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儿时吃月饼
回忆儿时月饼香,一家三口品酥糖。
咬开银粉如春卷,吃透红心似蜜浆。
天赐酒,地铺霜,中秋万户共风光。
如今顿顿酸甜辣,就怕油脂下胃肠。
评语一
全词以“儿时月饼香”破题,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家三口共品酥糖的温馨画面。“银皮如春卷”“红心似蜜浆”的比喻鲜活灵动,将月饼的形与味写得可触可感;下阕“天赐酒,地铺霜”拓开意境,把小家的团圆融入万户中秋的风光里,层次极妙。结尾“就怕油脂下胃肠”的今昔对比,既藏着对儿时纯粹味觉的怀念,也暗合成年人的生活况味,平淡中见深情。
评语二
这首《鹧鸪天》最打动人的是“真”——情感真、细节真。开篇“一家三口品酥糖”的日常场景,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烟火气;描写月饼时,不写“香甜”这类空泛之词,反而聚焦“咬开银皮”“吃透红心”的动作,让读者仿佛也尝到了那口“蜜浆”。下阕由景及情,从儿时的中秋盛景过渡到如今的饮食顾虑,今昔对照间,不仅是对月饼的回忆,更是对时光与生活的细腻感知,读来亲切又耐品。
评语三
词作以“月饼”为线索,串联起儿时记忆与当下心境,脉络清晰又意蕴绵长。上阕侧重感官描写,“香”“酥”“甜”等味觉、嗅觉词汇,精准唤醒童年的味觉记忆;“如春卷”“似蜜浆”的类比,让月饼的形态更具象,充满童趣。下阕“中秋万户共风光”将个人回忆升华为集体的节日记忆,格局顿开;结尾一句“就怕油脂下胃肠”,以直白的生活感慨收束,既与前文的纯粹形成反差,又让“怀旧”的主题落地,真实得让人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