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奉教作(唐 李峤)
绿树炎氛满,朱楼夏景长。
池含冻雨气,山映火云光。
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
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
一、题解:
于五月接受教导后而作。奉教:接受教导。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臣虽不佞,数奉教於君子矣。” 宋 吕祖谦《答陈同甫书》:“委曲之教,极见诚意,自此谨当奉教。” 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郁离子曰:‘唯唯,愿奉教 。’诗题中的教导指本诗第七分句“欲逃三伏暑”而接受的他人教导。
二、字解:略
三、词解:
1、炎氛:热气;暑气。 汉 张衡 《七辨》:“桴弱水 ,越炎氛。” 唐 储光羲 《行次田家隩梁作》诗:“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宋 朱熹《对雨》诗:“凉气袭轻裾,炎氛起秋思。”
2、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採三秀之华英。” 唐 白居易 《骊宫高》诗:“高高驪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 潘用中始初见对面楼上画阁朱楼,好生齐整。”
3、夏景: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销夏湾》诗:“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4、冻雨:以液态降落的雨,系与地面或暴露物体碰撞时冻结所致。
5、火云:红云。多指炎夏。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蕤宾五月》:“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絶壁上朝暾。” 仇兆鳌注:“火云,朝霞也。” 明 刘基《过闽关》诗之九:“岭上高秋生火云,狂雷送雨忽纷纷。” 郭沫若 《骆驼》诗:“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6、花庭:花苑。
7、三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
8、十旬:一百天。旬:十天。《周书·周瑾传》:“曾未十旬,遂迁四职,缙绅以为荣。”
四,典故:无
五,诗译:
炎热的雾气已经布满在青绿色的树木之间,朱红色的楼房(此处指作者居所)内夏季日光的照射时间开始变长。水塘里依然隐含着寒凉的余雨气息,远山映照在如火燃烧般的红色光芒里。栽满果树的庭院里初种的樱桃已经成熟,栽满花木的院落里天刚亮时木槿花就已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如果想要逃避那三伏天的炎热,依然还要漂游在一百多天的酒器之中才可以度过(指借酒消遣度暑)。
六、诗析: 五月为初夏时节,初夏为夏至后,农历四月,是夏季的第一月,一年中天气转热的开始。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本诗作于五月,正处在春夏交替乍热还温的时节。炎氛已满、夏日尤长,作者在本诗的前俩分句就直言道出了在这个特殊时节里的特殊征兆,即已经有感受到炎热的雾气布满在绿树之间,因一年中夏季白昼最长,所以作者在所居的朱红楼房内能明显观察到日照时间已开始变长。紧接着在三四分句进一步承接起句,来具体描写低处所感受到的水塘中所隐伏的寒凉余雨气息与抬头所见的远山日映红光,春雨的气息还在,而由炎日所照射的红云已经明确预报了炎夏酷暑的日渐逼近。