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刘相法点评唐大进诗十首
刘相法点评唐大进诗十首庚子开年吟奉和林峰先生东风一夜物华更,冰下遥闻汩汩声。星月分明怀抱阔,杯觥交错斗参横。暖来心底情初觉,诗寄天涯春已生。为有九阳催奋发,一鞭老马尚兼程。 【评】该诗是一首和诗。“开年”,在人们的心灵上首先感觉的是春天来了。首句用“东风”“物华更”起兴,渲染了一种季节变化、春天到来的气氛。接句冰下闻水声,细致而形象地说明“听”到了春天的脚步。中间二联着重抒情。第三句是大背景的铺展;第四句是细部的刻画;第五句写心中暖流涌动;第六句情致发动而为诗。四句,通过天空、眼前、情感生发等写出了面对春之到来的喜悦心情。尾联照应首联,“一鞭老马尚兼程”,给人一种奋发的气势,昂扬、有力。该诗开合有致,写法上注重虚实结合,取景典型形象,很好地表现了主题。章法、句法俱佳,值得学习。林峰先生原玉:庚子开年吟旧岁桃花子夜更,独吟高阁听春声。清风缕缕催人醉,秀木森森傍水横。闻笛村前人早起,锄桑陌上草初生。嫣红四野皆诗意,纵马长程复短程。 自题(一)一梧桐枝老凤来巢,心至宽时万象包。谋世自如随俯仰,吟诗更许不推敲。客来便下陈藩榻,秋去闲诛宋玉茅。聊赖床头著周易,江湖嫌怨笑中抛。 【评】该诗遣怀作品。首句以“梧桐枝老凤来巢”起兴,奠定了全篇基调。梧桐是祥瑞的象征,代表品格高洁,古人有“凤凰非梧桐不栖”一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已有“凤来巢”,便见机枢,凸显了高洁的品格。次句以“心宽包容”接,显得文雅大方,从容不迫。颔联承第二句,以谋世“随俯仰”吟诗“不推敲”,表现自己随遇、随缘的胸襟。颈联承第一句,说明自己的待人之道和选择生活环境。东汉陈蕃为豫章太守,素不接宾客,惟徐穉来特设置一榻,平时挂起。后用“陈蕃之榻”指对人敬重而特别礼待。北周庾信逃遁到江陵后,曾在战国时楚大夫宋玉住过的地方剪除茅草为屋而居。后以此典喻指修建住宅。尾句照应首句,有关合之妙。你是一棵梧桐,自能引得凤凰来;人身在江湖,能够一笑抛“嫌怨”,没有梧桐之高洁,是做不到的。诗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职责担当,可以说是身陷江湖的。但该诗却不着烟火味,写得空灵悠远,脱俗而又情感真实。用语平淡,用典不着痕迹,用意厚重、平实,给人一种感动的力量。二秋深偏爱上层颠,击节行歌似昔年。熙攘生涯云外雁,豪粗意气杖头钱。南园抱瓮身犹健,北海开尊夜不眠。耳顺无须泉水洗,心花粲粲在芝田。 【评】不是唯独秋天“爱上层颠”,而是因为秋天登高有特殊的含义。当然,这里的“秋”也可指作诗的时间。打着拍子,一边走路一边唱歌,多么欢快和豪放!我们平心静气,涵泳此诗,倾听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必细释,而得其情,见其妙。把喧嚣的尘世抛却,像高空的云雁一样超脱;一心坚守淳朴,“抱瓮”灌园,没有名利机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操?在如今人们面对商海横流,利欲充斥,一切以金钱作为衡量价值的砝码,视道德与良好传统而不顾的社会现象,该诗无疑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该诗与上首不同的是,直面生活,从哲学的高度,细腻地阐释生活的真谛,给人启迪。 为郑欣淼先生七秩寿题少年怀抱出人豪,绣虎雕龙切玉刀。诗满雪泥凫舄远,情关黎庶紫垣高。江鲍动色在鸿笔,屈宋传神有凤毛。难得秋晖添意气,更催翰墨引风骚。 注:情关句:先生诗著有《雪泥集》《紫垣集》。 【评】贺寿诗,通常要讲到被贺者的生平。但一个人主要经历是多方面的,郑先生曾任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兼院党委书记;社会兼职,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第四届会长;一首七律诗就其主要方面也不可能都涉及到,所以要认真选择,进行艺术构思。我们看该诗是如何处理的。首句说少年壮志,是总览一笔。人物一出场便见不凡。接句是非常重要的一句,也见诗人的匠心所在。“绣虎” ,《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绣”,谓其词华隽美;“虎”,谓其才气雄杰。后遂以“绣虎”称擅长诗文﹑词藻华丽者。“雕龙”,雕镂龙文。喻文辞博大恢弘﹐不同凡响。可见,该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赞赏郑欣淼文学艺术造诣精深、高超。“凫舄”指仙履,此指履历。“紫垣”星座名,常借指皇宫。颔联巧妙而精炼地突出了郑先生所著的《雪泥集》《紫垣集》诗集。颈联说郑先生有江鲍的大手笔,有屈宋的华美风度和杰出才华。江鲍,是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和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并称。屈宋,是指以屈原为首,包括宋玉、唐勒、景差在内的楚辞、楚赋的作家群体。