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孙祝田诗评鉴:全息视野下的诗性书写,何云春先生三首诗词的审美意蕴 [诗论]

浴阳轩主     发布时间: 2025/10/12 17:38:02
阅读:71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思维全息 创新有为 诗旅人生 审美全息
在诗词创作中,“思维全息”与“审美全息”是抵达深邃意境的重要路径。何云春先生的三首诗作,或聚焦科技脉动,或凝视自然意趣,或探寻生命密码,皆以开阔的视野统摄多元意象,在思维的纵横捭阖中彰显创新有为的诗性追求,于审美体验的全息融合中构建独特的意境与风骨。
参观小米智能车间感赋
何云春
荧屏指令三千里,机械旋舒映璧宫。
光辨精微查芥子,星流璀璨耀苍穹。
智循轨迹云程准,算计经纶世纪通。
科技腾飞寰宇小,匠心独运贯长虹。
《参观小米智能车间感赋》以科技为骨,以诗意为魂,将工业场景的精密与宇宙视野的宏阔熔铸一炉,尽显思维全息的纵深感。首联“荧屏指令三千里,机械旋舒映璧宫”,以“三千里”的空间跨度突破车间的物理边界,将数字指令的无形穿透力与机械运作的具象之美并置,“璧宫”一词更赋予工业场景以玉宇般的洁净与庄严,打破了科技诗惯有的冰冷感。颔联“光辨精微查芥子,星流璀璨耀苍穹”堪称神来之笔,微观的“芥子”与宏观的“苍穹”在光影中完成对话——光学检测的精准度能洞察芥子之微,而机械运转的流光又似星河般璀璨,这种由小及大的思维跃迁,正是“全息”的生动体现:既扎根于车间的具体细节,又超越于技术本身,指向宇宙的深邃与奥秘。颈联“智循轨迹云程准,算计经纶世纪通”,将“智能”与“算计”从技术层面提升至文明维度,“云程”暗合云端技术的时代特征,“经纶”则赋予科技以经天纬地的人文重量,思维在科技逻辑与人类文明史之间自由穿梭。尾联“科技腾飞寰宇小,匠心独运贯长虹”以“寰宇小”收束空间感知,又以“贯长虹”张扬精神气魄,科技的力量与诗人的豪情在全息视野中交融,让工业题材的诗歌挣脱了题材局限,获得了阔大的意境与昂扬的风骨。
玉渊潭清秋荷塘
何云春
清秋素影玉渊潭,潋滟湖光映碧岚。
残叶低垂香渐渺,枯蓬偃仰韵犹含。
红蜓戏水知禅意,白鹭栖云悟道谙。
莫叹芳华随逝水,来年再赏满池酣。
《玉渊潭清秋荷塘》则转向自然,在残荷疏影中铺展细腻的审美全息,于时序流转中沉淀出从容的生命观。首联“清秋素影玉渊潭,潋滟湖光映碧岚”以“素影”定调秋日的清寂,“潋滟”与“碧岚”又为素色添上灵动的光与色,刚柔相济的笔触勾勒出荷塘的整体氛围。颔联“残叶低垂香渐渺,枯蓬偃仰韵犹含”,不写盛夏的繁盛而写清秋的残枯,却在“低垂”与“偃仰”中见姿态,于“香渐渺”与“韵犹含”中品余味,将视觉与嗅觉的感知融入对生命状态的体悟,是审美全息中感官与情思的自然勾连。颈联“红蜓戏水知禅意,白鹭栖云悟道谙”最见匠心,红蜓的灵动与白鹭的静穆形成对比,却同归于“禅意”与“道”的哲思,诗人将自然生灵的本能行为赋予精神维度,思维从具象的景物跃迁至抽象的哲思,让荷塘不仅是风景的载体,更成为悟道的媒介。尾联“莫叹芳华随逝水,来年再赏满池酣”以豁达收束,将对残荷的惋惜转化为对生命循环的期待,在时序的流转中完成了从感伤到释然的审美超越,风骨中透着温润的生命智慧。
鹧鸪天·参观国家种质库有感何云春
何云春
      万粒收藏一库中,晶瓶银柜锁春容。 基因密码探无尽,生命奇缘续未穷。     
       凝冷雾,贯长风,千年沉睡候金钟。 神农若问今朝事,笑指琼枝映日红。
《鹧鸪天·参观国家种质库有感》则深入生命内核,以历史与未来为经纬,编织出一曲关于基因与希望的赞歌,思维的全息性体现在时空的贯通与虚实的交织。起句“万粒收藏一库中,晶瓶银柜锁春容”,“万粒”的繁多与“一库”的集约形成张力,“晶瓶银柜”的现代感与“春容”的生命力奇妙融合,将冰冷的储存设备化作孕育希望的容器。“基因密码探无尽,生命奇缘续未穷”直抵种质库的科学本质,却以“奇缘”“续未穷”赋予科研以浪漫色彩,思维在科学理性与诗性想象间自由切换。下阕“凝冷雾,贯长风,千年沉睡候金钟”,“冷雾”写储存环境的低温,“长风”则暗喻时间的流转与文明的传承,“千年沉睡”与“候金钟”构成时空的对话,让沉睡的种子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使者。结句“神农若问今朝事,笑指琼枝映日红”更是神来之笔,以神农的典故勾连农耕文明的源头,又以“琼枝映日红”的鲜活意象指向未来的丰收,历史与当下、神话与现实在全息思维中交融,风骨雄浑而不失灵动,让科技题材的作品兼具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
通观这诗词三首作品,何云春先生总能在具体题材中打开全息视野:写科技则贯通微观与宏观,写自然则融合感官与哲思,写种质库则勾连历史与未来。意象的选择既贴合题材本质,又超越具象束缚,意境在多元元素的碰撞中愈发深邃,风骨则在思维的自由驰骋中彰显出创新有为的精神气象。如“光辨精微查芥子,星流璀璨耀苍穹”的大小相济,“红蜓戏水知禅意,白鹭栖云悟道谙”的物我相融,“神农若问今朝事,笑指琼枝映日红”的古今对话,皆是思维全息与审美全息的绝妙呈现,让诗歌在时代语境中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