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微刊》第一期
发布时间: 2025/5/6 16:25:45 阅读:4次

创刊号
目录
●发刊词
●曲水流觞
●说文道字
●花地
●丹青妙翰
●征稿启事
发刊词
这是《百花微刊》,但愿你每浏览一次,就是一次美好的分享,一次心灵的交融。
不奢求什麽,只希望你快乐。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像花儿一样开放,我们的今天,还有明天。
●曲水流觞
◎古求能
七律 看老同学聚会视屏感赋
苦辣甜酸百味尝,摸爬滚打记星霜。
人臻老境常怀旧,话到投机易转狂。
坎坷踏平抛块垒,沧桑阅尽敛锋芒。
百年已握三之二,为祝康强各举觞。
七律 秋歌二首
一
欲说还休却未休,秋来偏爱上层楼。
马多喑哑伤韬晦,路尚参差豁远眸。
韵海乐盟鸥鹭侣,此身端为稻粱谋。
但期明日非前日,饮酒读书各自由。
二
犹记高朋恳恳情,莫忘世路尚艰辛。
诗无达诂须斟酌,名不值钱莫当真。
虽信惠风能化雨,也知社鼠可迷人。
好将正眼观云物,秋去冬来又是春!
◎林 峰
七律 八十书怀
浮生梦转似飘蓬,半是河西半是东。
朔北春云归塞雁,江南秋雨湿梧桐。
卅年灯火三更月,满树松声一径风。
八十星霜徒屈指,何堪渭水问姜公。
五律 甲午除夕有题
停鞭观鼓浪,厉秣海门西。
甲岁羞还在,丁年耻怕题。
东洋波未静,岱岳日初跻。
一啸呼云起,迎风万里嘶。
七律 〝春风剪栁〞为题有赋
晓莺穿栁逐江风,剪断闲枝落水中。
十里玉堤飘浪漫,一池丽日暖玲珑。
帘前软树随烟翠,镜里青丝扑雪红。
无那章台攀折后,伤心桥下泣春鸿 。
◎林锡彬
七律 丙申四月十五会楚家冲并赠
再数桐花几度开, 十年一觉迓君来。
相知早已从诗骨, 忍计何时捉禍胎。
大会公车言大否? 中原新贵笑中哀。
不妨酩酊今宵醉, 跟斗提前出九垓。
桂枝香·蜃楼追梦
故乡惠来县“蜃楼追梦”诗词征文行将截稿,作此以贺
东南省尾,振叶叶飞轮,纵横天幕。几度能源际会,惠风相约。赤岑海岸油城里,巨轮来,夜航朝泊。白沙银入,白鸥银出,跃金斑驳。 五百载,天涯国角。惜独脚奇联,未出荒漠。唱罢神童咏月,几人知觉?将军锡矿埋西岭,叹英雄空对山壑。向来烟水,蜃楼追梦,梦成真确!
鹊桥仙·2016情人节
那时年少,今朝年老,犹爱美人香草。渐宽衣带侧而翻,哪一处、深情未到? 添香沽笑,白香烦恼,皆是离经背道。再过平水路崎岖,这一下、卿雲袅袅。
◎陶 涛
立春抒怀(步陆游《立春》韵)
一元环始又迎春,春日南陲物候新。
圆梦鹏城多创客,复兴时代尽诗人。
盛开梨白桃花艳,摇曳鹅黄柳色匀。
呼友三杯言大道,酒酣怀旷道情真。
【水调歌头】清溪之行(步赵教授、赵女士韵)
清溪人所爱,精致翠奁开。呦呦鸣鹿,歌声流转凤凰台。下卧琉璃碧玉,上漱流泉飞瀑,靓女久沉埋。闺僻无人识,圣洁未沾埃。
苍雨浓,白云淡,会心裁。竹林贤者,今朝高会正须来。诗酒朋俦重聚,金竹联欢惬意,磊落展情怀。鸥鹭盟心亮,两小必无猜。
七律 答荣森兄弟
两载交游日月新,绮靡文字见诗心。
炎凉共路情思近,风雨同舟手足亲。
国梦高楼支铁柱,词城雅会赖荣君。
分明一个斫轮者,驰骋沙场大领军。
●说文道字
诗为文中酒
方来
“诗为文中酒”,这个说法,以酒说诗,颇为特别。不说断言者好酒,唯夸此语真解诗。
还有一说法:“酒为水中诗”,以诗说酒。于是,两者情如胶漆,几乎同类——其一,能以味悦人;其二,能以色夺人;其三,能以情感人。以此三项,诗与酒通,妙契同尘而不朽于天地间。
所谓“味”,即诗味,即诗与其他文学语言相区别的特殊品味。它如同酒之不同于水,有辣有香,有浓有淡,勾人心魄,读之者必中其招!哪一位哲人说过:“能言常人之所不能言者,诗人也。”北齐刘昼说:“蚌蛤结疴而衔明月之珠” (《刘子·激通》),诗也。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白石诗说》),言人亦言诗。如此,看诗人能使它“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韩琦); 欣听那“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梅尧臣);感受到“月斜人影忽在水,风过秋声正满山”,(王葑亭);看得见“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泽东);独享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这样的诗,美酒也!可以让你感念一辈子。
