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寒秋醉语
寒秋醉语 [长相思] 寒风至,雨淋漓。黄叶残花铺满地,寥萧惹愁思。月如水,竹影垂。琴音撩弄鸟声随,独在异乡醉。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10:04:39     分类:词
   31         3
[词] 秋分感怀
秋分感怀 [雨中花令] 秋分还能几度?黄昏飘来夕雾。山色苍茫迷饿鸟,难觅归家路。枫叶难撑轻水露,落纷扰、在林荫舞。老道我,感春秋冷暖,笑世间哀怒。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10:03:32     分类:词
   23         2
[词] 山庄秋晨
山庄秋晨[翻香令]朝霞穿雾映回廊,法桐叶落耀晨光。茶花艳,枯藤蔓,绿桂开、满院泛清香。参天银杏绕烟霜,叶摇惊起鸟飞扬。雾绡散,霞光照,起微风、云霭绕山庄。赏析:这首《翻香令·山庄秋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庄秋晨图景,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清新与雅致。词中开篇“朝霞穿雾映回廊”,以朝霞穿破晨雾,映照回廊的景致,拉开了山庄秋晨的序幕。朝霞的绚烂与晨雾的朦胧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氛围。“法桐叶落耀晨光”,法桐叶在晨光的照耀下缓缓飘落,每一片落叶都似乎闪耀着生命的光芒,既展现了秋日的萧瑟,又蕴含了生命不息的哲理。“茶花艳,枯藤蔓,绿桂开、满院泛清香。”茶花的艳丽、枯藤蔓的苍劲、绿桂的盛开,以及满院弥漫的清香,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香气袭人的画面。这些元素相互映衬,使得山庄的秋晨更加生动多彩。“参天银杏绕烟霜,叶摇惊起鸟飞扬。”参天银杏树干上缠绕着轻烟薄霜,树叶轻轻摇曳,惊起了栖息其上的鸟儿,它们纷纷振翅高飞,为这宁静的秋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雾绡散,霞光照,起微风、云霭绕山庄。”随着晨雾逐渐散去,霞光更加明亮,微风拂面而来,带来了丝丝凉意。云霭在山庄周围缭绕盘旋,更添了几分仙气与神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山庄秋晨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运用了对比、烘托等手法,使得词中既有静谧之美,又有动态之趣;既有色彩的斑斓,又有香气的袭人;既有生命的顽强,又有岁月的静好。这些元素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秋日画卷。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09:58:19     分类:词
   119         2
[词] 十月梦怀
十月梦怀『家山好』百花凋谢梦萦怀。今零落,叹时乖。城中绿荫成枯干,看洋槐,落黄叶,满千街。农村融合家乡好,院落一排排。丰收四季,山青水秀景色佳。恭迎贵客来。赏析:这首《家山好·十月梦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深切的怀念与感慨。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份情感之中,细细品味其间的意象与情感。开篇“百花凋谢梦萦怀”,以百花凋零之景,寓指时光流逝,美好不再,而“梦萦怀”三字,则透露出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随后,“今零落,叹时乖”,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现状的无奈与叹息,时运不济,自身亦感零落无依。转至下片,“城中绿荫成枯干,看洋槐,落黄叶,满千街。”这里,作者以城市中的景象为例,绿荫枯干,洋槐落叶,满街皆是秋日的萧瑟。这不仅是自然之秋的写照,更是社会变迁、人事沧桑的象征。然而,笔锋一转,“农村融合家乡好,院落一排排。”作者笔下的家乡农村,却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院落整齐排列,透露出一种宁静与祥和。这不仅是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忆。“丰收四季,山青水秀景色佳。”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家乡农村的富饶与美丽。四季丰收,山青水秀,这样的景象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最后,“恭迎贵客来”,既是对远方来客的诚挚邀请,也是对家乡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整首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欣赏这首词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能从中获得对家乡、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09:56:48     分类:词
   106         2
[词] 莲湖秋晚
莲湖秋晚『燕归梁』远望莲湖接碧空,水与天融。浪摇轻舫曳秋风。霞光映、染梧桐。寥萧弱柳怜孤影,湖如镜、照飞鸿。彩云飘逸夕阳红。暮霭溢、雨濛濛。赏析:这首《莲湖秋晚·燕归梁》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将一幅秋日莲湖晚景图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开篇“远望莲湖接碧空,水与天融”,便以宏大的视野勾勒出莲湖与碧空相接的壮阔景象,水天一色,浑然天成,给人以无限遐想。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寓含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仿佛天地之间,唯有此湖、此天,相融相通,无分彼此。“浪摇轻舫曳秋风。霞光映、染梧桐。”此句转而细腻描绘湖上之景,轻舫随波摇曳,秋风拂面,带来一丝丝凉意与惬意。而夕阳的霞光更是将湖面映得通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夕阳的霞光洒落在梧桐树上,将其染成一片金黄,与湖面的波光粼粼相映成趣,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美好。“寥萧弱柳怜孤影。湖如镜、照飞鸿。”笔锋一转,诗人将视角转向湖畔的弱柳与飞鸿。弱柳在秋风中更显寂寥,其孤影令人心生怜悯;而湖面则如镜般平静,映照出飞鸿的英姿。