2023/12/4 9:11:14      回复
董少文
欣赏学习
凌云清风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3/12/5 8:28:11 
不良信息举报
谢谢鼓励!
回复时间:2023/12/4 9:06:46      回复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