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扰梦 [缑山月]
夕照染湖红,杨柳沐秋风,梧桐落叶水影中。
老荷撑绿托,蜻蜓扎,鱼儿跃,景像融。
满天星点衬月明,照孤飞归鸿,远山掩映暮色浓。
旧楼灯烛晃,萤火闪,寒蝉响,扰秋梦。
注释:这首《暮秋扰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淡淡的哀愁。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
开篇意境
“夕照染湖红,杨柳沐秋风”,开篇即以夕阳西下,余晖映照湖面,染红一片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杨柳在秋风中轻摆,仿佛也在感受这季节的更迭,增添了几分柔情与不舍。
中间描绘
“梧桐落叶水影中”,梧桐落叶,是秋天独有的景致,它们轻轻飘落水面,与水中的倒影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含了生命的无常与哀愁。
“老荷撑绿托,蜻蜓扎,鱼儿跃,景像融。”此句通过老荷、蜻蜓、鱼儿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暮秋荷塘的生机与和谐。老荷虽老,但仍顽强地支撑着绿色的荷叶,蜻蜓停留其上,鱼儿在水中跃动,三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转折与深化
“满天星点衬月明,照孤飞归鸿,远山掩映暮色浓。”随着夜幕的降临,满天星辰与明月交相辉映,照亮了孤独的归鸿(大雁)。远山在暮色的掩映下显得更加深沉与遥远,这一转折不仅将时间从傍晚推向了夜晚,也引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思念。
结尾抒情
“旧楼灯烛晃,萤火闪,寒蝉响,扰秋梦。”结尾部分,诗人将视角拉回现实,旧楼的灯烛在夜风中摇曳,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寒蝉的鸣叫声打破了秋夜的宁静,也扰乱了诗人的梦境。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扰与不安。
整体评价
整首诗以暮秋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声音、动态等多种手法,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感。同时,诗歌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远方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与抒发。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仿佛也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了那个充满诗意与哀愁的暮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