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浦西桥
明-高启
春水何长春日短,沙鸭交眠绿莎暖。
晚过桥西不见人,野梅零落江梅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诗人高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水长流、春日短暂的景象。"春水何长春日短"一句,通过对比春水的永恒与春日的短暂,传达出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沙鸭交眠绿莎暖"描绘了沙洲上的鸭子在温暖的莎草丛中安睡,画面宁静而和谐。
"晚过桥西不见人",诗人独自漫步桥头,天色已晚,周围空无一人,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两句"野梅零落江梅断"则以梅花凋零的意象,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淡淡哀愁。高启的写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