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郅支单于在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后,势力逐渐强大。他先囚禁了汉朝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自知有负于汉朝,便向西逃到康居。郅支单于在康居借兵多次袭击乌孙,还杀死康居王的女儿、贵人等数百人,同时胁迫阖苏、大宛等国年年进贡。汉朝曾三次派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还侮辱汉使。公元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陈汤与西域都护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陈汤认为郅支单于剽悍残暴,若不及时铲除,必将成为西域的祸患。他向甘延寿提议召集屯田戍边的兵卒和乌孙等国的兵员,攻击郅支单于。甘延寿虽认可其分析,但想奏请朝廷同意后再行动。由于甘延寿生病,陈汤果断采取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无奈之下只好依从,带领各路、各族军士四万多人,分南北两道向郅支城进发。汉军勇猛击杀,郅支单于被刺死,军侯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还解救出两名汉朝使者,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此次战役,汉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陈汤和甘延寿带领将士凯旋而归。回朝之后,论功行赏时,中书令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和陈汤假传圣旨,犯有大罪,以功相抵,不予诛杀就可以了。宗正刘向则认为甘、陈二人扫除郅支功劳巨大,不应仅以功过相抵。最终,汉元帝下诏赦免了甘延寿、陈汤的假传圣旨之罪,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爵位为关内侯,各赏食邑三百户、黄金百斤。
狂飙雨雪卷昏黄。
天地茫茫。
感觉四面飞银甲,
战马啸、剑影刀光。
玉垒碉楼蜃景,
如临沙场苍凉。
英雄屯垦戍边疆。
大汉陈汤。
犯贼虽远征千里,
必诛杀、语震洪荒。
崛起中华强盛,
岿然屹立东方。
注释:晏几道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上疏中的名句,原话是“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陈汤在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后,为表明功绩而所言。其意思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杀掉他们。核心是彰显汉朝不容外敌侵犯的强硬立场,哪怕敌人远在天边,也必将予以讨伐。至今仍是中国历史上展现国家主权与民族气节的标志性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