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童年时光 [文章]
作者:王万军     发布时间: 2022/11/23 19:19:40     阅读:269次     
分享到:0

童年的趣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我对童年的记忆是遥远的,也是清晰的。

我的童年是在五佛度过的。看看现在孩子的童年,看看儿子的童年,他们的乐趣在幼儿园,在玩玩具、玩电子游戏,在于看儿童节目。较之于我们的童年,他们少了许多来自田野、乡村、大自然的乐趣,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五佛的地貌属黄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河水冲击而成,地势较低,地狭人稠。五佛的名称来源于五佛寺的存在,这座寺庙始建于魏晋时期,历史可谓久远。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总是聚集的人口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山里的人与生活在河边的人自然环境不同,人的性格、习俗也明显不同。

夏天的五佛与江南水乡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度过童年,就体会不到“塞北江南“的独特魅力,人生中自然缺乏相应的童趣。

                                 

我家坐落在一个地势相对较高的台子上。

爷爷是个勤快人,在院子周围栽了很多树,有枣树、槐树、椿树等,水也引到了园子里,草木茂盛,院子被树木环绕掩映。那时,自然生态没有受到破坏,所以动物活跃、植物茂盛。

我家外墙的矮墙夹缝中就居住着身着华丽羽毛的鸟,可能是布谷鸟吧,我们叫不上它的学名。淘气的伙伴们,不肯让它们过安静的生活,趁大鸟不在,就掏它的窝。在大人们看来,于心何忍!虽没有挨大人骂,但少了这样一个邻居倒觉无聊。

院子外长了许多槐树和枣树,再往前面就是枣树滩了,长着成千上万棵枣树,可见先人们的勤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每年花开的时候,南方的养蜂人就用汽车载着蜜蜂箱来了,他们将蜂箱安顿在村民家的枣树下,槐树旁,主客相处得很融洽。房前屋后到处弥漫着的枣树和槐树花香吸引着忙忙碌碌的蜜蜂。健壮的养蜂女人去几里外的井里挑水,扁担一边能挂两个桶,令村里的年轻小伙都自愧不如。

这些南方人很会吃。要给山边上的树木供水,靠的是从自流黄渠梯级抽取,每一澄槽头下都有一个涝坝可供应。每当停止抽水时,几个南方人就来到涝坝边上。涝坝里的大鱼很少,但一揸长的小鲫鱼、小鲤鱼很多。他们先将涝坝里的水与渠里的水隔开,然后将涝坝里的水用桶、锅舀出来,到最后就剩下活蹦乱跳的小鱼。刚开始我和伙伴们一直围在边上不解,只知道他们要抓鱼,不知用来干什么。等到所有的鱼被装进桶里,他们用剪刀给鱼开膛破肚、刮洗鱼鳞时才明白,他们要吃!我们用一种诧异的眼光在看,因为村民们没有这么吃小鱼的习惯,我们小孩也不吃。而现在,干炸鲫鱼是我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到了南方,我们吃烩炖在一起的各种小鱼,却也津津有味。回想当年,肚子饿得呱呱叫,却不知去吃近在眼前的美味!可悲可叹!

花落时节,养蜂人要离去。临行前,送给我们一瓶蜂蜜,小孩们争着尝,很甜。善良憨厚的主人倒是依依不舍,送养蜂人上了拉蜂箱的车,在风尘中一直看着他们渐渐远去。

                                   

童年的生活条件清苦,感觉老是吃不饱,但我和伙伴们很快乐,就不觉得了。晚饭大多是面片、面条,很少炝油。奶奶偶然带回来一股韭菜,把我们几个孙子招到一起,我们将韭菜象辫辫子一样编住,曰“杀猪“,每人咬一口,争先恐后;一个鸡蛋,用缺口的铁勺在火上炒一炒,每人夹给一筷头,咂舌舔唇,意犹未尽。只有树上快成熟的枣子不紧缺,我们随时可用来充饥。有时背上柴火、取了水、带上沙锅,在黄土山上挖个灶煮着吃枣,煮熟的青枣别有一番风味。

邻家的小军是摸鱼高手,伙伴们都佩服他。河湾里的鱼多,我们不敢去;碱渠里的鱼也不少,但小鱼多,我们常去摸。伙伴们经过密谋,悄悄约出小军,绕过家门口,出了大路口就雀跃起来了。夏天,烈日炎炎,我们光着脚丫走在滚烫的路面上,不觉得灼痛。到了渠边,伙伴们脱光衣服,都下了水。我的摸鱼水平属三流,充个数而已,名副其实的混水摸鱼。小军果然不负众望,不一会儿抓了几条鱼,我们负责将鱼用芦苇从腮中串好。鱼在小回水湾和水草茂盛的区域比较多,但水里的“皮条虫“和”长虫鱼“令人生畏,我不敢深入”虎穴”。

“皮条虫”学名叫“水蛭”,黄褐色,身体的可塑性强,可长可短、可细可粗,身上有吸盘,经常看到它附在鱼的身上吸血,鱼很痛苦但摆脱不了。每年在收稻子时,如果没有靴子,皮条虫就会吸在人的腿上。听说有的人在田间忙碌了半天没感觉,等发现它时已经吸得牢牢了,甚至将部分身体钻进了人的皮肤里,用火烤才能迫使它退缩出来。我很憎恶这种水里的寄生动物,常常把它放在烈日下炙烫的石板上揉成一个肉球,再用石头压住,以泄愤恨。后来初中上了动物课才知道,水蛭的再生能力很强,即使将它碎尸万段,只要仍到水里还能再生。我的做法看来行之有效,不能让它起死回生。