本诗前四句以不同层面的四处景物来描述五月初夏里的特殊气象,先由感观感受到的屋外树间热气写到肉眼可见的外部日光照射,再由感受到的低洼处水塘寒凉余雨气息写到高空里可见的山照火云红光,纵横交错,层层递进,层层气象不同,这些全部切合的是诗题中五月二字。接着的颈联里并举五月初夏时节的俩种典型花果植物樱桃与木槿承题,最早的樱桃多成熟在五月,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新樱成熟所隐含的深意在此为结句埋下伏笔,预示一种希望;木槿花朝开暮落多于夏秋,其生命力极强,花象征着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性格,也象征着红火,象征着念旧,重情义,木槿花香所隐含的深意也为结句埋下伏笔,同样预示着一种希望,一花一果的成熟芳香在此也隐含了一种和谐恬美气氛。最后的尾联切合诗题中的奉教二字,却是将转合在此融为了一体,在这样和谐的环境里作者突然道出一种隐忧,就是惧怕酷热的日渐临近,希望这些酷夏炎热能够早些过去,为此而奉教的结果,就是在八分句中提到的还泛十旬觞。从初伏到末伏庚辰日(八月中下旬),也就是从诗题中提到的五月至八月份中下旬,正好十旬,也就是一百天左右的时间,以后就会出伏,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将一天天更转凉爽,这段时间里,作者受教要漂游在杯盏交错间度过,希望借泛酒来度过炎夏,但并不是一人独自饮酒,而是同那些念旧情重情义的老友们或者是诗题中所提到的曾施教于作者的重情者。三伏在此应为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三伏天是全年最酷暑的时候,所以七分句想表明的是希望逃过整个炎夏,而不仅仅只是最酷热的窄意的“三伏天”。
注:最简单的创作方法,在了解押韵对仗马蹄韵粘对这些基础知识后,按解析类推创作诗词曲,再结合格律检测工具修改敲定作品,常用网站如诗词云、搜韵、诗词吾爱等。
百姓诗词联:
阔别数载,复聚首于乡。嗟嘘世事沧桑,童颜不复。推及故旧,得存声色者已无几多。慨而叹曰:呜呼,徒鹤发存矣。感作粗稿于辛卯年壬辰月庚戌日
随诗经风:魂鉴(混元韵)
庚寅太岁,宿值金匮。乾象六合,黄道兆吉。
混元始出,旁开韵翼。盈虚有数,幻化根微。
鼍鼋负碑,躬安行之。高阁蒙尘,间梦清之。
司命天德,威仪辅弼。卧巢泥马,庸庸几识。
骐骥纵跃,日贯千里。飙风踏月,率性由之。
策兮骋兮,迢迢广宇。骋兮策兮,昂昂无极。
随楚辞风:灵鉴(十三辙)
世务难通兮 愚性兮本僻
人情山厚兮 惭掩兮真迹
翱游四海兮 欣欣然其阅历
执椽笔而闷思兮 魂偏孤落而失佚
可吟太行之嵯峨兮 可唱屈子之悲涕
欲渡爻疆远行兮 反蒙尘而孤立
昔擎灵霄兮 初问锋芒势利
骞雷霆震震兮 拢长风而欲以浮积
仰圣贤之遗泽兮 惜比干之侼逆
欲寄乎明心兮 反落之以沟溪
嗟史鉴之贤君兮 皆远谄而近直
唯胸怀之社稷兮 瞻高而避色不及
谩群星黯黯兮 莫赖之以狐姬
惟苟延字句兮 扶侧罄而予以旁击
视新风漫漫兮 皆赖仰众贤撑起
惟寸土日垒兮 方得以泰岳峰移
骞前途之杳杳兮 惟借之群策群力
可抛乎杂念兮 谋共识而存疑
忧鼎力与乡寰兮 非关霜瓦之事
君身则正兮 权可奉余微躯脂米
日日所思兮 夜夜所思
尤辗转而无眠兮 骞清思以直达天邸
傍神魂而远游兮 骋骐骥以率性驱驰
随乐府风:伯子琴音(混元韵)
伯子谙知交,长流四海绝。
千古知音会,同声相应谐。
怜昔高山语,惘随雁飞灭。
自此尘寰望路遥,弦断凭谁结。
随建安风:建安风骨(新韵)
拔刀叱天宇,蛟鞘暗铮鸣。
劈荆开古道,铁马会群英。
蔽日寒光白,冷颜血水凝。
安敢摧杀气,独吾建安风。
随格律风:网游杂感(平水韵)
朝朝逆水傍清流,野渡随风放小舟。
狂啸群峦舒块垒,冷观万象却添愁。
梢头稚鸟声呜咽,丛畔阴虫语乱啾。
绝美桃源偏煞景,氤氲俩岸望骷髅。
自题诗
却月灵波憩晚钟,渔舟缓渡就歌行。
半肩簑笠隔风雨,诉尽尘澜烟火声。
中秋月
皎洁出洪荒,云衢渡夜凉。
悬空当宝鉴,著地发金商。
意象临旬满,神魂隔日彰。
高寒偏乐世,汲古焕流光。
辛卯后补诗词联各题-神游三座崖
诗-
高畅快登临,逐遗要隘心。
危崖温故事,石府鉴鸣琴。
却顾飞来径,无寻落没音。
空嗟先义举,识否数闲人?
