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何泽慧院士
乔建荣
故山毓秀道风淳,甲第人家出凤麟。
裂变三分惊魍魉,登攀百载见精神。
还乡不改青衫色,许国宁捐赤子身。
行至秋晴时一望,苍穹慧眼尚求真。
登夏门古堡
乔建荣
绝顶登临别有天,禹门锁钥耸汾边。
白云岩上闲摩手,碧岭烟中试比肩。
细品藏修疑是昨,相看遗训恍如禅。
每于斑驳寻鸿迹,脚下清风亦旷然。
过夏门百尺楼
乔建荣
百尺层楼扼石门,一湾汾水抱烟村。
往来四顾千峰拨,远近时闻万马奔。
此地风流堪事去,至今孝义有名存。
凭栏爽气生襟袖,但借晴光识墨痕。
过韩信岭淮阴侯墓
乔建荣
浮云虚半岭,空冢向黄昏。
疏傅原无病,蒯通何足论。
长思酬母饭,未解负君恩。
千古堪评说,生刍代一樽。
韩信岭怀古
乔建荣
翻山越岭万千回,每过坟前紧锁眉。
耳畔犹闻钟室叹,风中时感战神悲。
登坛得鹿名空逐,烹狗藏亏祸暗随。
山鸟踯蹰行故道,几人到此祭残碑。
过王家大院
乔建荣
高阁寅宾若帝乡,龙形虎势证沧桑。
院门雕老虚心竹,五巷翻新旧训章。
走马蹄痕传世业,经年瓦色共行藏。
莫于物外叹兴废,信义至今存堡墙。
杨忠明 :中规中矩的几首律诗,足见老师底蕴丰厚,文笔娴熟。每一首的布局谋篇都非常精准,议事有章、运典无痕、景辅情设,清明致远。《韩信岭怀古》一首中的“钟室叹”应该是“宗室叹”笔误吧?
菩萨蛮 芒种时节
吴景彦(沈阳)
农家芒种田间汗,麦黄稻绿年光灿。甜水润青川,祥云垂雨涟。
林涛闻翠涧,炎气催荷乱。风顺驶仙人,瑶池照碧筠。
杨忠明 :填词时一定要注意,韵字处必须是句号,非韵字处是逗号。因为每个韵字都是一个意向的小结,也是我们判断韵字的一个依据。首先说立意铺排,你主题是说芒种,那就要在芒种上多着笔墨,上片很好,起句破题点出芒种。过片与上片衔接的太近,词的过片是最重要的一笔,它是承上启下的一句,相当于律诗的转句,既不能太近,近则能拖泥带水,又不能太陡太急,陡急则会出现断痕,要上下照应。你的下片都是设景,此景又与芒种联系不大,这就使得芒种这一主题淡化了。再说意向,芒种时节稻麦是否已经黄绿,南方我不知道,北方应该是没有。意向铺排最好是取大家共识的意向,或者避开有歧义的意向。炎气多指暑气,用在此处也是不合时宜。再就是填词一定要注意词牌的曲调,这个词牌从用韵就可以看出情调由急促转低沉,所以宜作伤婉咏叹之调。
黄鹤楼吟
孟庆燕(湖北)
清波连宇共潮声,鹤舞流年美誉惊。
江汇百川通九域,楼容万象纳三城。
千峰翡翠征帆竞,两岸阑珊灯火明。
今古文商齐比翼,呼风唤雨畅云程。
杨忠明 :非常好的一首律,意脉清晰,层次分明,语句流畅,首联起势平稳,大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状,颔颈联从不同的视角再现黄鹤楼的丰姿,尾联以议做转结,不但出新而且很有高度。大赞!
丁酉深秋 忆高堂
闲鹤清风
无边花木一离觞,饮尽山河万露霜。
黄叶残横千径小,白云逝水两茫茫。
提茶入盏空流念,执箸轻衔欲断肠。
玉碟珍馐登满案,令人西望忆高堂。
杨忠明 :意境很好,语句也很流畅,不足的是颔颈联对仗不工稳,律诗的特色就是颔颈联对仗,这个需要注意。
水调歌头 三北防护林
白恩波
塞外林涛涌,大漠绿洲连。云舒云卷、飞鸟展翅叫蓝天。碧草青青吐露,万木层层叠翠,放眼尽斑澜。华夏杰人出,大地写鸿篇。
担千水,栽万树,干年年。披星戴月、淋雨冒雪更风餐。荒域尘沙退去,沙海丛林涵盖,高唱凯歌还。高耸丰碑立,功绩驻人间。
杨忠明 :很不错的一阕长调,格体用韵无须赘述,我们重点探讨一下词的用语,我们常说“诗庄词婉”,词之婉就婉在用语上,词语多做情语,因此才有词言情之说。所以我们在填词时切记不要用散语,口语(包括成句,口号式),比如你的:叫蓝天、干年年、披星戴月、荒域尘沙退去,沙海丛林涵盖,高唱凯歌还这些句子,缺少了情的渲染就使词少了韵味儿,读起来就会生涩,干瘪。这也是我在填词上个人的理解,仅供你参考。
二踢脚
张绍文
黑心竟裹大红袍,借火飞身几丈高。
倘若扒开形显后,原型不抵半分毫。
杨忠明 :师兄的小诗总是那么灵动隽秀,咏物诗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难把握分寸的,写实了就变成了说明文,写虚了又会空洞,要在虚实之间随意切换并非易事。这一首和昨天的那首风筝都堪称佳品,以物寄情,喻物言事,而且都能以小言大,含而不露,足见文笔之深厚。结句的原型似乎多余,此型与转句的形本属一体,不要也罢,不如就用个原来倒也省事了,干净利落,师兄以为如何?