最后以“翰墨引风骚”作结,表现了作者对郑先生的敬仰之情。此诗意蕴深厚,用语典雅;赞颂而不媚,恭敬而不俗,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反复咀嚼,自能得其佳妙,从中亦可寻味出为人处世的道理。 过贺兰山曾掷琴弦化作溪,仙人踪迹到今迷。云飘白桦旌旗舞,雨过黄河战马嘶。霸业苦凭三尺剑,功名聊倚一丸泥。谁知风月不须买,任是英雄与竖儿。 【评】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传说仙人携琴西游,见贺兰山风景优美,一时雅兴大发,便在一块巨石上抚琴弄弦。又见远山那边飘过一朵彩云,仙人便腾空而起,甩下一根琴弦飘然而去。琴弦落处,化作一条小溪,从此,这块巨石被人们称作古琴台,其下小溪便名为琴溪。“仙人踪迹”指在贺兰口沟内平卧着一块大石头,很像人的一只脚,在大石头上又磨刻着两个大脚印,一前一后,好像一个巨人跨大步时留下的印痕。从明朝开始,贺兰山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中间二联主要说这段沉重的历史。或为“霸业”,或为“功名”,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了悲壮的血腥战争。诗人到此,思绪穿越历史的烟尘,看将士们的搏杀与争夺,诗人是一种什么感情?诗中没有说,我们只能从客观的表述中,去探知,去求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和平的环境,美好的“风月”之景,必须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有强大的军队镇守,有英雄和普通士兵的浴血奋战才能赢得,这是诗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该诗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从历史的视角解读贺兰山,具有感人的力量,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 与长青诗社诸公酣饮宝庆府拈得“看”字相逢倾盖足衔欢,荏苒江湖意自宽。矜许开胸无俗物,合知下笔有层澜。庾郎未免悲为客,张翰原来苦作官。慷慨还须夸我辈,利名宠辱醉中看。 【评】倾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即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与题非常切合。颔联承首句“足衔欢”,“酣饮”、吟诗。颈联承第二句,借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来表达自己“意自宽”的情感,显得厚重、深沉。“庾郎”指北周诗人庾信,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宋人姜夔《齐天乐》词:“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张翰,字季鹰,西晋官吏、文学家。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为由辞官而归。清初长洲学者张大纯作《过季鹰墓感赋》,其中有句云“杯酒生前轻将相,秋风身后重莼鲈。”尾联表明自己的心志。“慷慨”,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所以会“利名宠辱醉中看”。看淡名利、宠辱,也是一种心灵回归的体现。视名利于浮云,是一种超脱;“宠辱不惊”是真实的忘我,这是一种大胸襟,大境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庚子年感题流岁萧然时疫深,静来面壁细思寻。手中但有良知尺,世上宁无大爱心?生命千般当敬畏,乾坤万象莫相侵。栖身只幸家还在,活着何妨抱膝吟。 【评】庚子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流行,给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首联用赋的笔法直陈其事。其中一个“静”字和“细思寻”,突出题中之“感”,引出后面的议论。“良知尺”即社会规则、道德规范等;人世中既然存在美好的道德规范、规则,那么就一定有大爱之心。对疫情的战斗,多少人义无反顾冲向前线,出现了妻送郎、爹娘送子的感人场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彰显了人们崇高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疫情,人们也在思考,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遵守自然规律。尾联,归到自己,栖身在家,安然自在的活着,不妨吟诗。该诗,自然平静,在“静”中看社会,思考人生。