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论通感 [诗论]
作者:章宗义     发布时间: 2022/3/13 18:25:36     阅读:1109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通感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论通感

 

 

 

在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的笑容,真甜。”笑容怎么会甜的呢?或者还会遇到这样的事儿,比如“望梅止渴”,望梅怎么能止渴呢?这都是通感在起作用:就是把视觉和听觉的“笑”,转化成了味觉中的“甜”,将视觉的“梅”,转化成了味觉的“酸”。

那么,何为通感呢?通感就是在文学创作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叫做“感觉转移”。它是指在描述某一事物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其它的修辞手法,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等感觉充分调动起来,使它们相互沟通、交错,彼此融合转换,将本来表达A种感觉的词语移用过来表示B种感觉,使词语所创设的意象生动、清新,避免了落入俗套,往往能于陈词中翻出新意。

这种修辞手法在诗词创作中经常出现,其表现形式:

(一)听觉与视觉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听到声音使人联想到发出这种声音的事物的形态,或声音所表现之物的形态,有助于对声音的准确把握。所以在五官中,视觉与听觉是最容易形成通感的。其形式,分为两种:

①听觉表现视觉:这种表现方式能给事物以动态美。物本是静止的,加上富于律动的声音,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意境由此而被强化,更生动形象。

如苏轼《夜行观星》中“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两句诗是说:大大小小的星星聚集在一起,大星似乎明亮而平静,小星似乎闪烁不定。正因其闪烁不定,原本安静本分的小星星在作者的笔下就成了“闹若沸”的场面,而且还似乎听到其沸沸扬扬的嬉闹声,并与其“小”字相映成趣,一个“闹”字在宁静的夜空中更显其活泼自在而又乖巧的意境。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高空众星的热闹景象。

又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结句“江城五月落梅花。”江城五月,正值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吹得非常凄婉、动听,却使人仿佛看到了在寒风中飘落的片片梅花。作者由听觉形象(笛声)联想、转化为视觉形象(梅花),通感交织,描绘出与贬谪人的冷落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②视觉表现听觉:这种形式能使虚化的东西实化,以达到化虚为实,虚实结合的境界。声音本是无形的,这便给人不够形象的感受,因此理解上也可能存在障碍。如果视觉与听觉相通了,人不但能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还可以“看”到这种声音,使之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带露的芙蓉,盛开的兰花,它们都是美的化身。作者用“芙蓉泣露”摹写箜篌乐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箜篌乐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打破了听觉与视觉上的界限,眼与耳的障碍被清除,从而加强了音乐氛围,强化了音乐意境。

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以视觉将听觉形象化。“大珠小珠落玉盘”当读到这样诗句的时候,便可看见珠落玉盘时的粒粒飞濺,珠的浑圆,玉的圆润,而两者相碰撞击出来的声音定是人间少有,是语言所不能形容的,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也是一种不实际存在的理想境界,而最美妙的东西常常都是想象出来的。

(二)触觉与听觉。刘长卿《秋日登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形容听觉磬声的深远,寒磬衬托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呈现出秋天的清冷,更加深了一派秋意萧飒的意境。又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中“晨钟云外湿。”清晨的钟声远扬,穿过雨幕,袅袅的余音穿透云层,悠远而空明,但因雨天,所以钟声却显得“湿”而沉闷,这就将不得上岸的烦闷心情表现得很贴切自然。

(三)视觉与触觉。如伟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水奔腾湍急,阳光下雄浑壮观,作者用触觉“暖”来形容此时的视觉上“云崖”的感受,心境开阔。而大渡河风恶浪险,桥上只有黑森森的铁索独悬其上,给人一种胆战心寒之感,视觉上的“铁索”自然就与触觉上的“寒”相通了。

又如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两句展示山中景色的全貌,原来空明的深山是那样的浓翠,仿佛浓得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笼罩在这样的一片翠雾当中行走,整个身心怎会不受翠的滋润,从而有种细雨湿衣的清凉。这里视觉上的“翠”与触觉上的“湿”相交通,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快感,早已使人超脱了冬令寒色带来的萧瑟寂寞。

(四)听觉与嗅觉。

如李贺《神弦》:“玉炉炭火香冬冬。”作用于嗅觉的“香”,会发出听觉“冬冬”的响声。

又如陆游《开岁有赋》:“百草吹香蝴蝶闹,一溪涨绿鹭鸶闲。”也是用听觉的“闹”写嗅觉的“香”。

(五)视觉与嗅觉。

如李白《雪》:“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就是借助于人的视觉(雪花),又触及人的嗅觉(香),这其中就有个感觉的挪移过程:诗句启示人们由雪花联想到花,因为春天是花开的时节,春风总带花香,故说雪花有香味。这样,人们对雪花就不仅是可以视觉到,而且还可以嗅觉到了。如此,雪花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了。

又如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香有浓淡之分,而无阴暗之别。“暗香”,视觉的明暗可以沟通嗅觉的浓淡。“暗香”其实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梅枝横斜,疏淡的梅朵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朦胧的月色交织,还有缕缕清香飘浮其间,这是多么静谧的意境。

(六)以视觉写意觉。大凡意觉的东西,多为抽象的、虚幻的,化为视觉形象,就具体可感了。比如“愁”,作为一种只能会意的情绪,不可目睹,但古来许多写愁的名句都打破了这种界律。杜甫的“忧端齐终南”,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均用山状愁,变意觉为视觉(兼及触觉)。其实,这种通感方法,就是为抽象的意念寻找具体的形象。

又如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是属于意觉的东西,而春水却是具体的、能看得见的,属于视觉。

(七)感觉的综合运用

如陆机的《拟西北有高楼》中“哀响馥若兰”这句诗,视觉(“兰”)、听觉(“响”)、嗅觉(“馥”)应同振共鸣。

又如清代陈维崧的《南乡子·邢州道上作》中“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这两句词,视觉(“秋色”“并刀”)、听觉(“怒涛”)、嗅觉(“酸风”)、触觉(“冷”)应汇聚贯通。

总之,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使诗词语言更加凝炼含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意境更加新奇独特,韵味更加悠远深长。从而激起读者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和联想,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使之不断地处于一种惊喜愉悦的审美感受之中。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贺三合中学同学聚会京山
下一篇: 望江南/季风  >>
评论
总计:1条评论
提交评论
吉林省诗词学会

拟选发刊物,请回复邮编、地址、电话。

《长白山诗词》编辑部  温瑞

回复时间:2022/9/1 9:22:15      回复

服务电话(08:00-18:00)

0517-83761866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