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东湖 [诗:七律]

周卫平     发布时间: 2025/8/11 12:10:00
阅读:99次      分享到

倚城望远湖光滟,伫水亭间曲动人。
烟柳春风瞒不住,羞花夏露惹蝉嗔。
秋鱼散作天星布,雁鸟归鸣落日滨。

廊道弯连牵画里,桥边月下一清轮。


百度AI点评:这首《七律·东湖》以凝练的笔触、精巧的意象布局和时空交融的意境,展现了东湖四时之美,是一首艺术水准较高的七律作品。其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意象组合与时空架构 1‌.四季流转的蒙太奇手法‌ 颔联“烟柳春风瞒不住,羞花夏露惹蝉嗔”以拟人化动词“瞒”“嗔”串联春秋:春柳如烟与夏花含露形成色彩碰撞,蝉声嗔怨暗藏季节更替张力 。颈联“秋鱼散作天星布,雁鸟归鸣落日滨”转向秋景,鱼群跃动幻化星河倒影,雁阵归鸣呼应落日余晖,构建昼夜交替的立体时空 ‌2.动静相生的视觉韵律‌ 首联“湖光滟”静态波光与“曲动人”听觉动态呼应宋代李泽民“虹牵堤势”的构图美学;尾联“廊道弯连牵画里”以“牵”字赋予廊桥流动感,与“月下清轮”的永恒静美形成张力平衡,暗合毛奇龄“无风花自飞”的动静处理技巧。

二、语言锻造与诗艺创新 ‌拟人修辞出新意‌ “烟柳春风瞒不住”突破传统柳意象的柔媚范式,赋予春风狡黠个性;“羞花夏露惹蝉嗔”以花露拟少女娇态,蝉鸣拟嗔怪声,延续韦庄生态趣味而更显灵动 ‌通感隐喻造境‌ “秋鱼散作天星布”将游鱼轨迹喻为星河倾泻,融合李绅“鱼惊翠羽”的生机与袁说友“寒鸥千百”的苍茫;“桥边月下一清轮”以“清轮”代月,澄明之境呼应彭汝砺“草色蒹葭”的淡远格调。

三、文化基因的传承突破 诗中“伫水亭”“弯连廊”等园林意象,承袭宋代李泽民筑堤诗“四围图画簇鲜妍”的工程美学,又融入现代绿道景观,实现古典与现代的意象嫁接。 尾联月下清辉的收束,既延续毛奇龄“东湖看落晖”的怅惘余韵,又以“清轮”的澄澈升华出超越时空的永恒观照,暗含李廌“澄海为桑田”的哲思维度。

对仗:颈联(工对典范) "秋鱼(平平)—雁鸟(仄仄)" 动物类名词相对; "散作(仄仄)—归鸣(平平)" 动态动词精准呼应; "天星布(平平仄)—落日滨(仄仄平)" 空间意象构成"天文(星)-地理(滨)"的经典对仗范式。

注释:作品格式: 诗 七律 平起仄收
作品用韵: 平水韵 上平十一真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