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绝句二十首 其四
清 王世祯
东家蝴蝶作团飞,西家流莺声不稀。
白苎新裁如雪色,潜来花下试春衣。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活泼轻快的生活气息,从多个维度营造出富有画面感与青春活力的场景:
1. 意象与画面呈现
- 开篇两句:“东家蝴蝶作团飞,西家流莺声不稀”,构建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东家蝴蝶作团飞”描绘了东家周围蝴蝶成群结队飞舞的热闹画面,蝴蝶翩翩起舞,展现出春天的蓬勃生机与灵动之美。“西家流莺声不稀”则从听觉角度入手,西家传来接连不断的流莺啼鸣声,莺啼清脆婉转,为画面增添了悦耳的音效,进一步渲染出春日的热闹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春天的召唤下苏醒、活跃起来。
- 后两句:“白苎新裁如雪色,潜来花下试春衣”将视角聚焦到一位少女身上。“白苎新裁如雪色”点明少女新裁剪好的白色苎麻衣服,像雪一样洁白,突出衣服的崭新与素雅。“潜来花下试春衣”描绘少女悄悄来到花下试穿新衣的情景,“潜”字生动地刻画出少女的娇羞与俏皮,花下试衣的场景充满了青春的灵动与美好,少女与鲜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极具诗意与美感的画面。
2. 情感表达
- 青春活力与喜悦:整首诗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蝴蝶纷飞、流莺啼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而少女试穿春衣这一行为,更是传递出青春的朝气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春天的氛围中,少女以新裁的春衣来迎接春天,充满了喜悦与期待,这种情感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自然地流露出来。
- 微妙的少女情怀:“潜来花下试春衣”细腻地表现出少女特有的娇羞与含蓄。在美好的春光里,少女独自在花下试衣,或许有着对自己美丽的期许,又有着怕被人发现的羞涩,这种微妙的少女情怀在诗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诗歌增添了一份温婉与细腻。
3. 艺术特色
- 声色结合:前两句诗中,视觉上蝴蝶纷飞的画面与听觉上流莺的啼鸣声相结合,从不同感官角度全面地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丰富多彩。
- 衬托手法:以蝴蝶、流莺、鲜花等春日美好景象为背景,衬托出少女的青春美丽与活泼灵动。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试穿春衣,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强化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细节刻画:“潜来花下试春衣”中的“潜”字是细节刻画的精妙之处,精准地描绘出少女的神态与心理,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少女那种既兴奋又羞涩的微妙心情,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作者
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后,于第二年出任扬州推官。康熙元年(1662)春,他与扬州诸名士修禊于红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康熙三年春,王士祯又与诸名士再于红桥修禊,王士祯一口气作了《冶春绝句》十二首,其中流传最广的的一首是:“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众人皆和韵作诗,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