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点评]
作者:雨柔     发布时间: 2023/11/6 14:03:25     阅读:379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灞(霸)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注:“何门”一作“何年”



 · 简析

作者马戴,晚唐诗人,尤善五律,翁方纲评其五律“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我们知道,诗歌发展到了晚唐,风格渐趋柔靡僻涩,可马戴的诗就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先看首联: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二句点题,写的是秋天特有的一种景象:秋天的傍晚,风雨消停之后,天空有几行雁阵移过。“灞原”即灞(霸)上,也叫灞陵原,位于灞水(河)边的高原上,也就是现在的白鹿原,这里曾是古代送别之地,故成为离别的代名词,又因仕子求学多寄居于此,故又成为科举仕途的象征,对于屡试不第的诗人马戴来说,秋日的灞原更易惹一肚愁肠……此时,秋雁的出现便意料之中,秋雁所承载的秋思也在不经意间弥漫全诗。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前面有风雨、有雁行,到这里才把镜头慢慢转向画面中的人物,这个异乡游子身上分明写着两个字——“孤独”。


“落叶——他乡树”,一片没有感情的落叶,尚能入土归根,为何时刻都在眷恋家乡的游子,偏偏漂泊在异乡?“寒灯——独夜人”,寒灯一盏,已是凄凉,奈何灯下还有一个孤独的人,这该是何等的凄惶啊。“他乡”二字,极为刺眼,写尽了羁旅之苦;“独夜人”与“寒灯”相对,又把孤独之情刻画透彻。


“空园白露滴”,有点类似于王维的“雨中山果落”,这种大自然的声响,必须在心与物俱静时方可听到,不同的是,前者的“静”偏向于死寂,甚至到了可怕的境地,而后者的“静”有种空灵之感,呈现出天籁之美。


“孤壁野僧邻”,这句就越发的可怖了,作者表现心中孤独,不说整个灞上只有自个儿,偏给自己安排一个邻居,这个邻居若是普通的乡野村夫也就罢了,毕竟野火味十足,不至冷清;可他偏是位孤僻的野僧,不与凡人打交道,不染红尘之气息。这样一来,作者的处境就不用多说了。


至此,孤独之感已到达最高潮,可读者还是不明白,作者为啥这么孤独呢?所以,末句作者说“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我”来长安求仕已经呆了好久,可一直找不到进身之阶,真实愁死人了。“郊扉”即郊外住宅,也即“灞上”,“致此身”出自《论语》“事君能致其身”,用作出仕之典,作者叹“何门致此身”表示进入仕途没有门路,这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才是最让人窒息的。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七律 咏红薯
下一篇: 访少游村其二【新韵】  >>
评论
总计:0条评论
提交评论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