词-贺新郎
问语登山客。入云时,摘霄摩斗,可成仙格? 嗟叹尘间多烟火,折损春岚秋色。千古事,曾归谁笔。 枉道悬崖存义举,至如今,页页归沉寂。触目景,更相识。
晓君鸣彻飞鸿笛。漫长吁,回声坠谷,断音难拾。 乱世英枭偏归隐,作古陈年旧迹。望四下,风流侵蚀。 踏遍长阶寻不见,剩游人,空论金樽席。懒跨鹤,杖天直。
联-
巉岩云枕畔,只苍阶石府,老树灵山,些些星火存兵迹;
叠嶂画廊间,多盛日华光,浮烟浩气,点点崖关道雁声。
迎新春
仙客来香别有情,合时骜放报春程。
琼枝着色遥相递,暮节当楼日正迎。
待举霞鲜开浩饮,将调露瑞入新烹。
腊寒余味犹无散,早拟桃符唱德荣。
注: 仙客来,盆栽花卉,适合家庭装饰,花 期在元旦春节前后, 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迎新春
当楼倚望醉春来,陌柳迎风燕翦裁。
斑驳游鱼巡碧水,参差砎石出新苔。
酌将广目描诗尽,兑取浓情换酒开。
神入龙山堪祷谷,欣看去岁得纷皑。
行吟偶感
修禅净土借高堂,栖隐神魂梦未凉。
逐日孤舟行影绝,随风客意步云茫。
春深偶有登枝鹊,道浅偏无济世方。
尘路冥冥天定此,但留箴语任翱翔。
贺唐槐诗社入驻论坛诗社展区见赠
设坛天祭酒为媒,匏革玄音仗此开。
尽铸金樽斟晓日,涤将椽笔供唐槐。
华文冠绝千秋矣,大曲风流百世哉。
赫赫乡贤乐嘉会,扶摇唱饮踏云来。
几首回文诗
墨间幽韵漱沧流,韵漱沧流暮日收。
暮日收云松掩色,云松掩色墨间幽。
月如舟倚尽云头,倚尽云头片片柔。
片片柔云生浩渺,云生浩渺月如舟。
雄尤翼振势飞鸿,振势飞鸿鸣日东。
东日鸣鸿飞势振,鸿飞势振翼尤雄。
琴弦断絮乱风吟,絮乱风吟痴渡今。
今渡痴吟风乱絮,吟风乱絮断弦琴。
草木一秋
同城乐韵前车事,雾里飞花尚醉颜。
一曲清歌人未老,先朝逸欲梦中潸。
丹心倾罢乌龙智,华鬓添来玉鹊斑。
何叹乡寰无净土,春巡故地后时闲。
梦境之石壁秋容
秋容未顾旅人稀,欲上青峰陌路违。
石壁苍苔牵客绪,玄门老树挂云衣。
酒熏无寐佳思起,梦呓尤酣丽句归。
闲往山深寻乐处,篷车碾碎数芳菲。
用某论坛名作十三首
蒲公英
轻盈老絮悦天涯,处处流连处处家。
欲堕纤尘身是客,何须折羽向桑麻。
空谷幽兰
空幸琼芳削堑间,谷风时送力疲殚。
幽人独到寻嘉旨,兰捧仙香净乐安。
痞子哥
筏皮催起世无双,直搅千江混一江。
悉数帆歌征海地,从来不破不收降。
将军令
横刀啸傲绝雌黄,血甲铮铮呓日长。
闷饮三河舒块磊,临云杀气一时王。
大西洋底来的人
滔滔沧溟逍遥欲,焉惧偕同道者稀。
彻摆金鳞横老路,龙宫独步笑斜晖。
初音
缚梁三日不曾去,婉尔娇音夜夜啼。
独卧新巢禅老树,瞻初稚燕更凄凄。
明日
前时风雨一时寒,劲扫清街巷陌潸。
昔日黄花多陨落,朝来或可动阳关。
星缘
月翁知趣远晴屏,独耀浮华桃运星。
空种羞思难会首,迢迢银汉束流萤。
丑小鸭
芦丛隐暗一毛头,垂首幽忧问乱流。
