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诗词学会二〇二四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4/3/5 11:44:12 阅读:11次
http://cdn.shiciyun.com/www/121418/notice/20240305114459_7423.pdf
淮河诗词学会二〇二四年工作报告
方树森
2024年3月2日
各位领导,各位诗友,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受会长委托代表学会做工作报告。
二〇二三年工作回顾
二〇二三年,是我们学会不平常的一年,我们从面向企业到面向社会,从寻路中找明了方向,在艰难探索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回顾过去,成绩可喜。过去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功召开淮河诗词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
原淮河能源诗词学会经市文联批准更名后,我们于2023年5月20日在准南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召开了淮河诗词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与会代表共60人,淮南市作家协会主席金妤、副主席兼秘书长宗承灏亲自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淮河诗词学会章程》和《淮河诗词学会选举办法》。会议选举了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会议向受聘名誉会长、顾问颁发了聘书。大会对前20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对今后的发展做了规划。会议团结了人员,统一了思想,健全了班子,鼓舞了精神,明确了方向,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界的好评。
二、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乘着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的强劲东风,学会积极工作,开阔视野,积极主动地与上级诗词学会联系,与友好诗词学会交流,进行上挂外联,开创了学会工作的新局面。去年9月份,省诗词学会邹志高会长一行来学会检查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我们示范基地建设提出了要求。后经安徽省诗词学会批准,我们成为省诗词学会单位会员。去年8月份,中华诗词学会武立胜主任前来我学会指导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去年7月,寿州诗词学会进行换届选举,我们应邀派代表到会祝贺,之后两个学会又进行了友好往来,相互学习,深入交流。去年以来,学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进行纵向延伸,横向交流,开创了学会组建以来的新局面。
新的局面也给会员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根据个人申请,学会推荐,去年有28人加入了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25人加入了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20人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三、多方搭建诗词展现平台
为了给广大诗友的作品有更多的交流、展示机会,在原有淮河能源报等平台基础上,又开辟了新的平台。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南文艺》增设了《淮河诗词》栏目,将择优分期刊登我们的作品。《安徽吟坛》也增设了《淮河诗词》栏目,由我们学会负责组稿编辑。为了扩大交流面,去年在互联网建立了《淮河诗词》微刊,至今共发表了20期,得到了广泛好评。去年12月,我们开通了“淮河诗词”微信公众号,并在中华诗词学会官网搭建了平台,登录后可以查询、交流、学习。
四、全面提升学会诗词研讨班教学质量
2023年学会诗词研讨班在学会领导的重视下,在授课教师的努力下,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上半学期主要以讲律诗为主,兼讲绝句。下半学期讲授了词的写作基本知识,讲授了清·王士祯的《渔洋十二法》等。内容涵盖到谋篇布局、平仄拗救、对仗用韵等多方面知识。老师教学深入浅出,形式多样,既有知识点,又有基本面;既照顾到老学员,又照顾到新学员;既评析名家名作,又解读诗友习作。通过学习,学员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去年又有很多学员的优秀作品在《中华诗词》、《中国诗词》、《诗词月刊》、《安徽吟坛》等国家及省市一级刊物上发表。
五、诗词进校园取得可喜成果
近两年来,诗词进校园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卓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不断提高,势头不减。2023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诗词班送走了22级的100多名学员,迎来了23级的新生。新生开学后,学会和校方积极努力,克服困难,为新学期诗词班开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先期开班59人,后期还将陆续增加。二是成立了《舜耕诗社》,成员以在校学生为主。学院加强了诗社的组织领导,院党委副书记任名誉社长,学生部部长任社长,淮河诗词学会副会长兼授课老师任副社长。三是创建了《诗词园地》,学员们的优秀作品有了展示平台。四是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淮河诗词学会》创作基地。通过传道解惑、教学互动、互相交流、习作解析等方法,学员的诗词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快提高。淮河诗词微刊2024第3期专辑刊登了舜耕诗社学生的习作,得到了老一辈诗词老师的一致赞扬。
六、诗词进社区活动形式多样
黎明社区是中华诗词学会命名的“中华诗教先进单位”。2023年,社区诗词诗教工作坚持“五个结合”:诗教工作与基层党建、主题教育相结合,与社区文明创建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景采风相结合,与庆祝重要节庆活动相结合,与倡导社会新风、优良家风相结合。诗词班积极参加社区主办的“欢度中秋,喜迎国庆”、“欢度重阳,关爱老人”、“喜迎新春”等文艺联欢活动,朗诵学员自己创作的古体诗词46首。诗词班积极与市作家协会、市老年书画协会等团体合作,春节期间举办了“黎明社区迎新春诗书画联展”大型活动,共征集各类诗词150多首,选出90多首进行书画展览,活动深受大家好评,《安徽日报》及相关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社区诗词班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队伍稳定,党员带头,学员热情高涨。
七、组织开展釆风活动
