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从此重相忆 [其它]

拔剑纵狂歌     发布时间: 2025/8/11 16:40:29
阅读:45次      分享到


从此重相忆


——在毕业三十周年师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岱下风云谁最忆,长宵把酒共唏嘘。

      嗔惜发落一头亮,笑指牙松几粒无。

      何惧身宽纹皱细,休言膝软腹腰粗。

      杯杯斟满杯杯尽,卅载还来话往初。

      首先,用一首七律记叙一下昨天的晚宴。

      重回校园、重逢故人,可以说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的工作经历可以概括为“下过井、上过楼、入过村、进过城”。所谓“下过井”,就是干过五年专业,毕业之初从事矿井施工;所谓“上过楼”,就是先从几百米井下上了公司办公楼,一年半以后,又上了另一座更高的楼;所谓“入过村”和“进过城”,则是指两段在基层和省里的挂职经历。

      对这次聚会期盼已久,有词为证。两年前,我因私来过一次泰安,写下一首《望海潮》:目游天外,岱宗极望,犹然苍郁巍巍。胸荡层云,心盈热泪,依稀梦里频归。故地影常随。愈行愈亲近,思绪疾飞。四载厮磨,或时重聚,怎相违?    往昔总是难追。恰青春年少,志壮才微。国庙墙边,虎山水畔,峰颠几度余晖。事过似风吹。历尽千般累,已卸愁眉。指日迎来卅岁,正待酒一杯。

      今天机会难得,就多啰嗦几句,可能会超过每人三分钟的限定。说三个主题词吧。

      第一个主题词是“感恩”:

      感恩母校。我在2022年8月,写过一篇文章——《母校,永远的精神乡愁》,说母校“这里驻留着自己青春的章篇”,“这里给予了自己成熟的历练”,“这里砥砺了自己人生的起点”,“这里勾连        着自己对同学的依恋”;还说“母校,已经成为生命的印记,她像一处温馨的港湾,在人生的每个拐角,都为自己闪烁着航灯一盏;母校,已经成为美丽的记忆,她有母亲般的温暖,是前行路上的力量源泉,也成了我们永远的挂牵。”

      感恩老师。师恩难忘。前几天,我翻出了毕业纪念册,很庆幸自己还算个有心人,在上面记下了30多位老师的名字。更有七位老师给我写下了鼓励的话语,至今仍然鞭策激励着我。

      感恩生活。生活很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教育我们成长,而生活的历程,则更像一部由自己书写的书。五年前,我开始写一些诗词,也陆续写过一些聊可称作散文的东西,算是一个业余写作者吧。自己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记录生活。有一次在新书发布会上发言,当谈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除了文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第二个主题词是感叹:

      人到中年,常常感叹韶华易逝、物是人非。走在校园里,我们的这种感受应该是一致的。

      物还“是”。教学楼、宿舍楼、礼堂、图书馆等等都还在,还残留那么一点熟悉的味道;

      其实物已“非”。它们已都沉淀了岁月的痕迹,而且,校园整体面貌变化也蛮大的;

      最叹人已“非”。当生活走过岁月,当日子在时光中老去,自己已不可逆转地越来越“油腻”,事实上也确实没活成自己当年希望成为的模样。大家也都“非”得很严重,举几个例子吧:有谁能猜得到王新宇教授当年的志向是“总经理”?吕家伟总经理的志向是“纵横天下”,闫令飞书记的志向是“为人民服务”,夏德明班长的志向是“政府首脑”,姜晓同学的志向是“精忠报国”,刚刚离开我们的鲍学彬老总的“爱好”居然是“弄弄文字”……我已不记得当年的志向写得是什么了。基本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赵宇主任算一个,他的志向是“当一名警官”;王贤锋先生也算一个,志向是“读书、赚money”,他已经在漂亮国赚了几十年的美元了;三十年未曾谋面的汤建辉同学,当“商人”的志向应该实现了吧?对了,还有杜秀丽书记也很成功,她的志向是“做自己的主人”……

      最慰人还“是”。蛮欣赏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老师和同学们仍然是熟悉的样子。至少,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我们都懂的——心安之处,便是吾乡。

      第三个主题词是“感望”: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惟愿一切更美好。我想,今后自己生活的法则大概就是持平常心、做本分事、成自在人了。

      三十年前,我们就说“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我们做到了。这次短暂的重逢之后,对大多数同学来讲,将是又一次较长时间的别离。这次发言,如果起个题目的话,我想就是“从此重相忆”。

      虽然说“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但“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愿我们永远心存美好、精致生活,共同期待——再过三十年,我们重相会!

      谢谢大家。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