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忠心耳火耳火 [文章]

杜雪     发布时间: 2025/6/30 17:07:37
阅读:18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忠心耳火耳火

忠心耳火耳火


作者:杜雪

1962年的春天,在南方一小县城文化馆的阅览室里,阳光透过老旧的木格窗斜斜地洒在泛黄的书页上。二十五岁的小康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小心翼翼地翻动着《红旗》杂志的纸页,生怕弄出一点声响。他是县立小学的语文老师,虽然只念到初中毕业,但在那个年代上学还是以劳动为主,能学到的文化很少,但他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同志,这本《人民文学》您还看吗?”一个清脆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小康抬起头,看见一个扎着两条乌黑辫子的姑娘站在面前。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胸前别着纺织厂的厂徽,手里捏着一张借书证。阳光正好照在她的侧脸上,给她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哦,我不看了,你拿去吧。”小康慌忙把杂志递过去,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对方的指尖,两人都像触电般缩回了手。

姑娘脸颊微红,低声道了谢便匆匆离去。小康望着她的背影,注意到她走路时左边辫子会比右边摆得更高一些,像只欢快的小鸟翅膀来回摆动。

那天之后,小康去文化馆的次数明显就增多了。他知道了姑娘叫小芳,是县纺织厂的一名先进工作者,最爱读《青春之歌》这样的小说。他们常常并排坐在阅览室的长木凳上,各自捧着一本书,偶尔交换几句读后感。

“林道静真勇敢,”小芳轻声说:“为了革命理想,连爱情都可以放弃。”

小康推了推眼镜:“但我觉得,真正的革命爱情应该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

小芳的眼睛亮了起来,像两颗浸在清水里的黑葡萄。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夏日的傍晚,他们常常沿着护城河散步。小芳会给小康讲一些车间里的趣事,小康则教她认识一些生僻字。小芳只上过扫盲班,常常羡慕小康的“学问”。

“你认识的字真多,”小芳仰着脸说,“我就不行,看报纸都费劲。”

小康拍拍胸脯:"有我在呢,以后我天天教你。"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小康决定在认识一周年这天给小芳写一封情书。他翻遍了文化馆的书籍,想找一个最能表达心意的词。

“对了,‘忠心耿耿’!”他在一本杂志里发现了这个成语,将其暗暗记在心间,他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表达自己那坚定不移的爱意。

可当他回家后给小芳写情书当中,突然间给愣住了。“耿”这个字怎么写来着?他依稀记得右边是个“火”,左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小康急得额头冒汗,可这情书已经写了一半,总不能因为这个字就前功尽弃吧。

他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终于想起来那两个字当中还有个“耳”字,“对了,肯定就是‘耳’和‘火’这两字,小康高兴地将情书给写完了。

就这样,一封载满深情却闹了大笑话的情书诞生了。其中最关键的一句写着:“小芳同志,我喜欢你,我对你的忠心耳火耳火,直到海枯石烂也不变心!”

第二天一早,小康特意去国营理发店理了个很精神的三七分,再穿上他唯一拥有的一件白衬衫,见到小芳后,他面带羞涩,红着脸把情书郑重地交给了来赴约的小芳。

“回去再看。”小康神秘地眨眨眼。

小芳捏着信封,心跳得像怀里揣了只小兔子。一回到女工宿舍,她就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可当她看到“忠心耳火耳火”这几个字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她翻来覆去地看,百思不得其解。同宿舍的姑娘们也凑过来,不知谁最先笑出了声。

“耳火耳火?哈哈哈,这是什么新鲜词儿?”

“该不会是写错别字了吧?”

“还是语文老师呢,连个字都写不对...”

嘲笑声像针一样扎在小芳心上。她想起小康平时教她认字时那副自信的样子,突然觉得受到了欺骗。什么文化人,连个成语都写不对,这不是糊弄人吗?

第二天,小芳红肿着眼睛来见小康,把情书直接拍在他胸口。

“我们分手吧。”她声音颤抖,“我不想和一个连‘耿’字都不会写的人在一起。”

小康一下给懵了,他强装镇定急忙表达:“我对你忠心耳火耳火还不好吗?这世上还有比我更好的人吗?”

“好什么?好的再没那么好了!”小芳打断他,“你平时教我认字时不是很能耐吗?原来都是装的!”

“不是的,小芳你听我说...”

“够了!”小芳转身就跑,两条辫子在风中甩出了很伤心的弧度。

后来,小康托人带过几次口信,小芳就是避而不见。再后来,小芳嫁给了纺织厂的车间主任,小康则调到了邻县教书。那个春天里萌发出来的爱情,就这样因为一个错别字让两个年轻人分道扬镳了。

多年后,已经退休的小康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那封情书的草稿。他看着自己当年写的“忠心耳火耳火”,不禁摇头苦笑。自言自语道:“要是当年能有本字典查查,或者干脆换一个词,也许就不会有这种遗憾了。”

他把草稿折起来,轻轻地放进了铁皮饼干盒里。盒子里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背景是在文化馆阅览室前,阳光下,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的姑娘,正面对着镜头腼腆地微笑。

作者简介:

杜雪(笔名:厚德品福,三秦老杜,“福太阳 照八方”!)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

《决策中国专家智库》客座教授

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发展促进会文化旅游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陕西福佑未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会员

《中广资讯网》副总编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签约专栏作家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副主席, 陕西分会主席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南通分会理事

在香港卫视《中华大健康》栏目担任“国际健康形象大使”

在《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任 “红色诗词文化传播大使”。

担任《第1健康报道》健康宣传大使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部授予 “时代楷模 先锋人物”荣誉称号。

二十一世纪奢侈品文化功勋人物

“福太阳 照八方”“红太阳 照八方”牌世界顶级奢侈品酱酒创始人,一级品酒师。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