诗之色,气也。是为正气。即诗之魂灵与魅力,亦诗中之“酒精”也。它张力传递“正能量”,产生“醉人”效果。南朝钟嵘《诗品·序》说: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或若:“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之惨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之空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之悲壮;“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之豪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之慷慨,其“义”其“情”,胜似烈酒,必然使人在陶醉之后而奋起。
动心只为酒多情。而情者,乃诗之精髓与风韵,甚如温酒之致也。诗之冶艳,诗之化物,莫不因此。故令诗人才子“寤寐求之”“辗转反侧”(《诗经》),欲罢不能。无情者少兴,少兴即无诗。袁枚道:“景虽好,一过目而已忘;情果真时,往来于心而不释。”如此,谁能舍下这位“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无名氏)的多情女?又有谁割离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的嫣然一笑;谁斩得断“晴天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的乡愁?而最终徘徊在“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中的忧国忧民者,实大襟抱也!上等品也!真诗人也!
至于“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这样的诗,不是酒,也不是泪,而是“国药”!
●花地
我的出生地
邓荣森
2016年春节 ,我第四次回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回到现在大胞弟所居住的淡江新村。这次回去我才弄清楚,其实我的出生地是蕉赖。
蕉赖位于吉隆坡的东南方,为巴生河流域的主要人口集中地,是吉隆坡人口最多,住宅区最稠密的行政区。北部毗邻安邦,南部连接着加影市,是个华人占多数的地区。在英国殖民时期,蕉赖地区因为种植橡胶和可可,而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命脉。此外,大量的锡矿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华人前来淘金,我的父辈就是其中一员。这也使得蕉赖地区至今仍有八成的居民为华人,成为马来西亚其中一个华人的主要集聚地之一。
我出生在马来西亚独立前,那时蕉赖非常荒芜,人口稀少,住处以非法木屋居多,整个蕉赖只有一条街道,称为蕉赖老街场,当年的居民以割胶和淘锡米为生,居民几乎都是华人。在马来西亚独立后,吉隆坡开始迈入急速的城市化发展,人口逐年增加,人们开始往郊外移动,紧邻吉隆坡市区的蕉赖就成为当时主要的发展区之一。
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家跟其他居民一样,被政府统一安排到雪兰莪州淡江新村,而这情况我都不清楚了,因为我五岁就离开蕉赖离开马来西亚回来中国了。
这次回到吉隆坡,看到紧邻吉隆坡的蕉赖成了主要的发展区。蕉赖毗邻吉隆坡市心脏地段,成了吉隆坡人口密集,住宅花园最稠密的社区。蕉赖大大小小的住宅花园至少有好几十个,而且以华裔佔大部份,可说是都市少数的黄金地之一。蕉赖作为吉隆坡市的一个区,极尽繁华,而康乐夜巿场更让人流连忘返。
出生地是取得国籍的依据。本来我的国籍应该是马来西亚。由于我1952年回到中国,自然成了归国华侨。我的胞弟说当时蕉赖的警所发生火烛,我的出生证明不存在了。这又有何关系呢!我回来祖国,拥有中国籍,尽管经历过风风雨雨,由于在改革开放前没有暴露海外关系,竟也没有遭受太大的冲击。我接受过高等教育,在职时是央企的一名管理人员。退休后身体还好,正在安享晚年,总的来说与定居在马来西亚的弟妹们一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