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长青志  >> 详细信息
《长青志》第2期(回忆录篇)

发布时间: 2025/5/6 17:41:12    阅读:6次

02

《长青志》之回忆录篇



——  1986~2021——





辛丑









本期内容:

1、《长青志》发刊词

2、马星辰:我与长青诗社的不解之缘




青志发刊词

      深圳市长青诗社成立于1986年10月,迄今已经35周年,2011年正式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也已经十年。

      长青诗社的创建、发展和壮大是深圳经济特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编纂《长青志》也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按照史志二十年一修的传统做法,已经35岁的深圳市长青诗社,也应当有一部自己的书面历史了,于是深圳市长青诗社适时组建了以厉有为为总顾问,陶涛为总编纂,高源为执行总编纂,吉增伯、陈作耕、周兴海、唐佩芬、马星辰等为副总编纂的《长青志》编纂委员会。

      《长青志》不拘泥于传统志书的撰写方式,而是根据长青诗社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志书编纂上有所创新、有所立异,《长青志》由七大部分组成:

      一、长青诗社历史综述(按志体分章节撰写)。主体部分由陶涛教授执笔;

       二、长青诗社大事记(1986—2021);

      三、长青诗社内设机构、团体单位、重要事件、大型活动、主要刊物和栏目、有关著作等简介和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原则上由相关单位负责人撰写,每个词条100至500字左右;

      四、长青人物志(诗人简介)。拟介绍200位左右为长青诗社创建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知名诗人,每个词条100至500字左右;

      五、当事人回忆录。广泛动员长青诗社创社诗友,主要是担任过长青诗社副社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以上职务诗友,现任长青诗社荣誉社长、名誉社长、顾问,以及其他亲历过长青诗社重要事件和活动的诗友撰写回忆录,长短不限,重点回忆长青诗社2011年注册前和2019年长青诗社换届前的重要事件和活动,将作为《长青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志书;

      六、有关照片和图表(重要历史照片、影印件、有关统计表格、社员名录等);

      七、附录(重要历史文献、文件和优秀作品等)。

      为全面推动《长青志》编纂工作,从2021年9月起长青诗社推出《长青志》专刊(微刊),第一阶段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着重刊发部分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


深圳市长青诗社《长青志》编纂委员会 

                                            2021年9月2日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




之回忆录


马星辰


我与长青诗社的不解之缘

(征求意见稿)


马星辰

(深圳市长青诗社荣誉社长)



      一次邂逅,终身携手。

      2003年秋季,我在去深圳长青老龄大学报名学习书法和国画班时,意外发现有诗词班,这让我欣喜若狂。我自幼酷爱诗词,学生时代在学校墙报上发表几首自己的原创诗词也让我喜不自禁。但当时不懂格律,只是模仿古诗词平仄,笔随心走。课堂上,老师不会讲古典诗词创作,更不会讲格律。多年来,诗词梦,是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牵挂。想学,苦于无门。当得知长青老龄大学有诗词班名额时,我由衷高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即报名。诗词班由伍师元老师授课,伍老师名字很好记,正像他自己说的“你们只要记住人民币的面值有五十元的,就记住了我的名字”。呵呵,还真是,伍师元,五十元。伍老师中等身材、偏瘦,讲一口广式普通话,非常和蔼可亲。



初知有入声字

      当时,诗词班的学员大约有三十几个人。学员水平参差不齐,老学员已能写诗填词,在课堂上能和老师互动。也能依韵唱和。而我这个从零开始的新学员,课堂上只有认真听老师讲课的份,从不敢发言。直到有一次在课堂上,当我听到老师讲用平水韵写古诗词时必须注意“入声字”的时候,并且告诫同学们新旧韵不能同时出现在一首诗词中时,我便一头雾水,但不敢直接向老师发问。

