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作者从小学五年级起至初中.高中均就读于反修中学。七八年高中毕业至今四十七年整,对其印象非常深刻,开放优雅的环境,相互包容的师生关系,每每想起,记忆犹新。曾经的同窗自从毕业分别后,且为生计,各奔东西,难得齐聚。写此诗与见证母校兴衰的人们共同怀念其难忘的岁月。同时分享给曾经工作,生活,学习于此的师生们,愿在有生之年与曾经的同学欢聚一堂,畅怀学生时代的青葱年华。
![]()
乡愁赋(四)忆母校寄同学
母校之名曰反修,
坐落沔阳长埫口;
前靠长台映眼眸,
后临莲湖风景秀。
旁依长河碧悠悠,
水清鱼嘻映杨柳。
校无围墙三面沟,
树茂花妍绿油油。
如今学校不曾有,
时代变迁成荒丘。
昔日少年已白头,
美好时光永存留。
同窗毕业分别后,
四十七载难聚首。
问君何处高就谋?
且为生计天涯走。
岁月似水匆匆流,
老随儿女离故土。
思乡兑酒品离愁,
独斟自饮解心忧。
夕阳人生无所求,
健康快乐度余秋!
乙巳仲春张斌撰
注释:反修,即反修中学,公办学校,当时设有小学五年级,初中部和高中部。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名为五行学校,七十年代初更名为反修中学。八十年代中期被拆除,从此学校及校名不复存在。 诗中沔阳,是当时的沔阳县,湖北省辖县,今为仙桃市,长埫口,原为区,后为公社,今为镇,长台,学校前面的村庄名,莲湖,天然湖泊,位于沔阳东,汉川西交界处,长河,全名展翅长河,引汉江之水,流经沔阳,汉川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