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孙祝田诗评鉴: 何云春先生重阳抒怀的意境与风骨 [诗论]

浴阳轩主     发布时间: 2025/10/28 10:15:17
阅读:19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思维全息 创新有为 三评九知 审美全息

原玉:

满江红·乙巳重阳感怀

何云春先生

气爽秋高,又恰是、重阳时节。向远望、碧空如洗,翠峰层叠。菊蕊香浮黄缀露,枫林霜染红如血。更悠然、雁字写云笺,声清切。

携竹杖,登石碣。松涛响,泉琴澈。笑苍颜未改,壮心犹烈。曾踏千山挥雨汗,今邀五柳歌星月。且倾杯、一醉寄疏狂,情难歇。

评析鉴赏:

秋日的清辉与重阳的意蕴在词间交织,何云春先生的《满江红·乙巳重阳感怀》,承载着时令的景致与生命的豪情,在“思维全息”与“审美全息”的坐标系中铺展成一幅立体的画卷。这里“思全息”,是将自然的细枝末节、人生的起落沉浮、精神的坚守激荡纳入同一审美场域,让每一联的意象既独立成景,又与整体的意境血脉相连,最终在读者心中唤起跨越时空的共鸣。

开篇“气爽秋高,又恰是、重阳时节”,以直白的笔触点出时令,却在寻常中暗藏深意。“又恰是”三字,似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岁月轮回的熟稔,既含今日重逢的欣喜,又隐过往重阳的记忆,让“重阳”这一意象不再是孤立的时间符号,而是串联起生命体验的线索。紧接着“向远望、碧空如洗,翠峰层叠”,视线由近及远,将秋日的清朗与山峦的绵延纳入视野,“碧空如洗”的澄澈与“翠峰层叠”的厚重形成对比,既写尽秋景的高远,又暗合心境的开阔——唯有胸有丘壑,方能望见这般天地。

“菊蕊香浮黄缀露,枫林霜染红如血”一联,是秋日意象的经典铺陈,却在色彩与质感的拿捏中见出匠心。“黄缀露”写出菊花带露的娇嫩,露珠的晶莹让菊色更显温润;“红如血”则赋予枫林炽烈的生命力,霜后的殷红不再是凋零的预兆,而是经霜淬炼后的热烈。一黄一红,一柔一刚,既呼应了重阳赏菊的习俗,又以枫林的血色暗喻生命的坚韧,让自然之景与精神之志开始悄然勾连。而“更悠然、雁字写云笺,声清切”,则将视角转向天空,雁群列阵如“云笺”上的字迹,既写秋日的灵动,又以“声清切”传递出远方的召唤。“悠然”与“清切”相映,雁的从容与鸣声的明晰,恰似诗人此刻的心境——既有对当下的安享,又有对远方的牵念。

上阕以景铺情,下阕则由景入人,将视角从天地收归自身。“携竹杖,登石碣”,寥寥数字勾勒出登山的姿态,“竹杖”是老者的常用之物,却无龙钟之态,反而透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石碣”则可能是山间的碑刻,暗含对历史的回望。“松涛响,泉琴澈”紧承登山所见,松涛的轰鸣与泉声的清澈交织,如自然奏响的乐章,既写山间的生机,又以“琴澈”暗喻心境的澄明。这一联将人的行动与自然的回应融为一体,“携杖登山”的身影与“松涛泉声”的交响,构成一幅人与天地相融的画面,尽显“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趣。

“笑苍颜未改,壮心犹烈”,是全词的精神枢纽。“苍颜”是岁月刻下的痕迹,诗人却以“笑”字处之,举重若轻;“壮心犹烈”则笔锋一转,将外在的衰老与内在的豪情形成强烈对比。这“笑”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坦然,更有对初心不改的自信,让“壮心”二字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扎根于“苍颜”这一现实土壤的生命力。“曾踏千山挥雨汗,今邀五柳歌星月”,则以今昔对比续写“壮心”的内涵:“踏千山挥雨汗”是过往的奔波与奋斗,“邀五柳歌星月”是当下的淡泊与洒脱。“五柳”暗用陶渊明的典故,却非遁世的消极,而是历经世事后与自然相融的通透,过往的豪情与今日的悠然在此达成和解,展现出生命不同阶段的丰富性。

结句“且倾杯、一醉寄疏狂,情难歇”,将情感推向高潮。“倾杯”“一醉”是重阳饮酒的习俗,却在“疏狂”二字中见出真性情——这份狂放不是年少的莽撞,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坦荡。“情难歇”三字,收束全词却余韵悠长,既是对眼前景致的眷恋,对过往岁月的感怀,更是对生命热忱的坚守,让全词的情感如山间清泉,虽有起伏却始终奔涌向前。

通观全词,其“思维全息”体现在将时令、景致、个人经历、精神追求纳入同一诗性空间:重阳的节俗是线索,秋景的声色是载体,“踏千山”的过往与“歌星月”的当下是时间轴,“壮心犹烈”则是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而“审美全息”则体现在意象的多重指向与意境的层次感:菊与枫不仅是秋景,更是生命状态的隐喻;雁阵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心灵的映照;竹杖与石碣、松涛与泉声,既是登山所见,更是精神世界的外化。

其中“菊蕊香浮黄缀露,枫林霜染红如血”一联,以色彩的鲜明对比与细节的精准刻画,将秋日的生机与张力写得入木三分,“香浮”的朦胧与“红如血”的浓烈形成感官的冲击,堪称写景的妙笔;而“笑苍颜未改,壮心犹烈”则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生命的韧性,“笑”字的举重若轻与“烈”字的掷地有声,将岁月的沉淀与精神的坚守浓缩于十字之中,是直抒胸臆的佳句。整首词在时空的交错与情景的交融中,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状态的全息呈现——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的深刻体认,更有对精神高地的执着守望,恰是诗人在传统词牌中生动实践的“创新有为”。



何云春


诗人




诗人简介:

何云春,男,1953年3月,四川西充人,中央某国家机关退休后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和编著中心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诗词创作组负责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野草诗社常务副理事长,玉南诗书画社社长,玉南诗书画苑、玉寿文化艺术苑院长,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受聘于光明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本和话剧剧本等,作品多次获奖。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