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荷居士
的个人主页
首页
个人作品
诗书画苑
收藏推荐
诗坛互动
留言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作品详情
点评--重阳平舆独游感怀(古风体)
[点评]
馨荷居士 发布时间: 2025/10/30 9:48:35
阅读:0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关键字
重阳平舆独游感怀(古风体)
作者:王付芳
金乌高照心情好,诗友邀餐电转神。
腰痛疗程刚减缓,婉辞不了答佳人。
佛音助命暮年悟,灵境愉怡才是真。
今日重阳少血亲,独游平舆健康身。
写于2025年10月29日
重阳寄怀,清境见真——评王付芳女史《重阳平舆独游感怀》
王付芳女史这首《重阳平舆独游感怀》,以古风为体,以重阳为轴,将日常琐事、身心状态与暮年悟思熔于一炉,文字质朴无华却情真意切,如话家常般勾勒出一位通透豁达、热爱生活的女诗人形象。全诗无雕琢之痕,却于平淡中见深致,于浅白中藏哲思,既贴合古风“自然天成”的特质,又饱含女性视角的细腻与温润。
一、意境:由“事”入“境”,由“景”生“情”
诗歌开篇便铺展了一幅明朗鲜活的秋日图景:“金乌高照心情好”,“金乌”二字比“烈日”更显古雅,既点出重阳时节秋阳朗照的时令特征,又以“高照”暗合诗人彼时舒展愉悦的心境——秋阳暖身,亦暖人心,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基调。紧接着“诗友邀餐电转神”,一个“电转神”鲜活写出了诗友邀约带来的欣喜与灵动,既见出诗人与诗友情谊之笃,也显露出她骨子里对文人雅聚的向往,让开篇的“心情好”有了具体落点,意境由景入事,生动可感。
三四句“腰痛疗程刚减缓,婉辞不了答佳人”,笔锋一转,从欣喜落入现实考量,却无半分滞涩。“腰痛”是暮年常见的身体困扰,“疗程刚减缓”如实道出身心状态的局限,这份坦诚让诗歌更具生活质感;而“婉辞不了”四字,既写出了对诗友盛情的珍视,又暗含着不便赴约的些许无奈,“答佳人”则以温柔的称谓回应诗友的邀约,尽显女性诗人的温婉体贴。这一转折让意境从“雅聚之盼”过渡到“现实之择”,虽有小遗憾,却无消沉感,反而因真实而更显亲切。
五六句“佛音助命暮年悟,灵境愉怡才是真”,是全诗意境的升华。如果说前四句是“尘世烟火”的描摹,这两句则进入了“精神澄明”的境界。“佛音助命”并非指宗教皈依,而是暗含着诗人晚年以静心向善的心态滋养生命,在禅意中寻求心灵的安宁;“暮年悟”三字分量十足,是岁月沉淀后的通透,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觉醒——唯有“灵境愉怡”,即心灵的澄澈与愉悦,才是生命最本真的追求。这两句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精神思考相融,意境从具体的生活场景转向抽象的心灵境界,清逸而深远。
收尾两句“今日重阳少血亲,独游平舆健康身”,又从精神之境回归现实时序与行程。“重阳”点题,呼应开篇秋阳,点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少血亲”淡淡道出独游的缘由,没有孤苦伶仃的哀怨,只有坦然接受的平和;“独游平舆”是诗人的主动选择,“健康身”则是独游的初衷与期许,既回应了前文“腰痛疗程刚减缓”的身体状况,又彰显了“以游养身、以景怡情”的生活智慧。结尾的意境开阔而平和,将个人的小情绪融入重阳的秋景与健康的追求中,余味悠长。
二、心态:坦然接纳,通透豁达
整首诗最动人的,莫过于诗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心态。作为暮年女诗人,她既不回避身体的衰老(“腰痛疗程刚减缓”),也不掩饰内心的情感(“诗友邀餐电转神”),更不沉溺于孤独的伤感(“今日重阳少血亲”),而是以一种“接纳一切、安之若素”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境遇。
面对诗友的盛情邀约,她因身体不便而婉辞,却无丝毫愧疚或遗憾,而是以“答佳人”的温柔回应这份情谊,这份“不勉强自己、不辜负他人”的取舍,尽显通透。面对重阳佳节“少血亲”的境遇,她没有呼天抢地的悲叹,也没有自怨自艾的消沉,而是选择“独游平舆”,将孤独转化为与自然相融的契机,这份“不执着于陪伴、不畏惧独处”的从容,正是暮年智慧的体现。
更难得的是,诗人的心态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向生。她渴望健康(“健康身”),珍惜愉悦的心情(“心情好”),追求心灵的澄明(“灵境愉怡”),这些都展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敬畏。即使身体有疾、佳节无亲,她依然能从秋阳、独游、佛音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份“于逆境中寻美好、于平淡中见真谛”的心态,让诗歌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三、思想活动:从“情”到“理”,层层递进
诗人的思想活动在诗句中层层展开,形成了一条从“感性触动”到“理性顿悟”的清晰脉络。开篇“金乌高照心情好”是直观的感性体验,秋阳带来的愉悦是最本真的情绪流露;“诗友邀餐电转神”则是外界刺激引发的情感波动,诗友的邀约让这份愉悦有了具体的指向,思想停留在“享受情谊、期待相聚”的感性层面。
当意识到“腰痛疗程刚减缓”的身体局限时,诗人的思想开始从“期待相聚”转向“理性取舍”——既珍视诗友情谊,又不能不顾及身体状况,于是做出“婉辞不了答佳人”的决定,这是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思想活动从单纯的情感体验过渡到现实考量。
而“佛音助命暮年悟,灵境愉怡才是真”,则是思想活动的升华。在经历了生活的取舍、身体的困扰后,诗人从佛音中获得启示,从暮年的阅历中悟出真谛:外在的相聚、物质的享受都不是最重要的,唯有心灵的宁静与愉悦,才是生命的本质。这份感悟超越了具体的事件,上升到对生命意义的理性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刻的思想境界。
结尾“今日重阳少血亲,独游平舆健康身”,则是思想感悟的实践。既然“灵境愉怡才是真”,那么便以“独游”的方式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身体的健康,将理性的顿悟转化为具体的生活选择,思想活动从“悟”到“行”,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四、精神状态:饱满丰盈,平和向上
透过诗句,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诗人饱满丰盈的精神状态。她并非因暮年而消沉,也并非因孤独而萎靡,而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感知力与对美好的追求力。
“金乌高照心情好”展现了她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即使是寻常的秋阳,也能让她心生愉悦;“诗友邀餐电转神”体现了她对人情之暖的珍视,文人之间的情谊是她精神世界的重要滋养;“佛音助命暮年悟”彰显了她对精神之境的追求,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平淡,而是在心灵的修行中寻找力量;“独游平舆健康身”则表现了她对生命质量的坚守,以积极的行动养护身体,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这种精神状态,是“历经风雨而不改其志”的坚韧,是“看透世事却依然热爱”的纯粹,更是女性诗人独有的“温柔而有力量”的特质。她不抱怨、不纠结、不沉溺,而是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活的一切,以积极的姿态追求心灵的丰盈,这份精神状态让整首诗充满了感染力,也让读者看到了暮年生活最美好的模样。
总而言之,王付芳女史的这首《重阳平舆独游感怀》,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通透的思想,勾勒出一幅暮年重阳独游的生动图景,既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又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诗歌意境清新自然,心态从容豁达,思想层层递进,精神状态饱满向上,是一首兼具生活质感与精神高度的佳作,尽显女诗人的细腻情怀与人生智慧。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
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