雪翼何期随我意?高飞直掠万重楼。
一叶孤舟
漫作蓑衣舱上酒,钓江野客觅闲情。
随波非为秋岚色,借放琼舟触鹭声。
紫轩
宝驾青鬃撑紫盖,蹄扬跋扈正春时。
嗟叹它日风云去,无复横行笑蟹迟。
漫天飞雪(古)
梨花莫羡雪花白,独幸风吟为色开。
谁晓素裾出广宇,蟾宫遍堕仙人才。
风云(古)
闻风墨色驭嚣云,摇曳游丝不可寻。
乍济甘霖泽世外,柔怀震震奔雷霆。
象形文
大荒垂鸟迹,六合织纹符。
乾命神形约,象穷类物涂。
幽星臻化境,绝域释玄珠。
羲氏别繁杂,盲风略扫无。
观青天之作,见断刹残碑立于旷野,上若数把利剑划破云霄,森然肃穆,仿于沧桑间而得浩气永存,且怀故遣笑:
极目残碑浩气存,凌霄剑势破云昏。
无情世事偏经眼,有道尘因难乐樽。
闲话单骑赤兔咽,冷观万户紫骝囤。
意随贤直开心夙,醉里金刀血尚温。
随兴几首:
葭灰合律报春声,空绕山林独自鸣。
多少风云频过眼,而今始见幼根萌。
钙粉粘胶掺腻子,工程饰面刮墙儿。
涂鸦爱屋更筋道,但鉴妆成玉阙时。
同行有寄
遥瞻蜃海势东流,跃跃情怀未敢休。
但得灵云充跨鹤,乘时伴尔结良游。
春荣
大野苞芽觉胜春,庄容次第搏香尘。
风流始露娇妍态,满目繁花照眼新。
感赋
盛春得鉴日光中,妙赏花芳韵满丛。
红萼争开添锦气,白衣乐至唱和风。
歌吟古道声犹足,曲动微尘意不穷。
间拾诗心悬老墨,托云聊寄画堂东。
庚子年辛巳月丙子日作藏头
高尘参古义,静养性空明。
山宿足怡德,水天当慰情。
不闻鸡舞起,流俗利纷争。
语默江湖事,深躬任雨倾。
交城县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征文活动随笔无题存档藏头势必赢疾控狙击战
势促冬瘟大巷空,必征国梦九州同。
赢家岂负光阴没,疾客当驱煞气终。
控马些些穿冷雨,狙妖阵阵夺清风。
击流漱石音犹在,战甲绥边鉴圣雄。
无题
尘鞍垂远塞,搦管润祁连。
懒对风笳舞,高情亦满天。
别兰州
黄河意绪满金城,去日空留客雁声。
回望边垣横古道,未酬众志驻长情。
受恩庄浪存真樸,敢驭诗怀逞钓耕。
终日操舟穷万象,但装风物不虚行。
观恒庐书院篆刻展有怀
篆工通化工,工巧天然赐。
气运一刀神,匠心多类似。
欣瞻卦岳巅,微缩中宫内。
妙法结玲珑,奎章延峻峙。
年来诸大公,专擅英材技。
金石得通灵,穷端而别异。
远怀久缀文,天命堪抟义。
古篆尚无拘,兴高何所累。
无题
良久憩城隅,经年何所图。
生逢非八尺,情至也三吴。
淡倚群山秀,闲看万物殊。
乐天推国学,强胜酒千壶。
遥寄偏关将士
不负风云殇铁血,终成义气啸关河。
老营鞍马魂犹在,遍野墩台是浩歌。
壬寅重阳
双阳交合必归真,聊向山荫索醉身。
花酒尤能陶菊性,竹歌当值敬天伦。
行观四野登高客,坐待三朝济世人。
晚岁觉来多俗累,还将冷眼瞰红尘。
云游泰山
其一
得恩尼父足先登,勒石文昌暮日凝。
四顾浮云沉道路,单藏列宿待明灯。
