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儿时农村活计拾遗系列四十四搭后门防风棚 [文章]
作者:王振和     发布时间: 2024/4/14 22:31:00     阅读:53次     
分享到:0
    儿时的许多记忆都已经模糊,逐渐的消失了,唯有儿时农村家家后门的防风棚,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
    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冬天的温度比现在平均要低七八度的样子,记得白天都在零下十几度的样子,晚上一般到零下20度以下,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冷。雪也比现在下的勤下的大,过堂屋的水缸到冬天都会结成一圈冰坨子,就中间有点水。因为天太冷了,住北街的人家一到了冬天就会把北门封死,只留南门出入;而在南街住的人家则会在家的后门搭上一个防风棚,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候,农村后门都是两层门,里面一层向内开的双开门,外面一层向外开的单层门,但还是冷。所以一到立冬以后,各家都琢磨着搭防风棚,我们家也不例外,搭防风棚父亲是主力军。父亲会先在后门的两边埋上四根杆子作为立柱。立柱的宽度要比门口的宽度宽一些,再在上面钉上四个横梁,用钉子钉紧。然后在后门左侧做一个向外开的门,门轴就是那根立在门口的立柱。有闲门的人家则直接安上一个门,没有门子的人家则搭一个门框,在上边挂一个门帘子,以遮挡呼啸的北风。主要的部分搭完了,剩下的就是几个面的封堵了。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的家乡以大田作物为主,封堵几个面的材料主要用棒杆子(也就是玉米秸秆),一捆一捆的棒杆子排过去,排的紧紧的,上面也用棒杆子排上,在中间用木棒、铁丝儿(细线)要系上两道儿就可以了。这样虽然外面北风怒吼,在防风棚里却一点风都没有,温暖如春,可以安全的保护一家人平安过冬。到了80年代,我们哪儿改种水稻了,没有了棒杆子就用稻草代替,仍然是就地取材,将稻草捆一排排的压上来,然后用帮子一道道的要系上,效果是一样的。
    还记得到人家来串门的时候,要先掀开防风棚的门帘子,然后才敲门。随着后来的温室效应,天气逐渐变暖,防风棚就慢慢的不再搭了,直到现在干脆消失了,但是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永久的保存着。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无题
下一篇: 春闲  >>
评论
总计:0条评论
提交评论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