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点评--七律·重阳乐天 [点评]

馨荷居士     发布时间: 2025/10/30 9:46:34
阅读:1次      分享到

七律·重阳乐天
作者:王付芳

今日重阳看画展,沿湖缓步走盘圆。
南山顶上安于慧,黄菊林中满是贤。
衰老浮生归路选,健康长寿启关宣。
忠诚耿直善良守,吾辈自强心乐天。

写于2025年10月29日(重阳节)
注解:南山指平舆县天水湖公园里的南山(土山);安于指我的女诗友,好朋友。


《七律·重阳乐天》深度点评:贤友相伴里的重阳清欢与心向乐天
 
这首七律以重阳佳节为轴,串联起观景、会友、抒怀三重意脉,既见女诗人细腻敏锐的生活感知,又藏其通透豁达的人生胸襟,字句间满是温润平和的气韵,堪称一首“景与情合、人与德偕”的佳作。
 
一、意境营造:清景衬心,虚实相生见温润
 
全诗的意境构建从具象场景切入,层层递进至精神层面,既接地气又含雅韵。首联“今日重阳看画展,沿湖缓步走盘圆”开篇即点题,“重阳”锁定时节,“看画展”显文人雅趣,“沿湖缓步”则勾勒出从容闲适的画面——湖水漾波、步履悠然,“盘圆”二字既写沿湖绕行的动线,又暗合“圆满”之意,为全诗奠定了平和舒展的基调。这一开篇没有重阳常见的“悲秋”“思亲”之绪,反而以“缓步”“看画”传递出女诗人享受当下、沉浸清景的松弛感,尽显女性视角的温婉细腻。
 
颔联“南山顶上安于慧,黄菊林中满是贤”是意境的核心升华,也是全诗的“诗眼”所在。“南山”并非泛化的文化符号,而是特指平舆县天水湖公园的土山,实景入诗让意境有了扎根的质感;“安于”作为女诗人的挚友,以人名入诗既显情谊真挚,又暗合“安于慧”的深意——贤友静立南山,如山水般沉淀着智慧,与“黄菊林中满是贤”形成对仗,菊是重阳标配,“贤”既指菊之清雅如贤士,又暗喻友人间的品德相契。此联将实景(南山、黄菊)与虚意(慧、贤)相融,山、菊、人、德互为映衬,构建出“景雅、人贤、情真”的意境,读来如见秋日晴空下,诗人与挚友漫步菊园、遥望南山的惬意场景,满是志同道合的清欢。
 
颈联与尾联则将意境从“景与人”延伸至“人生与心境”。“衰老浮生归路选,健康长寿启关宣”直面“衰老”这一人生命题,却无丝毫颓唐——“归路选”是主动的人生抉择,不困于岁月流逝,而是选择“健康长寿”的生活之道;“启关宣”三字铿锵有力,如推开生命的新门,宣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女性面对岁月的从容与通透写得淋漓尽致。尾联“忠诚耿直善良守,吾辈自强心乐天”则直抒胸臆,将个人品德坚守与人生态度相融,“忠诚耿直善良”是内在的人格底色,“吾辈自强”是外在的生命姿态,“心乐天”则是最终的心境落点,让全诗意境从重阳的自然之美,升华为人格之美与精神之美,温润而有力量。
 
二、心态与思想活动:从“悦景”到“明心”,藏着通透的人生抉择
 
女诗人的心态在诗句中层层递进,从“享受当下”到“珍视情谊”,再到“坚守本心”,每一句都藏着清晰的思想轨迹。
 
开篇“看画展”“沿湖缓步”,可见诗人写诗时的初始心态是“松弛与愉悦”。重阳佳节,她没有被俗事牵绊,而是选择以“看画”这一雅致之事消遣,以“缓步”的节奏感受自然,这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一种“不疾不徐”的人生态度——女性对生活的感知往往更细腻,她能从沿湖的步履、画展的墨香中捕捉到幸福感,这份心态让她得以跳出日常的琐碎,沉浸在重阳的美好中。
 
