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儿时农村活计拾遗系列八十六放电影 [文章]
作者:王振和     发布时间: 2024/5/5 22:39:50     阅读:47次     
分享到:0
    七八十年代的电影被称作是“露天电影”,生产队每次放电影对我们小孩子来说都像是过节一样。我还依稀记得我们村放电影的地方是石碾子对面的养鱼池边上。
    天还没有黑时,养鱼池边上的两根木杆子就已经支上了。电影放映员连同放映设备已经被生产队接过来了,放电影的设备主要有电影放映机、银幕、音响和一台发电机(我们那也叫电锅,那时农村还没电过普及电),还有胶片,也就是放电影的片子。生产队专门安排放映员吃饭,吃饱喝足以后天就黑了下来,放映员指导村里人把放电影的银幕拴上,音像挂上,在距离银幕二十米的地方放一桌子,放映员把放映机在桌子上支好,接好胶片。之后在石碾子边上将发电机启动,随着发电机的轰鸣,放映场一下子亮了起来。于是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也都吃过晚饭,拿着板凳从各自家里走出来,向养鱼池聚集。我们小孩子早就到了,晚饭都没有吃,在放映场上打打闹闹的,临村看电影的也都过来了。随着人流的集中,说笑声、喊人声、叫喊声融为一体,飘向欢乐的夜空。
    随着放映员播报今晚放映的影片,人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坐在小板凳上向银幕上张望。只见一束强光投射到了银幕上,电影就开始了。一般是前边先放一小段“加演”,是一些科普和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之后就是正片,一般是安排两个片,一个片一个小时多一点。那时候的电影多是打仗的或建设片儿,也有反映农村生活的。先是黑白的电影,到后来就变成彩色的了。人们看得津津有味,有不少人家还专门炒了瓜子,一边嗑着一边看;也有小孩子忍不住诱惑向父母要一两毛零花钱,向边上的小贩买些零食,边看边吃着。
    打仗片儿是我们小孩子最爱看的,看过之后就在玩耍时的时候有样学样:各组织一队人一边是八路军、解放军,一边是鬼子或蒋匪军。经过一番战斗,到最后往往会把鬼子和蒋匪军打的缴械投降。那时候放电影是各个生产队轮流放,今天这个村放完了,明天轮到那个村。于是小青年们相约着走夜路,追着放映员看,往往一场电影看好几遍依然乐此不疲。还有一些青年男女彼此中意,借到外村看电影的机会偷偷的搞对象、谈恋爱,以避开同村人的闲言碎语。他们往往不看电影,沉淀于二人的世界之中,以慰相思之苦。
    两个多小时的欢乐时光很快就过去了,随着大大的“完”字打在了银幕上,人们才依依不舍的拿起小板凳往家走。这一场电影的情节往往会在村里议论上好几天。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新片也出来了,我记得放映《少林寺》和《人生》的时候,我们跟着看了多少遍都记不清了,反正台词都记住了,绝远的真性情,白无瑕的多情和无奈,至今还记忆犹新。后来生产队条件好了,一放电影都是连着放十天半月的,大伙也都天天看,百看不厌。
    后来有了电视机,文艺节目也丰富了,农村的露天电影就逐渐的消失了。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儿时农村活计拾遗系列八十五耍杂技
下一篇: 立夏(新韵)  >>
评论
总计:0条评论
提交评论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