武当山狮子峰
马祥泰
苍峦独立守山城,恰似钟馗面目狰。
蟹将虾兵皆畏惧,天王老子亦心惊。
武大樱花
四溢芬芳沁物华,风摇小蕊吐烟霞。
书声振落樱花雨,坠入东湖梦浣纱。
杨忠明 :两首绝句都很好,第一首虽然语句平淡了点,但是写出了狮子峰的威严和气势。第二首以景传情使情更加真挚饱满。尤喜转句,“书声”这一物象的裁取使转句突兀立显且顺畅自然。结句的梦浣纱可把梦浣换一下位置,梦浣都是动词,但是前后位置所表述的意向不同。
暴雨
黄荣良
惊雷震地动心扉,雨骤风狂叶翻飞。
眨眼积流三尺水,污除挺立是青枝。
杨忠明 :立意不错,结弱了点,有些荡远了,再收束一下。
杭州行
赵晓山
故乡一别踏殊程,寻梦西湖浪里声。
疾雨催人乘五月,长风载客醉三觥。
遥听隐寺钟穿古,欲看断桥风寄情。
心倚车轮飞似箭,娱游乱绪抚难平。
杨忠明 :立意很好,语句表述欠顺畅,问题在于你一句里想表述的太多,多则生乱。起句就是说离开家乡踏上征程,何必再添个殊程呢?况殊程属于自造词。颔联疾雨催人乘五月这样的句子表意都不顺畅。钟穿古,娱游这样的句式表意不通。把语句再捋顺一下吧。
清平乐 咏环卫工人
白恩波
帚声破晓,唤醒枝头鸟。服色橘黄光袅袅,竖巷横街靓了。
暑天汗雨交加,严冬眉发冰花。四季如同一日,晨星接力西霞。
杨忠明 :一首情感真挚的小令,表情达意都很到位,上片第三、四句写实了,使句义生涩,服色--背负,竖巷横街--短巷长街,这样换一下如何?
记5月22日和南充诗友露天夜饮
芦荟
围桌团团似一家,霓灯彩彩烁枝丫。
知音久别情缘厚,诗友欣逢酒量加。
川味辣香香腑底,巴音沉醉醉心涯。
佳人笑语盈盈处,才子遥抛栀子花。
杨忠明 :很不错的一首律,写出了情节写出了情谊。酒量加有凑韵之嫌,换个酒影斜如何?另外,虽然是律也要惜字如金,叠词不可多用。切记。
六一说童年
云鹊
桑园摘果玩青坡,最喜攀岩捣鸟窝。
捕蟹摸虾将裤湿,捉蝉扑蝶把衣搓。
危墙顶上何知险,破庙边沿不怕河。
纵使回家挨顿揍,无忧无虑笑娑婆。
杨忠明 :倒是很愉悦浪漫的一首律,写出了童年的味道。虽然语句平实却也不失乐趣。娑婆是婆娑的笔误吧?娑也在五歌部,不用颠倒。
遣怀(修改稿)
雪中梅(党树平)
西风多凛冽,百草已凋残。
云渺苍波远,山空静夜寒。
孤灯哀岁暮,弦月憾影单。
多少尘间事,萦怀岂可安。
杨忠明:修改后非常好,颈联的憾字下的不好,舍得老师说过,作诗一句之内要有虚实,一联之内也要有虚实,一个憾字就使这句也变成了虚笔,换个照字就可转虚为实了。尾联的岂字也不准,这里用肯定句式更有力,换个未字试试。
步重之先生原韵《答友人》
拾遗君
白云山下路依然,惜别伊人二十年。
才忆灵龟松上照,又浮新市水中莲。
夕阳西去梦难静,黄叶秋来愁在前。
唯把相思融彩墨,铺成锦字寄明天。
杨忠明 :这首诗正像作者自析所述,用白描起笔,层层深入,亦景亦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体构架和铺排都很严谨,语句流畅,意脉清晰。建议韵字的运用上最好避免一下连阴、连阳,力求音韵和谐。
夏荷
易鹏
却步到池塘,微波泛翠芳。
青蜓应妒色,锦鲤似寻香。
浴出尘无染,花开气自昂。
人心皆畏暑,相映送清凉。
杨忠明:此诗意境很好,意脉清晰,文笔也很流畅,个别字词再斟酌一下。起句的却步,本义是因害怕而不前,用在此是不是不太适合?尾联人心畏暑表意不够精准,相映一词表意不清,谁和谁相映指代不明。
步韵包德珍老师《灌木树》也作
符华虹
满坡碧玉亮珊珊,护地肌肤减热寒。
曾为红军遮敌眼,也围青帐育英兰。
纵然万叶名藏谷,不碍百年春绿冠。
喜望青山更金灿,飞霞映月耐人看。
杨忠明 :首先说步韵诗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受限制的,因韵字的关系,物象选取就缩小了一定的范围,加之同题就更是很难出新。为了避免和原玉撞车就不得不另辟蹊径,这就很容易造成语句生涩,牵强附会之弊。你这首步韵诗倒是翻出了新意,语句也很流畅,算是一首很不错的步韵诗。
鹧鸠天 心若莲花开
王燕(湖北)
碧水凌波情意浓,初开五彩立湖中。
几只蝴蝶翩然至,共戏芳扉流水淙。
生沃土,净心空,虚怀丽蕊与君同。
年年夏日清凉送,心若莲花万事通。
杨忠明 :立意非常好,语句也很优美流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词牌的上片三四句,过片的两个三言句例用对仗句式。还有就是词的用韵处都是句号,非韵句用逗号。你的上下片浓、空处都应该是句号。填词一定要先审好词牌的曲调,句式,用韵以及词牌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