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
吉增伯
(深圳市长青诗社创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现任荣誉社长)
长青诗社社长高源致力于《长青志》的编纂与推进,这一举措深受诗友们的赞同和期待。我作为长青诗社的老人之一,参与《长青志》的编撰工作我责无旁贷。长青诗社的重要过往,一起亲历过的事,一起为诗社发展挥汗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
1986年10月,深圳长青老龄大学开办了诗词班,这是长青诗社的前身。为发表学员作品,诗词班创办了半年期纸质刊物《长青诗刊》,主编是黄楚杭先生。廿年后,即2006年,我进入长青老龄大学诗词班学习。我与长青诗社的情缘自此拉开帷幕。
2009年12月24日长青诗社会议通过建立了领导机构,2011年9月长青诗社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随后建立了理事会机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陶涛教授是创社社长,我是第一任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2018年12月长青诗社理事会换届,高源先生是第二任社长,即现任社长。
2010年3月1日,陶涛社长策划并举办了迎春诗会,这是长青诗社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迎春诗会。因对老龄大学和诗社工作的重视,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也前来参加,这是厉书记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注定难忘;
刚成立的长青诗社囊中羞涩。经我和老龄大学校方多次沟通,确认了校方同意的二十人参与人数和活动地点,最终定在天天渔港二楼的牡丹厅举行,餐费由校方资助;
迎春会前一天,我们去酒店布置现场,校方李力主任也亲自去现场廵视。当校方确认是两桌人时,他们很满意;
迎春会当天,我们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恭迎厉书记。厉书记比预定时间提前到了,一进门就呼唤大家。我们大家都是在银屏上见过厉书记,真人并未见过。厉书记也不认识长青任何人,只是和我联系多一点。当时我正在二楼忙活,听到厉书记呼唤我便赶紧下楼迎接。厉书记到会场后,我把陶社长、马家楠教授、香港的林峰会长、李继勋、傅光明、孙乃一吟长等一一介绍给厉书记。当时,到会的还有原市纪委书记、长青老龄大学第一任校长刘波先生,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先生,以及市政协的罗斯华、黎伯忠先生,长青老龄大学李力主任,荔枝公园郭德银主任等,大家欢聚一堂。
诗会欢声笑语,精彩纷呈。迎春诗会十点开始,由我主持。
首先,长青诗社创社社长陶涛致欢迎词并给各位顾问颁发了聘任证书。活动中,厉书记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他表示做一个长青人非常高兴。然后刘波同志郑重地说:“长青诗社刚成立就受到深圳一把手的关爱,不简单,不容易,很难得。你们要好好珍惜啊!”老领导的一席话深铭我心。虽然十几年过去了,我仍记忆犹新。
迎春会上,诗友们即兴吟唱,挥毫泼墨,傅光明先生还吼了一曲京剧,李力主任请来了学校最好的声乐老师独唱表演。下午二时,大家送厉书记下楼,依依不舍。
话说刘波先生。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行六人去市中医院看望住院的刘波先生。在谈到厉书记的《血路》诗中“遍体鞭痕含泪舔”一句时,他沉默了许久,表情很凝重,心里很感慨,谁能体会“改革开放,杀开一条血路”的滋味呢?在谈到梁湘市长时,老人流下了热泪,我也很感动。有诗赋之:
鹧鸪天 蛇年五月廿二日中医院探望刘波先生
深圳拓荒铺路人,创新改造小渔村。难书开放艰辛路,未忘浑身鞭挞痕。
虽白首,亦精神,诗缘情分两相亲。萦怀过往沧桑事,谈及梁湘热泪纷。
刘波同志不仅是诗人、书法家,还是叶剑英元帅的卫士长,广东省委调深干部。梁湘调任深圳市长时,请他同行。刘波同志为深圳文化立市做了很大的贡献。
2010年3月1日,厉有为书记参加了长青诗社举办的诗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迎春诗会。在会上,厉书记说:“今年是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拓荒牛们浴血奋斗,拓出深圳一片新天地。深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世界大都会。这都是拓荒牛们创造的奇迹。”
