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岭南诗境:一曲清凉的当代山魂 [诗论]

百净宣沛     发布时间: 2025/6/10 8:29:09
阅读:16次      分享到

岭南屋脊夏吟
蒋振惠

岭南屋脊峙苍穹,暑气消溶碧落中。
竹露垂珠镶翠佩,松烟织锦隐丹宫。
三更雨洗星槎净,九曲溪回月殿通。
最是招商新政好,青山绿水变金盅。

岭南莽莽群山之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大雾山如青黛色的脊梁高耸入云,直指苍穹。它巍然屹立,迎纳日月吞吐烟霞,俨然是“岭南屋脊”的天然冠冕。当酷暑如潮水般漫溢于岭南盆地时,这首诗却以清凉之笔,携着山间灵气与时代气息,轻轻吟诵于这“暑气消溶碧落中”的巍峨屋脊之上。

开篇“岭南屋脊峙苍穹”,以“峙”字将大雾山化作顶天立地的巨人,雄浑壮阔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暑气消溶碧落中”一句,“溶”字如神笔点化,酷热在青天深处悄然融化无形。诗人笔锋转向细微处,“竹露垂珠镶翠佩”——露水如明珠缀于青翠竹叶,竹叶遂成佩饰;“松烟织锦隐丹宫”,山间烟霭缭绕如织锦,掩映着传说中神仙居所般的“丹宫”。山间草木露珠,经诗人点染,霎时化作人间无价的瑰宝,天地间一派璀璨晶莹。

“三更雨洗星槎净”,午夜骤雨洗净尘埃,也洗亮了传说中往来于天河的木筏,使夜空澄澈如洗;“九曲溪回月殿通”,蜿蜒溪水盘旋如带,似乎直通月中宫殿。诗人在此将俗世溪流与天上星月巧妙连缀,溪水在神话光芒的烛照下,如一条银链串通了人间与仙境。

全诗最令人击节处,在结尾笔锋陡转:“最是招商新政好,青山绿水变金盅。”此句如清溪中投石,激起千层波澜。诗人并非空喊口号,而是水到渠成地以“金盅”为喻——青山绿水在精心呵护下,化作斟满财富的金杯。这并非直白地歌颂政令,而是将新政之果融入了诗境,以物象之变折射发展新貌:这金盅里荡漾的,正是生态价值转化而成的琼浆玉液。

诗人由山势的雄浑气象起笔,继而描摹草木间的玲珑珠玉,再荡开思绪邀游于星槎月殿,最后落脚于新政带来的现实蜕变。这种视野的腾挪跌宕,恰如大雾山间奔流不息的九曲溪,蜿蜒回旋间终奔向广阔天地。

尤其“青山绿水变金盅”一句,如点睛之笔。它将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这一宏大命题,凝练于“金盅”这一微小而璀璨的意象之中。青山绿水不再只是风景,更成为可感可触、盛满价值的金杯。此句将诗意与现实巧妙焊接,其光芒照亮了诗歌的筋骨与灵魂。诗人于此处完成了升华——山魂水魄经点化,化为滋养一方的“金盅”,其中斟满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琼浆。

当“招商新政”如春风化雨,“青山绿水”便不再仅作风景独赏。诗人慧眼独具,窥见其中蕴藏的“金盅”价值,这价值在生态觉醒的时代光芒下熠熠生辉。诗人不仅描绘了大雾山的清凉诗境,更以如椽大笔,在巍巍屋脊之上刻下了一行醒世箴言:

在自然与发展的天平上,真正的智慧是让青山绿水的永恒价值,在时代金盅中长久流转生香。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