这里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弱柳与飞鸿,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孤独与自由、追求与向往。“彩云飘逸夕阳红。暮霭溢、雨濛濛。”结尾两句,诗人以彩云飘逸、夕阳红艳的壮丽景象作为过渡,随即笔锋再转,描绘出暮霭四溢、细雨濛濛的朦胧之美。这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也寓意着人生的变幻莫测与情感的细腻微妙。在夕阳的余晖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而美好,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随着这细雨飘散而去。综观全词,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秋日莲湖晚景图。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与情感的波动。这正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所应具备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09:53:07     分类:词
   124         2
[词] 霞落烟湖
霞落烟湖『忆江南』斜阳照,风厉嫩莲枯。大雁哀声悲旷野,鸳鸯波面觅孤雏。霞落满烟湖。赏析:此首《忆江南》以细腻之笔勾勒出一幅秋日湖畔的凄美画卷,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开篇“斜阳照,风厉嫩莲枯”,即奠定了全词的哀婉基调。斜阳西下,余晖洒落,本是宁静祥和之景,却因“风厉”二字,平添了几分萧瑟与凄厉。嫩莲本为夏日之象征,此时却已枯萎,随风摇曳,更显秋日之荒凉。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哀愁。接着,“大雁哀声悲旷野,鸳鸯波面觅孤雏”,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悲凉氛围。大雁南飞,哀鸣声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之上,其声之悲,令人闻之动容。而鸳鸯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此刻却在波面上焦急地寻觅着失去的雏鸟,其情之切,更添几分凄楚。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画面,更寓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引人深思。最后,“霞落满烟湖”一句,以景作结,将全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霞光满天,映照在烟雾缭绕的湖面上,美则美矣,却难掩其背后的孤寂与哀愁。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与对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综观全词,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体验,将秋日湖畔的凄凉景象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意象的选取与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凄美又哀婉的艺术氛围,让读者在品味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那份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共鸣与哲理思考。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09:48:13     分类:词
   109         2
[词] 荒城秋暮
荒城秋暮『中兴乐』秋深暮霭染荒城,潇潇落叶飘零。风雨凄凄,冷冷清清。乌云移冷月升。天初晴,昏星闪闪,雁群飞渡,处处哀声。赏析:这首《中兴乐·荒城秋暮》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秋日荒城的凄美画卷。一、背景与氛围营造‌开篇“秋深暮霭染荒城”,即以“秋深”二字奠定全词的基调,暮霭与荒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秋日的暮色如同厚重的纱幔,缓缓覆盖在这座荒废的城池之上,给人以无尽的沧桑与孤寂之感。二、意象与情感表达‌“潇潇落叶飘零”,落叶纷飞,不仅是秋日景象的生动描绘,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落叶的飘零,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最终归于尘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风雨凄凄,冷冷清清”,风雨交加,更添凄凉之意。这里的“凄凄”与“冷冷清清”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风雨的凄凄声,仿佛是大自然也在为这荒城秋暮的凄凉景象而悲鸣。三、自然景象的转换与情感递进‌“乌云移冷月升”,随着乌云的散去,冷月升起,为这荒凉的景象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寂。冷月的出现,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转换,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递进。冷月的清辉洒落在荒城之上,更显得这座城池的荒凉与孤寂。“天初晴,昏星闪闪”,天空初晴,昏星闪烁,为这凄凉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然而,昏星的闪烁却如同点点泪光,为这荒城秋暮更添了几分哀愁与感伤。四、结尾的深化与升华‌“雁群飞渡,处处哀声”,雁群南飞,声声哀鸣,它们似乎也在为这荒城秋暮的凄凉景象而悲鸣。雁群的飞渡与哀声,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这哀声不仅是对荒城秋暮的悲叹,更是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感悟与思考。五、艺术特色与总结‌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作者通过描绘荒城秋暮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也借景抒情,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享受。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04日 09:43:03     分类:词