由此他提议,由长青诗社发起一个歌颂拓荒牛的诗词征稿活动,以献给特区成立卅周年。出席此次诗会的还有陶涛、王敏健、马星辰、刘云霞、唐佩芬、罗澄清、潘德明等。
厉书记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赞同。会上,大家推举厉书记为组委会总顾问,陶社长为组委会主任,我为秘书长。
本次征稿活动,时间非常紧迫。从征稿到编辑出版,只有半年时间。当然有厉书记总顾问做后盾,我们仍然信心十足。
3月10日,厉书记在好日子酒店召开第一次协调会,邀请了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大学共同举办这次活动,长青诗社为主办单位。
3月12日,活动征稿启事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刋出。如此大规模的征稿话动在深圳还是第一次。大家热情很高,一个月内就收到诗稿一万多首。大家投稿之踊跃,质量之高,盛况空前。
5月18日,厉书记在深圳报业集团会议厅召开第二次协调会。陶社长就诗稿筛选和编辑工作做了说明;我就征稿情况作了介绍;市委宣传部陈金海副部长,报业集团黄扬略总编辑,广电王茂亮总编辑,深圳大学章必功校长都给了很好的意见并热情指导和支持。
8月1日征稿截止,本次活动共收有效稿件15600余首。经编审严格筛选,入围800首。这次来稿年龄跨度大、征集范围广,史无前例,上至80老人下至10多岁中小学生,南疆北国都有。诗词之精美,也令人赞叹和感动。
8月8日,厉书记召开第三次协调会,主要研究诗集的出版。黄扬略总编辑首先表示,出版发行工作由报业集团承担,王茂亮总编辑承担视频报道。会议确定陶社长为执行编委主任,傅光明为副主任。王敏健、马星辰、吉增伯、刘云霞、郭德银、徐宗驹、唐佩芬为编辑。
大家争分夺秒工作,《拓荒牛》出版拟定在8月30前完成,因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将于9月6日出席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我们务必把《拓荒牛》诗集送到胡主席手上。这是我们体现深圳速度的时候了。
编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分工包干,按时“交货”。陶社长提出两点要求:政治上不出任何纰漏;格律上高标准、严要求。
诗集《拓荒牛》9月1日完成清样,并送黄扬略、王茂亮定稿。他们不满意,退回我们修改。9月4日,第二次审校通过,总编辑签了字。9月5日,我几乎24小时与报社编辑王昕一起蹲在印刷厂,赶在9月6日6点前完成1000册的印刷任务。报社印刷厂工人师傅通宵工作。最后启用激光印刷,终于在凌晨5时印好了500本。黄总说,大会人手一册够了,大家先松了一口气。
诗集含金量很高。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书名;市委书记王荣为诗集作序;厉书记写后记;章必功、黄扬略、王茂亮都分别写诗题字。
2011年3月2日,长青诗社联合深圳狮子会举办了深圳老干部迎春诗会。这次活动由王少凯老师牵头。少凯热心公益,与狮子会关系熟稔。为办好这次活动,少凯引荐狮子会执行会长苏泽然先生给陶涛社长和我、马星辰、唐佩芬等认识,我们进行了两次商榷。最终,狮子会与我们达成了共识:
一、会议地点定在银湖山庄翠谷楼;
二、各自的佳宾联系到会;
三、会场布置与接待由长青诗社负责;
四、中午自助餐由狮子会承担;
五、才艺表演由长青旗下的拓荒牛艺术团负责。
这是长青诗社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大家非常重视,工作准备很充分。陶社长负责接待市领导,马星辰、唐佩芬负责前台,少凯负责摄影用餐和协调工作,李德琴团长负责演出,我负责与深圳电视台主播洪涛先生联合主持。
是日上午9:30,银湖山庄翠谷楼高朋满座,到会诗友约150余人。原市委宣传部长杨广慧先生,市政协办公厅罗斯华、黎伯忠先生,香港诗词学会林峰会长,深圳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邱海洲先生,秘书长杨文才先生,荔园诗社社长郭德银先生等出席。可谓规格高,阵容大,人员全。
活动过程中,在介绍嘉宾时,我突然收到厉书记贺电:增伯,我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我的心与你们在一起。我热烈祝贺深圳老干部迎春诗会召开,并祝圆满成功!
原市长郑良玉先生也发来贺电:祝福迎春诗会成功,祝诗友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陶社长当场宣读,会场迎来阵阵掌声。大家倍感温馨并纷纷感谢领导们的关心!