2023 年 6 月 21 日,学会组织了 30 多位诗友到大型现代化矿井顾桥矿采风创作,淮南市文联副主席、淮河能源集团工会群众文化部部长等领导到场指导,顾桥矿党政领导出面接待安排。在顾桥矿,诗友们参观了矿工业广场园林化建设,观看了矿区发展、党建工作成果展示厅及矿调度指挥中心,听取了信息化调度功能介绍。诗友们不顾天气炎热,不顾疲劳,认真听讲解,细致观察,对生态矿山、绿色矿山有了较深的了解,对技能矿山、智能矿山有了崭新的认识,对新时代企业高科技发展有了深刻的感受。
2023年11月23日,学会组织了43人到张集东矿采风。矿领导对此次采风非常重视,矿长及矿党委书记亲自到会议室接待安排,仔细介绍矿安全生产状况。采风分六个组,分别对该矿安全生产、工广面貌、智能化管理、两堂一舍、党建工作等全面进行了考察了解。
顾桥、朱集东两次采风都取得了很大收获,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切合生活、积极向上、富有情感、职工喜爱的诗词作品。
八、按时完成了《枫叶诗刊》第四期刊印工作。
学会《枫叶诗刊》是广大诗友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生活的家园。《枫叶诗刊》切合生活,雅俗共赏,受到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已经成为我们学会一张靓丽的名片。2022年3月,《枫叶诗刊》荣获淮河能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枫叶诗刊》第四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版,使得其内容更充实,版面更美观。
九、启动淮河诗词学会会员证换发工作。
淮河诗词学会成立以后,原有会员证已不宜继续使用,经学会研究决定,对本会会员现持有的会员证进行换发,同时做好会员的信息登记管理工作。此项工作以学会[2003]5号文件通知下发,于去年12月份正式启动,计划今年一季度完成。
回顾2003年,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工作任务重,研讨课题新,创作思路广,优秀作品多。成绩的取得是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〇二四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我们淮河诗词学会的起步之年,2024年是我们的迈进之年,省市以及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对我们学会很是看好,寄予厚望。因此,新的一年,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计划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抓好两个诗教示范基地建设。一个是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诗教示范基地,进一步办好职业技术学院诗词班,壮大《舜耕诗社》队伍,定期更新增加诗词园地的内容。一个是谢桥矿诗教示范基地,丰富传统诗词文化学习室内容,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争取把两个基地建设成省和国家诗教示范先进单位,不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厚望。
2、继续抓好诗词授课研讨。根据诗友们的建议,2024年上半学期,学会诗词研讨班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讲授《汉语语法》和散曲方面的知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学院诗词班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壮大《舜耕诗社》队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满足更多青年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愿望。黎明社区诗词班把诗教工作与基层党建文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老年服务等各项工作密切结合,力争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3、办好《淮南文艺》和《安徽吟坛》两个期刊中的“淮河诗词”栏目,希望诗友们热心关注,积极投稿。
4、继续办好淮河诗词微刊。微刊每月一期,按时出刊。要充分发挥淮河诗词微刊的两个优势:一是有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编委会,二是有一帮关爱淮河诗词的资深老师的指导,相信我们的微刊会越办越好。在此也希望同志们积极关注,点赞转发,扩大阅读量。
5、做实做好淮河诗词微信公众平台。淮河诗词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以后,在中华诗词官网上可以登录到淮河诗词版块。目前的问题是我们交流的诗词量较少,内容不够丰富,要增加关注点击量,希望大家要积极地关注他,经常的打开浏览,把自己的如意作品发表出去,供诗词界朋友学习交流,办公室要做好辅导、建园工作。
6、出版《枫叶诗刊》第五期。第五期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力争做到文质兼美,把这张名片做得更加靓丽。准备一季度发征稿启事,三季度集中收稿,年底前刊印与诗友们见面。在此望大家认真准备,积极投稿。编辑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办理准印证等相关手续。
7、按时完成淮河诗词学会会员证登记换证工作。学习班开班以后就着手进行。通过登记换证,掌握学员基本信息,建立会员电子信息档案,加强科学管理。
8、认真组织采风活动。按照淮南市文联给我们“写好淮河,写好淮南”的总课题,计划在春夏之交到朱集东矿进行第二次采风,加之去年第一次朱集东采风的作品出一本颂歌朱集东的诗集。淮河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发掘淮河文化,写好淮河,初步设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沿千里淮河进行一次考察,从而深入了解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美好风光、人文历史。
同志们,目前,我们淮河诗词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一个起步的阶段,有着一个美好的前景。办好淮河诗词是每一个会员的职责,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当下做起。起好步,我们行稳致远,迈开步,我们久久为功。二〇二四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为指导,按照市文联、市作协对我们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今年的工作。
今年是龙年,农历甲辰年,龙值甲辰,风调雨顺,愿我们的创作顺风顺水,心想事成,心想诗成。
同志们,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让我们带着新年的吉祥,张开双臂,拥抱淮河诗词的春天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