“长虫鱼”好比水里的蛇,给人感觉很生硬和凶猛,虽不伤人,但我也不愿碰它。小渠里的河虾无人搭理。如果能够抓住小鳖,它的两片甲壳还能卖五分钱。

夕阳西下,清风抚过稻田,该收工了。站在渠边的岸上,只见一只“叼吃狼”,猛然俯冲下来,直冲入水中,用它又长又尖的喙叼起一条鱼,转身飞离,让人惊叹不已。“叼吃狼”其实就是鱼鹰,这个瞬间是在今天电视里动物世界节目中才能看到的精彩一幕。

我们摸到的鱼不算大,也不算小。我们有自己独创的吃鱼法,先将鱼脏掏了,不去鱼鳞,用直铁丝从鱼嘴穿通鱼尾,再用和好的泥巴糊在鱼身上,横搭在厨房的火上熏烤,等到泥皮发黄时鱼就烤熟了。剥去泥皮,撒上用碗碾碎的青盐沫,就可以吃了,不用其他佐料。

                                    

有一年,黄河水泛滥了,听说五佛苗圃都被淹了,只能看到树梢,形式很严峻,上面调集解放军来抢险救灾。许多稻地被埋没,没有了收成。成熟的苹果漂在水面上,只可惜人无法捞取。好多村民抓到了鱼,我在路上看到有个村民手里拎着一条硕大的鱼,尾巴直拖到了地上,用很粗的草绳从鱼的嘴鳃穿过。看得出他很满足,家里应该能好好吃上一顿。

河水泛滥是因为雨水多的缘故。一大早,就有人说淌山水了。大人们不让去看,我偷偷跟了年龄大些的伙伴,往山边跑去,这时已云歇雨住。只有亲眼见过淌洪水才知道什么叫惊心动魄,还没到山沟边,就听见轰隆隆的声响,到了沟口,只见肆虐的洪水裹胁着巨大的椭圆石一泻而过,一路狂奔,横扫一切,冲过枣树滩,最终冲向了最低处。原来这声音是水裹胁石头发出的声音!我胆怯了,不敢再前进一步,跌下去,可想而知!它的破坏力是如此之大,小一些的枣树就这样被蹂躏压扎了,不知还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想起玩火的经历至今让我后怕。母亲的侄女婿,我叫姐夫,婚后来我家串门走亲戚。他开来了一辆油罐车,停在院外的打麦场上。冬天的早晨,天黑乎乎,我就和伙伴去上学。我们点了个小火把,走到车边,看到油箱口有油往下滴,突发其想,用点着火的木棒盛在下面盛点油,不料突然火苗上窜,将油箱口燃着了,情急之中,我俩将手缩入棉衣袖口,用袖子狠命地抽打火苗。火终于被扑灭,我们也精疲力竭,惊魂未定就匆匆跑向学校。我坐在课桌前发呆,袖口沾满了油渍和黑灰,双手也痛得不能拿铅笔。现在,每当看到外甥玩火,我就会联想到童年的危险一幕,马上去制止。

                                 

包产到户以前,秋收后,打麦场上堆满了金黄色的包谷棒子,脱粒机嗡嗡地响着,麦子堆得象小山,人们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村里的果园也是我们经常向往的地方。园子里果树的品种很多,有苹果树,包括红元帅、黄元帅、青香蕉、“神不知”,有梨树、红果树、核桃树、桑树、枣树、还有些叫不上名的树。

看果园的老汉是军民他爷,解放前是国民党的军官,管理很负责。我们有时跟着他溜进园子,他爷爷从被褥下掏出几个果子,每人一个,或吃了,或带回家。军民他爷胆子很大,有一回把果园里的一条蛇给活捉了,破腹后搭在凉衣服的铁丝上,我们不敢逗,只是近看。

后来,看园子的老汉换成了我大爷,我们进入果园子更方便了。园子里的桑葚最好吃,熟透的果实红得发紫,也是最甜的。爬上树后摘下来装在衬衣兜里,白衬衣染成了紫红的再也洗不掉,会留下永久的痕迹。青核桃的皮也很染手,抓过它几天后才能完全退色。红果树梢顶上的果子,仰望去黄里透红,可是高不可攀,无法摘下。在树底下,堆上一堆土块,几个伙伴一起向目标瞄准射击,终于有被击中的,掉落在草丛中,虽然搜索到的果子很少完好无损,但仍揣在怀里舍不得吃,还要带回去炫耀展示一番战果。

大爷是高个子,走起路来背着手,呼扇呼扇的,很慈祥,爱拧人耳朵,碰到我们总会从兜里摸出个果子或者梨或者枣子。人说“隔代亲”,不无道理。大爷去世时,我刚大学毕业,七天都在丧事上,直到埋葬他老人家。

                                 

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唯有童年的记忆是抹不去的。

自从家搬到县城后,我几乎年年回老家,对老家的感情依旧。可是家乡的面貌逐年在变,我在这里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繁殖力强的蚊子比以前还多外,许多小动物都不见了,许多植物消失了,往日的甜井水也变成了现在的碱井水,不能饮用。童年美好的自然环境、美好的乡村已永远成为过去,不可复制,只成为了脑海中的一段记忆。

自然式微,难道没有人为的因素?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别样的秋色(外二章)
下一篇: 舞台(外两章)  >>
评论
总计:2条评论
提交评论
高雅秋

接地气,拜读了

诗词网,以诗词为主

回复时间:2022/11/24 16:58:37      回复
景泰县诗词楹联学会
接地气,拜读了
回复时间:2022/11/24 16:53:29      回复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