       我是北方人,在北方从小学读到大学,没有哪个语文老师讲过除四声之外,还有入声。可现在竟然蹦出个入声,虽然我完全不能接受,但我也知道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伍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走到我面前,耐心地说:“入声字只在南方人发音中才有,古代没有推广普通话,古人作品中自然就有入声字的发音。其实在上万个汉字当中,入声字只有七百多个,下次你把新华字典带来,我把入声字划出来,你先死记硬背,等掌握入声字的读音规律时,自然就会了。”就这样,我读了一个学期,都没写过一首作品。在课堂上,伍老师经常鼓励大家学诗词必须有感就发,大胆写,反复推敲,互相交流,才能提高。

 

初交作业

     到了2004年上半年,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首《七律 思乡》和一首词《醉花阴 学海无涯不言老》,写完后,我交给伍老师,诚惶诚恐地等待下次课堂上能得到他的指点。可到下次上课时,伍老师在一如既往地认真点评了几个同学的作品后,把作业发给了作者本人。却不见我的作品,心里想一定是我写的太差了,不想伤我自尊心。好不容易盼到下课,我鼓起勇气,趁老师旁边没人,小声说:“伍老师,我的作业太差了,让您失望了。”我话音刚落,伍老师就微笑着说:“不是太差,而是不错!我已经把你的作品替你投到长青诗刊去了,这期诗刊就会登出来。”那一刻,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看到我惊诧的目光,便补充说:“看得出,你的文字基础不错,放手写吧!”这件事,无疑激起了我的创作热情。自此以后,我的诗词作品,也时不时地出现在《长青诗刊》上。

      我知道《长青诗刊》是长青老龄大学的校刊,伍老师是主编。

 

两次参加全球汉诗会

      2005年6月6日又成为全球汉诗总会会员。 

      同年8月,伍老师带領我们汉诗总会的几个深圳会员去庐山参加了全球汉诗总会第九届国际诗词研讨会。

      在那次高规格的国际诗词研讨会上,我不仅有幸结识了许多国内外的诗词名家,更重要的是我知格律诗词不仅受到国内诗词爱好者的喜爱,也受到海外华人的推崇。他们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更可喜的是,我发现还有一些热爱汉文化的日籍诗人也在硏究并创作传统诗词。可见,格律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从此,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创作诗词的信心。

      2008年8月伍老师又和我们一同去南京参加了全球汉诗总会第十届国际诗词研讨会。在往返动车上,我们师生之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伍老师支持成立女子诗社。记得在2005年末,《长青诗刊》的编辑王敏健在审录稿件时,有几个女作者的作品引起了她的重视,于是,她便产生成立一个女子诗社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伍老师的大力支持。



永别恩师

      2009年3月,伍老师和我们一同参加了深圳诗词学会的迎春诗会。参会之前,他已感到身体不适。当时他看起来人已消瘦很多,我们还叮嘱他及时就医。可万万没想到,6月12日,他却驾鹤西去!

      伍老师是我学习格律诗词的启蒙者,也是我进入诗词殿堂的引路人。他的离去令我悲痛万分!满庭芳的姐妹亦如此。我们好长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最遗憾的是,他的《师元诗缘》一书正在付梓,他还没看到成书,竟匆匆而去不能不让人叹息。




初识陶教授

      2009年6月13日,因为恩师的离去,我一直沉浸在怀念恩师的悲痛之中。忽然间,在我的手机信息里,收到两首悼念伍师元老师的诗,署名为陶涛。我突然眼前一亮,我知道陶涛教授可是深圳诗词界闻名遐迩的人物,他的诗词和书法常见于各种诗刊。我于陶教授是久闻其名,但不曾谋面。他能主动跟我交流,让我很感动。

      我当即就回复他,表示我的敬意,并将我悼念伍老师的诗发给他,请他指点。又过了一段时间,潘德明大姐告诉我,陶教授在罗湖诗词班讲律诗时,还以我的一首《七律 花甲吟》做为例子,进行了分析。她还透露给我一个信息,等深圳长青老龄大学校舍建好后,陶教授会来诗词班讲课。

