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封狼居胥,是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于《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
元嘉27年,刘宋王朝的北伐一败涂地。强敌北魏一直追到长江北岸的瓜步,京师震动,刘宋几乎亡国。后人在提起这段往事时,对宋文帝的牛皮多有嘲讽和不屑。所以说,封狼居胥”不仅象征着功绩,也是对自不量力者最大的讽刺。
唐朝李靖、李绩破突厥的轻骑快马在它山脚下驰过;侯君集灭吐谷浑的大军在这里扎营。唐人的诗歌里,也回响着狼居胥山的万古悲风:“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
而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画面给人一种灰冷的色调,体现出了对家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且看下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上文中提到了封狼居胥,并不是期望达到(封狼居胥)这一崇高目标,通篇考虑的话,就会明白,作者的心境,是极度的灰冷,作者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也是一位武将,稍微知晓一些兵书战策的话,就知道国家已经是山河破碎,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如何重整旗鼓,在漫漫岁月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备,即是达到挥师北上的要求,可是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我的身体是否还能行?
翻阅《孙子兵法》,可以知道发动一场战争,首先应该具备经济实力,物力之后,是人力,军队装备的较量,军事谋略策略还在其次。而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一穷二白,马匹更是少之又少。皇帝找不到4匹颜色相同的马来拉车,大臣们更是只能委曲求全地坐着牛车去上朝。
汉武帝终于等到了可以发动一场战争的时机,不再满足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现状,于是从防守转为反攻。

注意:上面是封狼居胥的一些资料,若是再想彻底的弄明白李陵事件,还可以参照史记和汉书中的文字记载,去作客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