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应詹(274—326)大事年表 [文章]

钱塘丐叟     发布时间: 2025/4/22 15:28:20
阅读:5次      分享到


字思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晋初年重要将领、政治家,历任多职,参与平定多次叛乱,对稳定东晋初期局势有重要贡献。

 

西晋时期

274年: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应琚为曹魏侍中,父应祯为西晋弘农太守。

早年: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以孝闻名。成年后学识渊博,性格宽厚,受士人敬重。

 

东晋建立前后(307—317年)

307年(晋怀帝永嘉元年):被琅琊王司马睿(后为晋元帝)征召为镇东大将军府长史,成为司马睿幕僚,参与江东政权筹建。

313年:出任建武将军,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镇守荆州南部,平定当地蛮族叛乱。

315年:因功封观阳县侯,食邑千六百户。

 

东晋初年(317—326年)

317年(晋元帝建武元年):东晋正式建立,应詹任后军将军,负责建康防卫。

318年:转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镇守武昌。任内整顿吏治,安抚流民,发展生产。

322年(晋元帝永昌元年):

王敦之乱爆发,应詹率军抵御王敦叛军,坚守武昌。

晋元帝病逝后,明帝即位,应詹被加封益州牧(虚衔),以示笼络。

324年(晋明帝太宁二年):

参与平定王敦之乱的后续战役,协助朝廷军队收复失地。

战后升任光禄勋,后改任吏部尚书,主持官员选拔,以公正著称。

326年(晋成帝咸和元年):

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追赠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号“烈”,世称“应烈侯”。

 

主要贡献与评价

军事:长期镇守荆州、江州,平定地方叛乱,抵御王敦势力,维护东晋稳定。

政治:任地方官时注重民生,招抚流民;任吏部尚书时选拔人才公允。

文化:与名士陶侃、温峤等交好,史载其“文武兼资”,有文集传世(已佚)。

 

备注

应詹的生平记载主要见于《晋书·卷七十·应詹传》及《资治通鉴》相关章节,部分细节年代可能存在争议。

其子应玄嗣爵,家族延续至南朝。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