      这消息让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十分期待做他的学生。2009年9月1日,深圳长青老龄大学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老学员,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陶教授,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一副儒雅的学者风度。陶教授讲课非常认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次来上课都拎一个重重的皮包,里面裝着满满的诗词类书籍、教案和小卡片,讲课绘声绘色,引经据典,引人入胜。




长青诗社的点滴过往

      大约2009年11 月份,陶教授召集了诗词班的几个学生,开始策划筹备长青诗社领导班子,参与的人有吉增伯、唐佩芬等六人。大家一呼而应,马上行动,各行其职。

      吉增伯和唐佩芬开始起草诗社章程,大家补充修改,陶教授审定后,打印成文。最初的组织机构,领导班子人员有:社长陶涛、副社长兼秘书长吉增伯、常务副社长唐佩芬和马星辰、副社长王敏健、刘云霞、罗澄清。诗社章程和领导班子人员等须报经社员大会表决通过才行。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长青诗社第一次领导班子筹备大会于2009年12月24日上午九点正式召开了。大会很隆重,有近百人参加,我担任主持。

      参加大会的嘉宾有原市中级法院院长许亮东,香港诗词学会会长林峰、副会长兼秘书长翁寒春,深圳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丘海洲、副会长罗斯华,荔园诗社主持徐宗驹、青石、老龄长青大学主任李力,以及诗词界的一些名人,如马家楠、林錫彬等,荔枝公园主任郭德银,也都参加会议。




长青诗社入驻荔香阁

      当时的长青诗社还没有能力独立门户,因此只能依附于长青老龄大学。所以我的主持词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时值隆冬,尽管寒气袭人,但弘扬国粹的春风却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在长青老龄大学这棵长青树上,又一朵鲜艳的文学之花绽放了。她就是我广大诗词爱好者翘首以盼的长青诗社。”

      领导班子成立之初,因为没有场地,我们只是纸上办公,以保证每学期《长青诗刊》的供稿与出版。

       2010年1月16日,长青诗社第一次在天天渔港酒家举办了迎春诗会。那次诗会,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原深圳市的老领导,如厉有为、刘波、杨广慧等。此外,长青老龄大学主任李力,以及诗词界的一些名人,如马家楠、林峰、林錫彬等,荔枝公园主任郭德银也都参加会议。

      那次诗会,厉书记了解到长青诗社还没有办公场地。于是,他便跟有关部门协调,将荔枝公园内的荔香阁无偿交给长青诗社作为办公室。从此,长青诗社结束了“皮包诗社”的历史。

      2010年3月1日,长青诗社正式进驻荔香阁。


我兼任长青诗社会计

     与此同时,厉书记又策划了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献礼的《拓荒牛诗词选》 和厉有为捐赠〈牛〉艺术精品及拓荒牛诗词选两本书,这个任务交给了长青诗社。同时又为长青诗社解决了没有资金的问题,两本书的全部印刷费由广电集团承担, 又额外拨给长青诗社九万元启动资金。在这之前,长青诗社因为没有资金,所以也就没有设立财会部门。可广电集团要求长青诗社必须由财务人员带上发票或收款收据去领取这笔款。为尽快领回这笔款,于是陶社长便提出由我做会计的想法。但我百般拒绝,最后我提出如果由我做会计,必须按会计法规定:财务工作不能由一个人承担,最少也要有会计和出纳两人,我只做会计,管总账和明细账,不管钱。出纳管钱,负责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按财务制度办事。协商结果,我做会计,吉增伯做出纳。就这样,我成了长青诗社的第一任会计。并于2010年3月18日从广电集团领回了九万元资金。从此开始了我的会计生涯,直到2014年初。   




编辑诗集

      2010年9月,在陶教授带领下,我们编辑出版了由厉有为老书记作为总顾问,刘波、章必功作为顾问,王京生作为总策划,李岚清题写书名的《拓荒牛诗词选集》。

      这是一本献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以歌颂深圳拓荒牛精神为主题的诗选。当时正值胡锦涛总书记来深圳参加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此诗选有幸由广电集团赠送给胡锦涛总书记,并转赠北京有关部门。