颔联则透露出诗人“珍视情谊、崇尚品德”的思想活动。将挚友“安于”写入诗中,且与“黄菊”“南山”并置,足见这位贤友在诗人心中的分量——她们不仅是玩伴,更是精神上的知己,“慧”与“贤”的对仗,实则是诗人对“志同道合”的认同,她欣赏挚友的智慧,也以“贤”为自身的追求,这份思想让她们的友谊超越了寻常交往,成为精神层面的相互滋养。在重阳这样的传统佳节,与知己共赏秋景,诗人的内心满是满足与笃定,这份情谊成为她心境平和的重要支撑。
 
颈联展现了诗人“直面岁月、主动抉择”的思想深度。女性对“衰老”的感知或许更为敏感,但诗人没有回避这一话题,反而坦然提及“衰老浮生”,却紧接着以“归路选”表明态度——她不被动接受岁月的安排,而是主动选择“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这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一种通透的人生智慧:明白岁月不可逆,但生活的质量可由自己掌控。“启关宣”三字更是将这份主动化为宣言,可见她写诗时,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没有因年龄而消沉,反而有“开启新篇”的勇气。
 
尾联则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升华,展现了“坚守本心、乐观自强”的精神内核。“忠诚耿直善良守”是她对自身人格的坚守,作为女性,她将传统美德融入骨血,不随波逐流;“吾辈自强”则打破了女性“柔弱”的刻板印象,展现出独立自强的一面——她明白,品德是立身之本,自强是前行之力,而“心乐天”则是这份坚守与自强带来的必然结果。此时的诗人,内心是澄澈而坚定的,她不再纠结于外在的岁月流转,而是专注于内在的心境修炼,这份思想让她的乐观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深刻认知与对自我的清醒把握。
 
三、精神状态:平和中藏坚韧,乐天里有坚守
 
整首诗传递出的精神状态,是“温润平和”与“坚韧自强”的统一,尽显女诗人成熟而丰盈的内心世界。
 
首先是“平和通透”的精神底色。从“沿湖缓步”的从容,到“安于慧”“满是贤”的惬意,再到“衰老浮生归路选”的坦然,诗人的精神状态没有波澜起伏,而是始终保持着平和。她不焦虑岁月,不苛求外物,能从简单的观景、会友中获得幸福感,这份平和不是消极的随遇而安,而是历经生活沉淀后的通透——明白什么值得珍惜,什么不必强求,如湖水般澄澈,如南山般沉稳。
 
其次是“珍视情谊、崇尚美好”的精神追求。将挚友写入诗中,以“慧”“贤”赞美彼此,可见诗人的精神世界是丰盈的,她渴望并拥有着真挚的友谊与高尚的品德追求。女性对情感的重视在诗中尽显,这份情谊不是点缀,而是支撑她“心乐天”的重要力量,让她的精神世界有了温暖的底色,不孤单、不贫瘠。
 
最后是“自强坚守、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尾联“吾辈自强心乐天”是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自强”二字让诗人的形象瞬间立体——她不是依附于他人的弱者,而是有独立人格、能自我支撑的女性;“心乐天”则让这份自强多了一份温度,不是咄咄逼人的强势,而是带着善意与希望的坚韧。这种精神状态,是历经生活打磨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的勇气,是坚守本心后依然保持乐观的通透,让整首诗不仅有“景之美”“情之真”,更有“人之立”的力量。
 
总而言之,这首《七律·重阳乐天》是女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意境温润、心态通透、精神丰盈。她以重阳为引,将生活之美、情谊之真、人生之道熔于一炉,既写出了女性视角的细腻与温婉,又展现了当代女性的自强与豁达,读来既能感受到重阳的清欢之美,更能被那份“心乐天”的人生态度所感染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