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峰先生《咏鹤三章》
唐大进
咏鹤三章
林峰
其一
九皋声吭已闻天,一别孤山不计年。
处士墓前吹玉笛,空亭仍在白梅边。
《诗经·小雅·鹤鸣》有句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喻君子贤士才德深厚,虽处于卑贱中,仍不掩其光芒。咏鹤三章首咏起句即化用《诗经》名篇以赞美鹤的品性,并警世化人,境界深邃而旷远。全诗以林和靖以鹤为子典故,鹤去千年,闻笛而归,梅花似雪,空亭依旧,孤墓孓然,鹤归而人逝,怎不令人唏嘘!其誉贤士,伤岁月之情令读者感触至深。
其二
一唳华亭不再闻,霜天落月复停云。
扬州梦觉知音少,流水声中哭使君。
《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平原即陆机,陆抗之子,名门之后,才高天下,而无端受谗被诛,士之将死,只叹鹤唳之不可复闻,足见鹤鸣九皋之声,是何等清奇也,以至名士性命走到尽头之时,犹念念不能忘。全诗作人生无常,知音难遇之叹,使人长歌当哭,缅怀贤士。而对于鹤,则令人多了几分亲近,多了几分敬仰。
其三
晴空千里坐风归,辽海烟涛逐雪飞。
华表月明春万古,白云深处故人稀。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已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全诗以此典故为脉线,因眷恋故乡,一鹤凌烟冒雪,乘风归来,依然华表万古,明月照春,只是苍桑变化,人事已非矣!
咏鹤三章汲古于笔,化典无痕,字字精警,句句清奇,三章不着一鹤字,而句句关鹤,而笔法高超之处,则见鹤之外,读者犹感悟岁月荏苒,逝者如斯,活着便是幸福;而际遇兴衰,人生无常,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至于苍桑变化,人事全非,此则世间常态,何必萦怀?能带点道风仙骨,但求岁月静好,则人生境界自高矣!三章读来,可谓一唱三叹,哲趣横生,为后学者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