语言明白易懂,用纯淡朴的家常话,“寄至味于淡泊”,但表达的意境却是深厚、丰满的。 奉和林峰老会长书怀华丝沾露问归迟,只为开胸一句诗。安得笙歌金谷夜,并怜风月建安时。持觞抚卷已成癖,踏雪寻梅岂不痴?心底熙熙如有信,年年二十四花期。 【评】一个人在红尘翻滚中,如何自处?到了头生“华丝”的年龄,找一个僻静之处,独自一人,让奔波的心灵“回归”。这需要一份勇气,一份淡定,更需要一份坚决的割舍。少年的不知愁滋味,青年时期的向往、奋发,中年的磨砺,似乎都成了一缕轻烟,在眼前缭绕。历史和现实,自然和生命,需要思维的触角去探索,去感悟。于是,让烦躁的心灵静下来,像一池柔水无波,并让她流过心田,心便清澈了,安然了,平静了。这是一种力量,一种诗的力量,让心灵返璞归真,让现实中为利益、欲望搏斗的生命,进入诗的世界,并由此感受身与灵魂相关的另一层深意。一杯酒,一卷诗;春则登山看水,冬则“踏雪寻梅”,心无羁绊,任其“成癖”“成痴”,这不就是一种人生境界吗?诗人的诗是平静的;诗人的心是透明的;诗人之思是深邃的;给人的启迪是深刻的。 附林峰先生原玉:书怀天涯寄迹苦栖迟,潦倒行囊几句诗。立雪思君虽万里,种兰饮露待多时。寒侵客梦愁云乱,醉卧旗亭怨我痴。风雨故人何处去,鹃啼窗外了无期。 过遂昌仙霞空翠豁吟眸,韵领东南四百州。相圃披寻仙令句,瑶池堪拟穆王游。云连龙虎俯幽壑,林掩龟蛇镇远流。闻道平昌风水好,黄金千古满山陬。 【评】遂昌,县名,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仙霞”即仙霞岭,其山脉横贯遂昌县全境。首句写仙霞岭极有气势。峡谷清幽,林木茂密,清澈的山泉穿行其间,形成瀑、池、湖、潭、泉、涧,堪称仙境。中二联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展开思绪的翅翼在绵延的仙霞岭上空飞翔,景与情相融,虚与实交错,既有原始的生机,又有仙境的隽妙。结句“黄金千古”,即遂昌金矿,是国家首批矿山公园,景区拥有国内开釆规模最大、遗迹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金银矿古矿洞。古矿洞中的“烧爆法”遗迹,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整首诗节奏起伏,雄奇流畅,想象奇特,用意深远。尾联从叙景中跳出,点出“千古金矿”,拓展了意境,有种历史的厚重感,使该诗思想意义得到升华。 香江诗友雅聚鹏城寄美慧女史荔园秋正媚,对景缀文章。庾信江山笔,青莲君子觞。自嗤多懒拙,难得一疏狂。且揽梧桐月,高吟入醉乡。 【评】首联“荔园”点地;“秋”点时;“对景缀文章”叙事,组织文字以成篇章为“缀文章”。开篇简洁明快,突出了题之“诗友雅聚”。颔联承第二句。庾信在诗、赋、文等方面都取得相当高的成就,是北周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他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饰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青莲”,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为著名。“觞”本义为古代盛酒器,此为饮酒的意思。李白奔放的表达主观感情,豪迈的抒发胸中感慨,都借酒助兴把生命的激情转化为神奇的诗篇,同时以诗歌为媒介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展示自己的人格风采。诗的后半,紧接颔联,表达自己的心声:自己嗤笑“懒拙”,“难得一疏狂”,更不能“斗酒诗百篇”,当然诗文不能与前贤相比。第七句“梧桐”象征高洁品格,“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如此意象,凸显了诗人的胸襟。第八句,一气流走,直抒胸襟,不妨也来个“高吟入醉乡”,飘逸、神远。该诗语言奔放,意境明朗,深含了内心感慨和人生体验,且又富于轻松的意趣,颇耐人回味。 (刘相法,曾任解放军某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解放军济南老战士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金秋诗刊》副主编,香港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副站长、《香港诗词》副主编、《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执行主编,《漱玉》名誉主编兼特邀编审、《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主编,《中华诗人》副主编。出版了诗词曲联集《绿洲心路》《南窗风影》、军旅纪实文学《人生警戒线》《与官兵说法》等著作。)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6日 21:59:39
分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