   102         2
[新诗] 在命运洪流中绽放光芒
在命运洪流中绽放光芒【现代诗】 在命运的织锦上,有些线,早已织就,无法更改,无法抹去,如星辰之轨迹,如河流之流向。 有些事情,注定无法改变,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无论风雨如何肆虐,依旧闪耀,依旧璀璨。 无可奈何,便当作命运,将这份无奈,化作坦然。在岁月的长河中,学会接受,学会包容。 坦然接受,是人生的德行,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命运的泥沼中,开出花朵。 接受,不是认输,不是妥协,而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对命运的敬畏与尊重。 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们或许无法掌控一切,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坦然接受,是心灵的洗礼,是灵魂的升华,是智慧的结晶。在无常的世界里,我们学会微笑,学会坚强。 命运之轮,滚滚向前,我们随波逐流,却也乘风破浪。在无法改变的事情面前,我们选择坦然,选择升华。 这是人生最高的德行,在无常中寻找恒常,在变化中坚守自我,在命运的洪流中,绽放光芒。 赏析此诗《在命运洪流中,绽放光芒》以其深邃之思与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命运与人生交织的壮丽画卷。开篇,诗人以“命运的织锦”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命运的既定与不可更改。那些“早已织就”的线,如同星辰之轨迹、河流之流向,既是对命运无情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奈的感慨。然而,在这既定的命运中,总有些事物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无论风雨如何肆虐,依旧闪耀璀璨,这是对人性坚韧与不屈的赞美。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将这份无奈化作坦然。在岁月的长河中,学会接受、学会包容,这是人生的德行,也是智慧的体现。诗人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在命运的泥沼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洁与纯净的心灵。这种接受,并非认输或妥协,而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命运的敬畏与尊重。在接下来的篇章中,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坦然接受的重要性。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们或许无法掌控一切,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坦然接受,是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智慧的结晶。在无常的世界里,我们学会微笑、学会坚强,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最后,诗人以“命运之轮滚滚向前”作结,既是对命运无情的再次强调,也是对人生勇气的颂扬。在无法改变的事情面前,我们选择坦然、选择升华,这是人生最高的德行。在无常中寻找恒常,在变化中坚守自我,最终在命运的洪流中绽放光芒。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且富有哲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在命运面前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也引导读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以一颗坦然的心去接受、去包容、去成长。此诗不仅是对命运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深情呼唤。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26日 08:59:32     分类:诗
   130         1
[新诗] 在平凡中,寻找着不凡的自我
在平凡中,寻找着不凡的自我【现代诗】 在溪水的细流中,鱼儿悠游,却不知,能吞下船的大鱼,已在深海中,翻腾着壮阔的波涛。 天空的辽阔,是鸿鹄的舞台,它们振翅高飞,何曾为几处荒野停留?燕雀的欢歌,轻巧而短暂,它们如何能懂,鸿鹄的志向,高远如天。 鸿鹄之志,如鹰击长空,心怀壮志,岂能囿于平庸?在平凡的世界里,他们独领风骚,在无声的岁月里,他们书写传奇。 细溪之鱼,悠然自得,却不知,深海之深,藏着无尽的奥秘。枯萎的山林,虽可暂栖,但鸿鹄的翅膀,渴望的是广袤的天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它们在枝头跳跃,不知天高地厚。而鸿鹄,它们心怀天下,在云间翱翔,追求的是永恒的飞翔。 志向远大的人,不满足于眼前的风景,他们眼中,有星辰大海,有无限的可能。在平庸的生活中,他们寻找着突破,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铸就着非凡。 如同那大鱼,在深海中探寻,如同那鸿鹄,在天空里展翅,他们,是生活的探险家,在平凡中,寻找着不凡的自我。 赏析《在平凡中,寻找着不凡的自我》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意的佳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引领读者在平凡与不凡之间穿梭,感受生命的广阔与深邃。开篇,诗人以溪水中的鱼儿与深海中的大鱼作比,鱼儿在细流中悠然自得,却不知深海中大鱼翻腾的壮阔。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多样与差异,更寓意着人们在平凡生活中往往难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与更伟大的可能。诗人借此启示我们,应勇于突破自我,探索未知,追求更高的境界。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天空,以鸿鹄与燕雀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人生志向与追求的差异。