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诗词学会】“千秋肝胆照诗行:林则徐诗词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启示”学术研讨会全国征文启幕!
千秋肝胆照诗行:
林则徐诗词的时代价值
与精神启示"研讨会
学术论文征稿启事
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加强林则徐的思想精神研究,由福建省诗词学会联合林则徐基金会、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大学中华诗词文化研究中心、福州林则徐书画院等相关单位,于2025年10月下旬在福建省图书馆举办“千秋肝胆照诗行:林则徐诗词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启示”大型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研讨会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精神、“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无欲则刚”的高尚品格,立足新时代,学习、传承和弘扬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重要精神、围绕林公一生主要诗作(如初登仕途时期关注民生疾苦诗作、禁烟运动时期关于爱国热情和壮怀激烈诗作、赴戍及在戍所身遭贬谪依然关心民瘼的诗作),林则徐忧国忧民的深情诗作,烛照着中国从古代向近代转折的历史时代精神的光焰。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我们在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学习和弘扬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比任何时期任何年代都更加弥足珍贵!我们要深入挖掘林则徐诗词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为弘扬强烈的爱国为民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论文参考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则徐的重要论述和重大实践研究
2.林则徐诗词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与启示
3.林则徐诗词与闽都文化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4.林则徐诗词蕴含的家风家训述略
5.林则徐诗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及相关实践研究
6.林则徐诗词与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当代政治哲学解读
7.林则徐诗词与林则徐民本思想研究
8.林则徐诗词的艺术成就与中华诗歌艺术的传承
9.林则徐诗词的价值观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10.林则徐诗词文献保护实践研究
11.林则徐诗词与文旅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
12.林则徐诗词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
13.林则徐诗词的文化内涵挖掘与推广策略研究
14.林则徐诗词中的文化自信及其启示研究
15.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下林则徐诗词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与影响力提升研究
16.“两个结合”与林则徐诗词艺术创新发展研究
17.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中的作用
18.中华诗词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19.诗词文化与中华文明特质
20.关于林则徐诗词的其他重要问题研究。
21. 从“苟利国家生死以”看林则徐的爱国精神与近代中国转型
22. 禁烟运动背景下的诗词创作:林则徐的忧患意识与时代回应
23.林则徐西域诗中的家国情怀与边疆治理思想
24.“诗以言志 ”:林则徐诗词中的儒家政治伦理观
25.林则徐诗词中的英雄主义与悲剧意识
26.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看林则徐对文天祥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27.林则徐爱国诗词在新时代的德育教育价值
28.林则徐与左宗棠、曾国藩诗词中的经世致用思想比较
29.林则徐诗词中的生态意识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
30.数字化时代下林则徐诗词的传播与教育应用
31.林则徐诗词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
32.林则徐诗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33.林则徐诗词的现代诠释与青年价值观塑造
研讨会论文要求
01
坚持原创性研究和守正创新原则
作者可根据参考选题自拟题目,论文应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02 坚持恪守学术规范
文稿字数3000-5000字为宜,并附2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统一要求为文末注),出处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著作名、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月、版次、页码;出处为期刊的要依次注明期刊名、出版年和期号;出处为报纸的要依次注明出版年月日和报纸名称。
论文投稿评审事项
1. 请于2025年8月30日之前填写回执报送题目,并于2025年10月10日前发送论文全文电子版(Word文档)至会议邮箱:mscxh01@163.com,邮件主题请一律标识为“林则徐诗词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启示研讨会征文+第一作者姓名”格式。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与作者联系,来稿请附详细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重要)、电子信箱等)。
2. 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根据文章质量确定入选研讨会论文。对获评研讨会优秀论文的作者,给予颁发入选证书、薄酬和精美纪念品一份。
3. 相关事宜请联系会务工作人员:
联系人:程国庆(18805022939),陈李瑞(15860960199)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1号省政协前楼311省诗词学会办公室
附件:“千秋肝胆照诗行:林则徐诗词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启示”研讨会回执单
福建省诗词学会
林则徐基金会
福建省图书馆
福州大学中华诗词文化研究中心
福州林则徐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