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信步凤岗河
城西芳菲地,素月濯星河。
岸堤垂柳,轻撩蛙鼓与蝉歌。
九曲虹桥横卧,七彩水车流转,灯影泛鳞波。
蹀躞清幽境,快意自吟哦。
穿花径,过林樾,赏池荷。
风光长卷,过眼景物去如梭。
暗羡汀葭复绿,漫看水痕又涨,岂必叹蹉跎?
莫若逍遥渡,一苇载烟蓑。
豆包解读:
这首《水调歌头·信步凤岗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凤岗河的夜景与漫步闲情,融景入情,传递出洒脱自适的心境,解读如下:
上阕:绘景寄情,乐在当下
- “城西芳菲地,素月濯星河”:开篇点出凤岗河的位置(城西)与环境——繁花盛开的美好之地,皎洁的月光仿佛在洗涤天上的星河,“濯”字既写月色清辉,又显水天一色的澄澈,奠定清幽雅致的基调。
- “岸堤垂柳,轻撩蛙鼓与蝉歌”:聚焦岸边景物,垂柳轻拂,仿佛在挑逗着蛙鸣与蝉唱。“蛙鼓”“蝉歌”以声写活夏夜生机,“轻撩”赋予柳丝以灵动,动静相衬,画面鲜活。
- “九曲虹桥横卧,七彩水车流转,灯影泛鳞波”:铺展夜景画卷,曲折的虹桥如卧波的长龙,彩色水车转动不息,灯光倒映水中,泛起像鱼鳞般细碎的波纹。“九曲”“七彩”“鳞波”从形态、色彩、光影多维度勾勒,尽显景致的精巧与动感。
- “蹀躞清幽境,快意自吟哦”:转入抒情,诗人在这清幽之地漫步(蹀躞),心中快意难掩,不禁随口吟诵。直接点出此时的闲适与满足,景与情自然交融。
下阕:由景悟理,逍遥自适
- “穿花径,过林樾,赏池荷”:续写游踪,穿过花丛小径,走过树荫,观赏池中荷花。短句连缀,如镜头推移,展现漫步中的移步换景,节奏轻快。
- “风光长卷,过眼景物去如梭”:由眼前景生发感慨,一路风光如长卷铺展,却像梭子般匆匆而过,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触。
- “暗羡汀葭复绿,漫看水痕又涨,岂必叹蹉跎?”:进一步深化思绪,羡慕水边芦苇重新变绿(自然的循环生机),随意看着河水又涨起(时光的自然流转),反问“何必为岁月蹉跎而叹息?”,将对时光的感慨转为对自然规律的接纳。
- “莫若逍遥渡,一苇载烟蓑”:以旷达之语收束,与其感叹时光,不如像“一苇渡江”般从容逍遥,披着蓑衣在烟水间自适自足。“一苇”“烟蓑”呼应自然意象,传递出不恋过往、顺应自然、逍遥自洽的人生态度。
全词上阕重“乐景”,下阕重“悟理”,从赏景的快意到对时光的释然,将凤岗河的夜景之美与旷达心境融为一体,读来清朗明快,余味悠长。