社长陶教授和狮子会苏泽然执行会长先后致辞,感谢各位领导和诗友的光临!然后诗人学者纷纷登台亮相,或吟唱自己的作品,或挥毫泼墨,各展才情。
上午11:00,拓荒牛艺术团开始演出。合唱、独唱、舞蹈、模持表演等都很精彩。最可贵的是,艺术团把厉书记的《血路》、陶社长的《南巡》谱成曲表演出来,非常出彩。
2014年10月,诗人陈作耕诗集《情怀集》付梓,这于长青诗社是一件喜事,陶涛社长计划举办一次陈作耕诗词研讨会。作为陶社长弟子的少凯,又有筹备银湖老干部迎春诗会的经验,这一次又主动挑起了筹划这次研讨会的大梁。
诗社缺少经费,做活动拉企业赞助,靠大家群策群力。少凯联系了一位做玻璃幕墙生意的潮汕籍老板蔡贤慈先生,蔡老板经商有道,有意发展企业文化,得知诗社活动缺少经费立马慷慨解囊。陶社长和我亲临现场考察,几经沟通后我们达成一致:
一、会场布置、茶水、午餐由企业方赞助提供;
二、领导诗人、画家、书法家当埸献艺,其作品归企业方收藏。
陶社长和我、少凯一同做好会前准备工作。陶社长总管全局;我作主持人;教授朱安群,诗人邹国荣、陈继豪、徐冰云、李世琦吟长在细读诗集后写发言稿作研讨发言。
本次研讨会,厉书记亲临现场。首先,我先请厉书记讲话。厉书记对《情怀集》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陶社长策划、蔡董事长赞助表示感谢!希望这样的研讨会多多举办,希望长青人的诗集多多面世。接着,陶社长和蔡董事长分别作了简短致辞。
会议进入研讨程序。没有想到的是,大家的发言都特别长。朱安群教授第一个发言用了47分钟,第二位邹国荣先生发言半小时,徐冰云先生半小时还未停下来……,此时的蔡董事长急了,几次离开会场。他再回来时跟我耳语:该才艺表演了!我不得不提醒大家:后面的发言,每人五分钟。最后,李世琦先生刚开了头就被叫停了。我现在想来也唏嘘不已,感觉挺对不住世琦先生。他为讲稿付出很多辛劳却没有讲完。
随后方家们移步案台各展才情。书法家挥毫泼墨;来自古玩城的知名画家崔大成先生画了一幅樱桃,收笔时他说:“这幅作品最低估价五万元”。蔡董事长听了很开心。
午宴时,因要答谢,我随少凯去了董事长会客厅。不想少凯见到蔡董事长开门见山就请他赞助长青。蔡董事长人很爽快:“赞助多少?”少凯说:“五万。”董事长回应:“今儿高兴,六万吧。”至此,长青增加了一笔收入。
话说少凯。自2009年起,王少凯担任长青诗社副秘书长,他为长青做了很多事,长青不会忘记他。王少凯是深圳大鹏学校老师,深圳著名公益活动先锋,慈善事业积极分子。王少凯无偿献血24年,献血总量超过自身血液十倍;寒暑假去贵州贫困地区支教扶贫。2014年,王少凯被评为深圳十佳爱心人士。
2016年11月,深圳长青诗社与张家界天门诗社举行了联谊活动。
张家界有个天门诗社,得知陶社长是长沙人,其夫人彭明月女士是湘西人,同为湖南人,天门诗社社长决定组织一次诗词采风联谊活动,邀请陶社长等一行长青诗友同游张家界。陶社长指定让我来组织。是年我古稀有六,已有辞去秘书长一职让年轻人上任的想法。这次采风活动我有意外收获,就是我了解了周兴海。我与兴海虽常有见面,但交往不深。此次同游,他让我印象深刻:年轻稳重,诗词出色,待人真诚,谦虚谨慎。因此,我提议可重用提拔周兴海。经长期考察,征求陶社长和其他骨干意见,我们最终确定周兴海为诗社副社长兼执行秘书长。
2016年前,我听到“长青诗社是老年人诗社”的声音,心想确实。社长和我都接近八十了,寻找接班人迫在眉睫。此时,中华诗赋网的刘立荣、罗舜之(翰林院士)对接收长青诗社很有兴趣。他们的条件是必须将长青诗社更名易帜为中华诗赋学会,人员组成由他们安排。长青要没了吗?我心情异常沉重。一篇《长青记》足以表达我的心情和对长青的深厚情感。《长青记》后来发表在《长青诗刊》上,我转发给了厉书记。厉书记回复:“你对长青的深情厚义,难能可贵。”