鸿鹄振翅高飞,心怀壮志,而燕雀则欢歌于枝头,轻巧而短暂。这一对比,不仅揭示了不同生命形态的不同追求,更是对人生志向与追求的深刻反思。诗人借此告诫我们,不要因眼前的安逸而满足,应心怀梦想,追求更高的目标。诗中,“鸿鹄之志”成为贯穿全篇的核心意象,它象征着远大的志向与追求。诗人以“如鹰击长空”来形容鸿鹄之志的壮阔与高远,以“心怀壮志,岂能囿于平庸”来表达对人生追求的坚定信念。在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心怀壮志的人,他们独领风骚,书写传奇,成为时代的楷模与榜样。此外,诗人还通过“细溪之鱼”与“鸿鹄之翅”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对人生追求的执着与渴望。细溪之鱼悠然自得于细流之中,却不知深海之深藏着无尽的奥秘;而鸿鹄之翅则渴望广袤的天地,追求永恒的飞翔。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生命形态的不同追求,更凸显了人生追求的无限可能与广阔天地。结尾处,诗人以“他们,是生活的探险家”来总结全诗,点明了那些心怀梦想、勇于探索的人们的精神特质。他们如同那大鱼在深海中探寻,如同那鸿鹄在天空里展翅,不断挑战自我,追求不凡。在平凡中,他们寻找着不凡的自我,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综上所述,《在平凡中,寻找着不凡的自我》以其深刻的哲理与生动的意象,引领读者在平凡与不凡之间穿梭,感受生命的广阔与深邃。此诗不仅是对人生志向与追求的颂歌,更是对每一个在平凡生活中默默奋斗、不懈追求者的深情礼赞。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25日 10:56:31     分类:诗
   169         1
[新诗] 在得失轮回中,找到生命的源泉
《在得失轮回中,找到生命的源泉》【现代诗】 在得失的潮汐中,我静坐岸边,观潮起潮落,心随云卷云舒。得失,如梦中的幻影,来去无痕,却牵动着心灵的琴弦。 不要过于在意,那得失的尘埃,它们是生命的点缀,而非生命的全部。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有明有暗,却共同构成了浩瀚的宇宙。 得到,是生命的馈赠,如春日的暖阳,温暖了心房,照亮了前行的路。失去,是生命的考验,如秋日的落叶,飘零而落,却为大地铺就了新的生机。 以平常心对待,如同行走在云端,不随波逐流,不随影自怜。得失的起伏,如潮水般涨落,而我,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内心的平静,是生命的宝藏,在喧嚣的世界中,守护着一片宁静的天地。它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智慧,在得失的喧嚣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面对人生的挑战,如同攀登高峰,内心的平静,是坚实的基石。它让我们在风雨中不倒,在挑战面前,不惧不慌。 得失,是人生的常态,它们如影随形,却不能左右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平静的心,拥抱每一个瞬间,在得失的轮回中,找到生命的源泉。 这首《在得失轮回中,找到生命的源泉》是一首富含哲理与情感的现代诗,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笔触,引领我们深入探讨了得失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开篇“在得失的潮汐中,我静坐岸边”,诗人便以潮汐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在得失之间不断起伏变化的常态。而“观潮起潮落,心随云卷云舒”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便面对得失的汹涌波涛,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接下来的诗句“得失,如梦中的幻影,来去无痕,却牵动着心灵的琴弦”,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得失的虚幻与对人心的微妙影响。得失虽如梦似幻,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在得失之间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诗人以“不要过于在意,那得失的尘埃”作为劝诫,提醒我们不要被得失的表象所迷惑,要看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生命真谛。得失只是生命的点缀,而非全部。正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有明有暗,却共同构成了浩瀚的宇宙,得失亦是如此,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在描述得到与失去时,诗人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得到被比作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而失去则如秋日的落叶,虽飘零而落,却为大地铺就了新的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得失之间的差异,更深刻地揭示了失去背后所蕴含的重生与希望。诗人强调以平常心对待得失,如同行走在云端,不随波逐流,不随影自怜。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坚韧是我们在面对得失时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在得失的起伏中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坚定,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最后诗人将内心的平静比作攀登高峰的坚实基石,让我们在风雨中不倒,在挑战面前不惧不慌。得失虽为人生常态,但它们并不能左右我们的灵魂。只有以平静的心去拥抱每一个瞬间,我们才能在得失的轮回中找到生命的源泉——那是一种超越得失、洞察生命本质的智慧与力量。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16日 11:17:08     分类:诗
   147         1

1 2 3 4 5
  • 46 条记录 第 1 页/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