闲来泰岳充灵旨,独上天门掘势能。
庚子秋长风景异,当巡圣道逐师承。
其二
浮尘载我达天门,万壑龙云风虎奔。
俯瞰千千下世结,熹微吐纳一乾坤。
无题
总多衰草没香尘,冷露侵身少济贫。
长恨枯荣销远志,风云不识叫花神。
这是在某博主视频下跟贴的留言诗,是从其相反一面来描述某些流浪汉,坚信总有高才大能潜迹其间,褴褛衣衫不过是某些散仙行世的伪装迷彩罢了。
续联句成诗
放浪浮舟惊噪雀,沿堤古柳乱啼鸦。
奔流直下逾千里,一任青蓑沐日斜。
续某君尾句成诗
欲往蓬莱唱妙音,权将小字附灵禽。
神思一启当千古,仙阙鸣嘤落玉岑。
无题
瘦马频登三宝殿,拙鞭强驭五云车。
山行扬卷尘无数,几近埋轮遏兴余。
观天才少年视频后感歎作
江楼宿雨泽琼枝,逸驾天风舞信旗。
总有高鸣丹鹊事,嗟来后辈弄潮儿。
续某君尾句成诗
惟许余生作茧蚕,无求成蝶梦昏酣。
幽光过隙当知足,末俗侵心总不甘。
懒效毛虫争羽翼,勤将团絮结僧庵。
吐吞钩锁联环旨,大妙希音夜可耽。
网络跟风
老子乘牛过谷关,东来紫气涨秋山。
道经留润无根木,别向云端唱晚闲。
步秦观韵草就圆梦园诗会二首并序
癸卯夏至日,小园盛会大雅云集,乐赏浮桥游舫过水凉亭麦浪涛涛,稍可慰却波古景念想,因就前如梦令卦山公园词续凑七言姊妹篇,韵次文英阁二首,以内应流觞之局,外绝孤篇之患,作为陪衬。
其一
汾流浩汗匀边垒,古圪沉烟入望迷。
夏至新闻田麦熟,南巡乐赏燕莺啼。
和音婉转登仙路,宝墨神通注杖藜。
落落情怀归梦笔,霞光铺盖雅园西。
其二
逐梦诗香集麦园,汗挥如雨学蹒跚。
蝉鸣高树声盈野,鹊朗中亭韵满滩。
兴会群贤当作乐,神游曲水莫偷安。
摆镰勾得流觞饮,玩味酸咸好自宽。
登黄鹤楼(一)
雄峙华中奇绝地,山楼黄鹤温前事。
云游老道不归来,吏隐仙人长得至。
墨迹无干鹦鹉洲,春帘复卷乾坤意。
凭高远眺接江城,惯赏新风弹古翠。
登黄鹤楼(二)
登临每羡鹤高鸣,耳畔犹闻扑翼声。
顿觉真人吹玉笛,频勾野客唱深情。
楚天极目江城子,云梦遥怀吴郡兵。
浩浩东流参果报,漫随仙驾一同行。
新翻出早年旧作贴来存档,散落无数已难收拾,甚至都不记得有写过。
贺榆社诗词学会十周年两首
(一)
文峰昂首驭云驰,复古神魂日鉴之。
德曜皇天悬笔架,仁存厚土灼贤知。
崇阿足下当寻胜,圣相书间漫拾遗。
漳浊干流勤蘸墨,挥鞭任甩太平词。
(二)
贯耳威名榆社祠,文星载道日玄垂。
百家雾雨微澜后,十载风云大寿时。
业内文章劳驾赏,就中甘苦靓谁知。
殷勤赠语高堂客,三晋潮头踏浪儿。
礼赞王老兼寄旧谊诗并序
昔蒙不弃为拙诗泼墨行刊,是年古景弘交邑,而今铁笔誉鹏城,谨祝先生韶华久驻,敬以为序。
隶韵风驰佐粤商,鹏城地气接春阳。
冬瓜岭畔书云色,凉帽山头染墨香。
网传盛誉姥爷事,德化高能明日光。
厚积终须抟翼远,归来仍旧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