长青记
呕心沥血建长青,诚为方家搭平台。
幸有贵人伸援手,小小诗社紫薇开。
落户荔园荔香阁,各路神仙踏歌来。
报业广电齐相助,城管园林细安排。
东园挑花西园柳,移入长青诗园栽。
成立大会很隆重,张灯结彩情满怀。
岭南诗家一堂聚,弹冠相庆喜洋洋。
迎春诗会在渔港,有为书记作客来。
欢声笑语似战友,诗心万丈任剪裁。
一社长青香十里,引来蜜蜂采蜜忙。
飞扬诗心春风醉,重担一肩鼎力扛。
传承交流盛名远,春雷一声晓寒惊。
诗心作浪高千尺,都是人间风雨声。
老干诗会聚银湖,墨客骚人入屠苏。
吟唱歌舞翻作浪,醉在蓬莱作客徒。
圆梦投入全身力,幸有贵人助力行。
全球征稿一万八,金银铜奖专家评。
最是六月颁奖礼,会埸宾客六百人。
学者名流座上客,长青更觉喜临门。
长江后浪推前浪,长青需要接班人。
闻说新人心生喜,怕听长青要易名。
十年心血随风去,难辞新人诚邀情。
难解心中矛和盾,取经问道何处寻?
黄卷慢书灯下客,闲对明月化千愁。
中华诗赋学会去市文联和民政局更名注册。一提到长青要更名,便遭到市文联和民政局的拒绝。我谢天谢地,庆幸长青诗社保住了。从此我用笔名“长青吉”。改名“长青吉”有三层意思:我姓吉;我是长青人;我祈长青永远长青,大吉大利。
长青吉
别号长青吉,我是长青人。
我爱长青社,长青吉躬耕。
书记当顾问,诗社遇贵人。
贵人伸援手,直上九天云。
呕心又沥血,筑梦大鹏城。
东园桃花放,西园柳成萌。
曾写长青记,怕断长青藤。
长青香十里,蜜蜂采花忙。
如坐春风里,窗前明月光。
长青盛名远,春雷晓寒惊。
恶浪高千尺,一时风雨声。
为梦全球赛,更觉喜临门。
后浪推前浪,高源接班人。
长青诗社是老人诗社的风言风语时有耳闻。第二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结束后,我和陶社长执意要退下来。第三次大赛时,高源社长和周兴海秘书长邀请我再做一次大赛秘书长,周兴海为执行秘书长。
2018年12月28日,长青诗社理事会开会通过了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名单。此后以高源为社长的新长青诗社,东风强劲,大展鸿图。
高源社长知识渊博,为人低调,博学多才又谦虚谨慎,有从政和从商经历。他踏实做事,从不浮躁,接人待物,从容大气,能力高强又很有凝聚力。两年多时间下来,长青诗社有了十余个分支机构。在他的带领下,深圳各社区的诗社纷纷慕名加入长青诗社。
2019年12月,长青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关怀下宣告成立。周兴海为首任党支部书记。
长青有许多得力干将。诸如贺贤赟、周兴海、彭定军、郭力宜、陈显赫、庄毅生、盛月富、唐佩芬等都特棒。
新秀不断涌现,还有一大批女诗人唱响诗坛:张和平、汪霞、王琼兰、黄湾、冯小光、胡平、赵秀敏、王若峰、谭丽玲,他们都才艺双全,令人瞩目。
此外,以庄重为会长的长青志愿者协会也做得非常好。每一次活动庄会长都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做事任劳任怨。
总之,回顾往事,长青路上偶有风雨,但一直洒满金色的阳光,长青的明天会更美好。最后以一首绝句收笔。
长青吟
紫气东来霞满天,高源履任结情缘。
诗坛共筑复兴梦,吟帜高擎任在肩。
(2021年6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