      2010年12月,一部献给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由厉有为捐赠“牛”艺术精品及拓荒牛诗词选集的《孺子牛》诗词画册又隆重出版,这本画册封面题字李瑞环,扉页题字李岚清,总顾问厉有为,总策划王京生,顾问刘波、主编王茂亮、林波、黄扬略,以上两部诗选的出版,长青诗社已在深圳诗词界崭露头角。

      2011年3月2日,长青诗社又在《深圳狮子会》的赞助下,在银湖度假村成功举办了春茗诗会,邀请了全球汉诗总会、香港诗词学会、深圳诗词学会等众多诗社参加。自此,长青诗社已在诗词界名声大震!这也为日后长青诗社脱离深圳老龄长青大学埋下了伏笔。

      2011年9月16日,在陶教授和吉增伯先生的努力下,长青诗社正式注册成功!法人代表陶涛,发起人吉增伯。从此,深圳市长青诗社就以独立的新姿,立足于深圳诗社之林。

崭露头角

      2014年9月25日,在以厉有为老书记为总顾问,李小甘为总策划,由深圳长青诗社发起的第一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在市文联礼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2015年6月22日在晶都酒店,本次大赛举行了颁奖典礼,还编辑出版了第一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作品集。这次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诗词界影响深远,从而激发了诗词爱好者传承和创作传统诗词的热情。

       2016年10月,长青诗社去张家界采风,并与张家界天门诗社举办了一次联谊活动,收获颇丰。诗友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

       2017年3月18日,长青诗社第二次社员大会召开。

       参会人员近一百五十人。会议荣幸地邀请到了: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先生、深圳诗词学会会长林锡彬先生、香港诗词学会创会会长林峰先生、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环球诗声》执行主编张铁钊先生、深圳诗词学会副会长,荔园诗社社长郭德银先生、听涛诗社执行社长兼秘书长贺贤赟先生等嘉宾。

       大会由我担任主持。我说“七年前,我在长青诗社领导班子筹备大会上做主持时,曾把长青诗社比喻成一朵开在深圳老龄长青大学那棵长青树上的娇嫩的小花,然而,七年后的今天,当年那朵娇嫩的小花,早已脱离母体,独立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她就是今天的深圳长青诗社!”

       2017年7月9日,长青诗社召开第二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启动仪式。历经尽一年时间,在2018年9月22日,第二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在京基晶都酒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同时编辑出版了第二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作品集。



茁壮成长的长青诗社

     2018年3月18日,长青诗社第三次社员大会在春满人间酒家隆重召开。参会会员大约一百五十人左右。

      长青诗社自2009年12月24日正规运作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经风雨。当初参与筹建的人,如今都年事已高。诗社需要增加新生力量。于是,陶社长开始招贤纳士,并决定70岁以上的社长、副社长都退居二线,以高源先生为首的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人组成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新班子上任的第一件事,便于2019年3月16日,在市委机关餐厅,隆重召开了深圳长青诗社与岭南儒商诗会己亥迎春诗会。

      会议主持人由贺贤赟、马星辰担任。会议盛况已有专人报道,这里不再重述。


      

      2020年1月11日,第三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大赛启动。2020年5月30截稿。本人参与词组初、复评。2020年9月11日,在华侨城锦绣中华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会议盛况由专人报导,这里也不重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加入长青诗社八年,见证了长青的成长和发展壮大 ,更让我在诗词的长河里恣意遨游 ,用诗词去书写人生 ,去感受美好 。邂逅长青,三生有幸 !


(2021年6月于深圳)

今日访客数: 3 今日页面浏览量:185 总页面浏览量:991

地址:深圳市 福田区 红岭中路1001号荔枝公园寄趣园

邮编: 邮箱:1607943427@qq.com 联系电话:18823715633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