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仇建国诗选评 [点评]

柳钧     发布时间: 2022/8/16 10:09:30
阅读:548次      分享到

关键字
仇建国诗

仇建国诗选评

                                                     

柳  钧



本纪八年秋,金风送爽,夜色阑珊,仆与建国兄初识于海喇都广场工作室。时,兄伏案临帖,仆如遇故交。兄赞仆书法拙作,且以仆善枯墨而不吝嘉词,仆始觉动力倍增,心约知己,遂相交相知数十年矣。

兄卓有才华,翰墨文辞无不涉猎,书法取法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之《书谱》,仆时临唐代诗人贺知章之《孝经》,《书谱》《孝经》并称“草书双璧”,更觉亲近。兄诗词文赋雅量高致,兄词仆已陋评于熬字社往期之平台,今撷兄诗数首以作拙评,不尽之意,期兄斧正焉。

 

日课

篆隶真行草,存情瀚海深。

千秋飞笔写,壮志藉恒心!

 

此绝以墨趣映情趣,以情趣应志趣,以志趣抒胸怀,法中托情,情中寓理,读来耳目一新,非深谙书法之道者而莫知。起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以书法之五体开启全诗,紧扣诗题,非游离之句。时人律绝之诗题、诗体牛头不对马嘴者众,看诗题凝练,而诗体散乱,难及要处,难成要旨。

篆隶真行草,乃书法之五体,若逾之,可溯甲骨、金文诸体,且列其前。诗人以书法五体立意,意在工于书法之事其繁其勤,非泛泛而谈五体也。平仄安排妥帖。律句有层级之分,曰最宽、次宽、次严、最严者也。

承句,承接起句。每日临池不辍,书法之爱之情藏于翰墨深处,仆与兄心有戚戚焉。转句,“千秋”,此处暗指千年书法墨迹。本纪元年,仆遍临千年墨迹自东汉至明末,欲领略千古之笔法,然一女书法家以为累也,应专其一家。

仆知其累,更知其乐,始知赵子昂“用笔千古不易”,仆今专于坡老一家,故知书之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之妙道,须有遍临千古墨迹之超拔之志。“飞笔”,可解为草书行笔。诗人浸于《书谱》而得其法,中锋、侧锋运用自如,笔法稔熟,以臻佳境。飞笔,似为用笔见其形,实为用笔得其神。

合句,结于壮志恒心,足见书法之道本恒心之道。书法者,非超凡之志而难为也。学书,非恒定之心而莫为。仆深以为意,聊以蒲松林之联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再飞重庆

霞起萧关道,铺红蜀水长。

银机凭两翼,一路拽斜阳。

 

此绝以行程之所见为线索,移步换景,寓情于景,既为绝句,又为游记。“飞”,看似写旅程,实则写心情。起句,着墨起飞地之景。“起”,落霞升起之状。诗人候机之时,不忘远眺西山,见落霞流光溢彩,渲染陇山东麓,有即离故乡之留恋,又有起飞重庆之期盼。此时之落霞,非飞机飞行而与霞光相对速度之流动状。承句,着墨巴蜀鸟瞰之景。固原至重庆已开通直达,千里重庆一时至,故“铺红”乃落霞也,然此霞非彼霞。“铺”,高空鸟瞰巴蜀落霞之状,此字极好,一则突出高空鸟瞰落霞之实,再则突出落霞之面积,大写意之笔。转句,着墨机身。虽为毫无晦涩之句,然诗人愉悦之情跃然纸上、溢于言表。李太白《早发白帝城》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句,杜子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看似写实,实为写情。合句,着墨高空飞行之景。“拽”,喻飞机牵动斜阳同行。诗人与飞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飞机与落霞处于相对运动状态,然二者相对速度为零之时可为相对静止状态,“拽”便有此意。

纵观全诗,字里行间,兴致盎然,足见诗人高空飞行之愉悦,以此带动读者之愉悦,是谓文字之魅力。诗之道,非晦涩古怪之字、生拼硬凑之词、麻木不仁之句所能掩也。君不见潺潺之溪水、亭亭之芙蕖乎?谁个不自然可人?

 

 

武汉晨别四首其一

东影长江里,红阳复照西。

渔舟青雾锁,极目楚天低。

 

此绝亦一则游记,藉助长江、夕阳、渔舟、青雾、楚天诸意象,以表诗人依依惜别楚地之情。起句,着墨晨曦。旭日东升,晨光映江。貌似轻描淡写,实则留恋楚地。

古来写景状物之律绝数见不鲜,寓情于景者亦汗牛充栋,多为言外之意,非憨实而至于明晃晃抒情焉。承句,着墨夕阳。律绝之优越性在于寥寥数语而盖时间跨度之倏忽俶尔,自有大美可爱之处。“复”,此副词似在重复夕阳再次落山,而在于诗人即将返程之神伤。

转句,着墨江上雾锁渔舟。雾漫江上,不见渔舟,即离楚地,徒增伤感。诗之境,在于言外之意。合句,此句化于《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低”,极言目光所致之极限。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之句,“尽”,亦为此法。

 

 

南华春涌之四

丁酉正月九日,和柳钧先生诗于我砚斋。

灯火阑干夜未眠,暖街处处有青年。

闲人多被春情闹,一捧初心任自然。

 

此绝为和诗,以实写春天之南华,暗表不负时光之诗意。起句写夜景,为下句作铺垫,以夜景渲染夜市之热闹。承句以夜市之热闹衬托青年之热闹,转句以青年之热闹反衬诗人之宁静,合句以诗人之宁静凸显诗人之初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初设之氛围结于初心之坚守,读来发人深省,颇有警句之味。“砚斋”,诗人书斋号;“初心”,浸于书法之乐。此和诗之背景仆难以决也,盖某年春节之事,然其情仆一读便知,是谓知己也。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